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教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教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1页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教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课题】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时间:
    教学目标和要求: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
    3、能够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对20年后的期望(图5.7)。全球公众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
    【自主学习】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
    ①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②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③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巩固练习】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认可。( )
    (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
    (3)公平性原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公平。( )
    (4)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公众对政府起监督作用。( )
    (5)与“绿色经济”相对的是( )
    A.红色经济 B.黑色经济
    C.褐色经济 D.灰色经济
    提示: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认可。
    (2)×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3)×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4)×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公众对政府和企业都有监督作用。
    (5)C [与“绿色经济”相对的是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经济,即“褐色经济”。]
    【探究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2019年2月20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名为《世界青年报告:青年人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报告说,全球现有12亿15岁至24岁的青年人,占总人口的16%。他们积极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人类实现发展目标至关重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新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世界各国在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的5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在未来15年内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即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问题1 (综合思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推行的目标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提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2 (地理实践力)联合国倡导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得到了193个会员国的积极响应,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共同性原则。
    问题3 (综合思维)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其中的联系是什么?
    提示:经济增长是条件;环境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包容性是目的。
    【课堂检测】
    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1)~(2)题。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1)D (2)A [第(1)题,①说明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②造成了森林的破坏;③导致人口增加过快;④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维护了资源的更新,避免了资源的过度使用。第(2)题,公平性既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公平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动
    (1)消除贫困
    ①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②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2)发展绿色经济
    ①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
    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3)提倡可持续消费
    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阶段
    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时期
    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农业文明时期
    出现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
    工业文明时期
    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当前时期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巩固练习】
    读我国某市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表示的事项依次为( )
    A.市场、环境、自然资源、环保体系
    B.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
    C.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
    D.自然资源、市场、环境、环保体系
    (2)关于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③拥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 ④依托海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故B项正确。第(2)题,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中的企业有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源通过海运、陆运从外地运入,不接近原料产地;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依托海港,运入原料,运出产品。故D正确。]
    【探究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题1 (综合思维)上述材料中体现了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什么作用?
    提示:政府制定政策、立法、标准。
    问题2 (综合思维)什么是循环经济?
    提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我国推进绿色经济的生产模式,除此之外,人类社会在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尝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
    提示:消除贫困,提倡可持续消费。
    【小结】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例证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我国的扶贫攻坚计划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我国沿海渔场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牧场实行轮牧制度;倡导节约用水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入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联合国举行气候峰会,应对气候变暖;建立世界环保联盟
    【课堂检测】
    “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是海南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其核心区总面积约13.75万亩,有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5万人。下图示意儋州市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局部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
    ①美丽的乡村风景 ②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③浓郁的农耕文化 ④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那大“中国农业公园”适宜布局的园区是( )
    A.小麦种植园 B.苹果采摘园
    C.傣族风情园 D.古村文化园
    (3)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农民( )
    A.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B.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产量
    C.积极外迁,改善生活
    D.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1)A (2)D (3)A [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因此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一是有美丽的乡村风景,二是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第(2)题,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小麦属于北方的作物;苹果属于温带的水果;傣族在云南;古村文化园适宜布局在那大“中国农业公园”。第(3)题,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利用农业和当地的农耕文化发展旅游业,能够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