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第04期)
展开专题19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1.(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区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
B | 鉴别炭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 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 |
C | 区分KOH溶液和Ca(OH)2溶液 | 取样,分别通入CO2 |
D | 除去N2中少量的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 |
【答案】D
2.(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二氧化锰 | 氯化钾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甲烷 | 一氧化碳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生石灰 | 石灰石 |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
D | 水 | 植物油 | 加入洗涤剂,振荡 |
【答案】A
3.(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NaNO3溶液中的KCl |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B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 依次通入装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
C | 鉴别真假黄金 | 灼烧 |
D | 检验O2中是否混有CO2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答案】A
4.(2021·湖北十堰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 |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后过滤 |
B |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
C | 鉴别酒精、生理盐水和白醋 | 闻气味 |
D | 鉴别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 灼烧闻气味 |
【答案】B
5.(2021·内蒙古赤峰·)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
B.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
D.硫酸锌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答案】C
6.(2021·湖北鄂州·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软水和硬水 | 观察颜色 |
B |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分离和泥沙的固体混合物 | 加足量的水溶解、蒸发 |
D | 鉴别和固体 | 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触摸外壁 |
【答案】D
7.(2021·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Fe(Cu) | 向物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
B | KCl(MnO2) | 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C | CO2(CO) | 将该混合气体在氧气中点燃 |
D | NaCl(CaCl2) | 将物质溶于水,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
【答案】D
8.(2021·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只用水这一种试剂不能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KNO3和NH4NO3 B.CaCO3和Ca(NO3)2
C.NaOH和NaCl D.K2SO4和NaNO3
【答案】D
9.(2021·湖北黄冈·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B |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 | 将4g浓硫酸加入到46g水中,搅拌 |
C | 鉴别碳粉、铁粉、氧化铜三种固体 | 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
D | 检验NaOH溶液变质程度 | 取样,滴加石灰水,再滴加酚酞溶液 |
【答案】C
10.(2021·山东烟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Cl、H2SO4、CuSO4、MgCl2 B.CaCl2、AgNO3、MgCl2、CuCl2
C.Na2SO4、Na2CO3、NaC1、稀HCl D.Na2CO3、BaCl2、Na2SO4、稀HCl
【答案】D
11.(2021·广西贵港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C、CuO、Fe三种粉末 | 分别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
B |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
C | 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
D |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 |
【答案】D
12.(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杂质) | 选用试剂和操作 |
A. | 氯化钾固体(二氧化锰)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氧化铜固体(炭粉)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 |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
D. | 硝酸钠溶液(硫酸铜) | 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
【答案】D
13.(2021·山东烟台·)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 点燃混合气体 |
B |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
C | 证明NaCl溶液中含有的杂质是H2SO4 | 取样,滴加BaCl2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
D | 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Cu粉 | 将混合物在足量空气中加热 |
【答案】AC
14.(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学习了物质推断专题内容后,科学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A;
②往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沉淀乙和无色滤液B;
③将滤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滤液C;
④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沉淀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滤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答案】BaSO4 HNO3、Mg(NO3)2、NaNO3(或硝酸、硝酸镁、硝酸钠)
15.(2021·江苏宿迁·)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CuSO4、Na2CO3、Na2SO4、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
(2)向白色固体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生成,则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
(3)小红同学取少量滤液B,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她认为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你同意小红的观点吗?_______(填“是”或“否”)。
(4)小雪同学另取一份滤液B,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5)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
【答案】CuSO4 Na2CO3、BaCl2 Na2SO4 否 NaOH NaCl
16.(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小东同学在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白色粉末A,其残损的标签显示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他想确定其成分,便取了少许固体A进行加热,发现它没有明显变化,又继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假设所有能发生的反应都充分进行;图中部分产物省略)。
(1)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溶液D中,肯定含有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3)白色沉淀C和E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由上述实验探究可知白色粉末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根据步骤⑤中的实验现象,小东同学分析并推断出溶液A中还混有NaCl,小亮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 Ca2+ Na+ CaCO3 AgCl Na2CO3 第④步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对实验造成了干扰
17.(2021·广西贵港市·)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是由NaOH、CaCO3、K2SO4、CuSO4、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
(1)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
(2)固体样品中一定没有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aCO3、Mg(OH)2 CuSO4
18.(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已知某无色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甲组:取少量该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乙组: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原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认为原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丙组:认为乙组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丙组继续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丙组在乙组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 | ___________ | 原溶液中既有碳酸钠也有氢氧化钠 |
(反思与拓展)
(1)在丙组的实验中,BaCl2溶液的用量对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根据原溶液中既有碳酸钠也有氢氧化钠的结论,写出甲组的实验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Na2CO3 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也会变红,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然显红色 有 NaOH+HCl=NaCl+H2O
19.(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1)为了鉴别它们:先把两支试管分别贴上标签①、②,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未知液于①②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 | ①中无明显现象 ②中产生白色沉淀 | ①中原溶液为______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2)继续探究②试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猜想三成立 |
【答案】氢氧化钠溶液 Na2CO3+Ca(OH)2=CaCO3↓+2NaOH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或NaOH和Ca(OH)2]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或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产生)
20.(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现有实验后的三种废液:①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②Na2CO3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③BaCl2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
(发现问题):某学生把三种废液倒入废液缸后,发现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该沉淀是什么物质?
(进行假设):①该沉淀物是BaCO3;②该沉淀物是BaSO4;③该沉淀物是BaCO3和BaSO4。
(科学分析):经同学们科学分析,混合后出现沉淀,则是废液_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一定过量;且混合后的沉淀物一定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③ BaCl2 BaSO4
专题16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第03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6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第03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6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第02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6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第02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6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7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7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