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2)-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503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2)-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503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2)-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503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中图版 (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全册学案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1.综合思维: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地理实践力:掌握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3.区域认知: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4.人地协调观: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原始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 和采集活动为生。(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人类的 作用很强,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与环境是一种 关系。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开始改造自己周围的环境,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2)环境问题:多为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1)生产力水平: 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2)环境问题:全球 、臭氧层破坏等,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①含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②原则公平性原则 包括 公平、 公平和 公平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 与 的承载能力,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奋斗,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4.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1)生态文明的含义: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明状态。(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含义:人类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哺育人类、启迪人类。(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①现代化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发展必须是绿色的。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要通过高质量的 发展,实现现代化。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转变观念(1)人类需要转变的观念:消费观、 、资源观、 和伦理道德观。(2)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①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调整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②要求:满足 的需要。(2)市场行为①概念: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②要求:调整传统的商品模式,尽可能地满足 需要。(3)公众行为①概念: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②要求: ,保护环境。3.发展绿色科技(1)作用: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要求: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值增值,强调发展 方式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提倡文明的、 的消费方式。4.加强国际合作(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2)《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 ”责任原则。 【合作探究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太阳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圆形巨石直径为3.6米、重25吨,表面用繁复的文字符号和图画形象地雕刻出阿兹台克太阳历:太阳石中间的人像是给生命以力量的太阳神;周围4个圆图分别代表了太阳时代前的4个时代;内环20个不同的图标标志了太阳历每个月的20天;外环的“V”字符号象征着带给大地能量的阳光;环绕巨石的两条巨蛇则象征羽蛇神和火神。它充分反映了古印加文明对太阳神的崇拜。问题:1、 古印加文明时期为什么会崇拜太阳神?2、 古印加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如何? 【合作探究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2019年2月20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名为《世界青年报告:青年人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报告说,全球现有12亿15岁至24岁的青年人,占总人口的16%。他们积极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人类实现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涵盖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新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世界各国在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的5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在未来15年内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即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问题:1、《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推行的目标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2、联合国倡导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得到了193个会员国的积极响应,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3、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其中的联系是什么? 【合作探究3】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材料一 环境问题之所以造成人地关系的紧张,归结起来,有两个层面上的原因:一个是思想观念层面上的,一个是社会行为层面上的。人类必须首先转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这种观念的转变将是根本的、深刻的,它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材料二 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下图是我国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问题:1、有的同学认为“赠送贺卡、使用一次性木筷或纸巾等不是什么大事,我不用别人照样用,厂家照样生产,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所以该用还要用”。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想法?2、为了满足个别人的消费需求,各种野生动植物成为各大商家和消费者的新宠,你认为这样合适吗?为什么?3、清洁生产属于哪种社会行为的调整?其主体是什么?4、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5、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什么意义? 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1~2题。甲 乙1.在图甲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产生于图乙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光盘”行动倡导人们在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回答3~4题。3.“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持续发展 D.生活持续发展4.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就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读某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5~6题。5.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 )A.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B.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C.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D.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6.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生产企业是火电厂B.园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C.制药厂原料可再生D.废弃物均实现了循环利用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速递,问题驿站,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