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09《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09《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09《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09《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09《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09《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75 N,5 N/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题狂练⑨ 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
    1.
    [安徽省江淮十校一联]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6 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0.8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则( )
    A.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不变
    B.物体A相对小车向左运动
    C.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答案:A
    解析:物体A先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拉力为6 N,则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且大小为6 N,现在小车以0.8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A也以0.8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A需要的合力等于8 N,弹簧向右的拉力为6 N,小车对物体A的静摩擦力为2 N,方向向右,2 N<6 N,即物体A仍相对车静止受到弹簧的拉力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减小,综上,本题选A.
    2.[湖南省长沙月考](多选)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答案:BC
    解析:弹簧两端连接物体,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开始A、B静止,可计算出弹簧伸长且弹力大小等于mgsinθ,剪断细线的瞬间,B的受力不变,故瞬时加速度为零,B正确,A、D错误.A所受沿斜面向下的弹力及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均为mgsinθ,合力等于2mgsinθ,加速度大小为2gsinθ,C正确.
    3.[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多选)如图甲,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t=1 s时刻撤去恒力F,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A.物体在3 s内的位移s=3 m
    B.恒力F与摩擦力f大小之比为F:f=3:1
    C.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
    D.在撤去F前后两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eq \x\t(v1):eq \x\t(v2)=2:1
    答案:BC
    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3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应为9 m,A错误.撤去力F后,物体受摩擦力作用而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2,而a2=μg,μ=0.3,C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故撤去F前后两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相同,D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1,f=ma2,a1=6 m/s2,a2=3 m/s2,解得F:f=3:1,可知B正确.
    4.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摸底]如图,质量为1.5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0.5 kg的物体B由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m/s2)( )
    A.0 B.2.5 N
    C.5 N D.3.75 N
    答案:D
    解析:剪断前,只有A对弹簧有作用力,所以剪断前弹簧的弹力大小F弹=mAg=15 N,剪断瞬间由于弹簧来不及发生形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mB)g-F弹=(mA+mB)a,解得a=2.5 m/s2,隔离B,则有mBg-N=mBa,代入数据解得N=3.75 N,D正确.
    5.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考试]如图,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1.5gsinα B.eq \f(g,2)sinα
    C.gsinα D.2gsinα
    答案:A
    解析:设猫的质量为m,板的质量为2m,以猫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猫受重力mg、支持力N1、板对它的沿斜面向上的力F,合力为0,有F=mgsinα.以板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板受重力2mg、压力大小为N1、支持力N2、猫对板沿斜面向下的大小为F的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gsinα=2ma,a=1.5gsinα,故选A.
    6.[广西钦州四中模拟](多选)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m=2 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45°角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
    B.当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0
    答案:AB
    解析:物块受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弹簧的弹力大小F弹=mgtan45°=20 N,A正确;撤去力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仍为20 N,物块此时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四个力作用,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μmg=4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的加速度为:a=eq \f(F弹-f,m)=8 m/s2,方向向左,B正确;剪断弹簧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消失,其他力不变,物块加速度大小a1=eq \f(Fcsθ,m)=10 m/s2,故C、D错误.
    7.[江西省九校联考]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正确的结论是( )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 N/cm
    C.物体的质量为3 kg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答案:D
    解析:由于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分离时二者间的作用力为0,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错.开始时,物体受重力、弹力作用,二者的合力等于0,此时的拉力10 N即为物体匀加速上升的合力,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及分离后拉力为30 N,合力不变,故物体的重力大小为20 N,质量为2 kg,C错.从开始上升到分离,物体上升了4 cm,即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长度为4 cm,根据胡克定律mg=kx,k=500 N/m=5 N/cm,B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质量为2 kg,受到的合力为10 N,加速度大小为5 m/s2,D对.
    8.
    [广西南宁二中考试](多选)如图,木板与水平面成θ角,木板上有两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和Q,质量分别为m和2m,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用大小为F的恒力沿着平行于木板的方向推动物块P,若P和Q之间的弹力大小记为F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θ=0°,μ=0,则F1=eq \f(2,3)F
    B.若θ=0°,μ≠0,则F1=eq \f(1,3)F
    C.若θ=30°,μ=0,则F1=eq \f(1,2)F
    D.若θ=30°,μ≠0,则F1=eq \f(2,3)F
    答案:AD
    解析:对P、Q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3mgcsθ-3mgsinθ=3ma,解得a=eq \f(F,3m)-μgcsθ-gsinθ,再隔离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μ·2mgcsθ-2mgsinθ=2ma,将a代入可得F1=eq \f(2,3)F,与θ和μ无关,故A、D正确.
    9.[河北省五校联盟摸底](多选)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正以某一速度匀速转动,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置一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木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v0、t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传送带一定顺时针转动
    B.传送带的速度大小等于v0
    C.μ=eq \f(v0,gt0csθ)-tanθ
    D.t0时间后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eq \f(v0,t0)-2gsinθ
    答案:BC
    解析: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木块下滑时满足mgsinθ>μmgcsθ,将一直匀加速到底端而且加速度不变;当木块上滑时满足mgsinθF2,A正确.
    8.(多选)如图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小铁球,当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α角,若θm.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小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1,如图甲.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α角,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1,如图乙,则 ( )
    A.a′=a,F′1=F1 B.a′>a,F′1>F1
    C.a′m,故a′>a,F′1=F1,故选D.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车厢,车厢内固定的平台通过相同的弹簧把相同的物块A、B压在竖直侧壁和水平的顶板上,已知A、B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车厢静止时,两弹簧长度相同,A恰好不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车厢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为保证A、B仍相对车厢静止,则( )
    A.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大于(1+μ)g
    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
    答案:B
    解析:
    开始A恰好不下滑,对A分析有f=mg=μN=μF弹,解得F弹=eq \f(mg,μ),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车厢做加速运动时,为了保证A不下滑,侧壁对A的支持力必须大于等于eq \f(mg,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右.对B分析,fBm=μ(F弹-mg)≥ma,解得a≤(1-μ)g,故B正确,A、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
    [辽宁鞍山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着轻质定滑轮O的木块A,它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它的右侧是一个倾角θ=37°的斜面.放置在A上的物体B和物体C通过一轻质细绳相连,细绳的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另一部分与斜面平行.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A、B、C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求恒力F的大小.(sin37°=0.6,cs37°=0.8)
    答案:mg
    解析:设绳的张力为T,系统加速度为a,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物体B只受绳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a;对物体C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绳的张力T、斜面的支持力FN和重力mg,加速度也为a.对力进行正交分解:
    水平方向有FNsinθ-Tcsθ=ma;
    竖直方向有FNcsθ+Tsinθ=mg,
    联立解得a=eq \f(g,3),
    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3ma,
    解得F=mg.
    12.[重庆八中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木板静置于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的某个位置,质量m=1 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5 m/s从木板的下端冲上木板,同时在木板上端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14 N,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当小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撤去该外力,最终小物块从木板的下端滑出.已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sin37°=0.6,cs37°=0.8.求:
    (1)物块和木板共速前,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1)见解析 (2)eq \f(61,48) m (3)eq \b\lc\(\rc\)(\a\vs4\al\c1(\f(5,8)+\r(\f(61,96))))s
    解析:(1)物块与木板共速前,对物块分析有mgsinθ+μ1mgcsθ=ma1,得a1=8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物块减速上滑;
    对木板分析有F+μ1mgcsθ-Mgsinθ-μ2(m+M)gcsθ=Ma2,
    得a2=2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木板加速上滑.
    (2)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有v共=v0-a1t1,v共=a2t1,
    代入数据解得t1=0.5 s,v共=1 m/s,
    共速时物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
    Δx1=v0t1-eq \f(1,2)a1teq \\al(2,1)-eq \f(1,2)a2teq \\al(2,1)=1.25 m,
    撤掉F后,物块相对于木板上滑,加速度大小仍为a1=8 m/s2,物块减速上滑,
    对木板有
    Mgsinθ+μ2(M+m)gcsθ-μ1mgcsθ=Ma′2,
    则a′2=12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木板减速上滑.
    由于Mgsinθ+μ1mgcsθ=μ2(M+m)gcsθ,
    则木板速度减为零后,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保持静止,
    经过t2=eq \f(1,12)s,木板停止,经过t′2=eq \f(1,8)s,物块速度减为零,
    此过程,物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Δx2=eq \f(v共,2)t′2-eq \f(v共,2)t2=eq \f(1,48) m,
    故木板的最小长度Lmin=Δx1+Δx2=eq \f(61,48) m.
    (3)物块在木板上下滑时,木板静止不动,
    物块的加速度a′1=gsinθ-μ1gcsθ=4 m/s2,
    Lmin=eq \f(1,2)a′1teq \\al(2,3),得t3=eq \r(\f(61,96))s,
    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总时间t=t1+t′2+t3=eq \b\lc\(\rc\)(\a\vs4\al\c1(\f(5,8)+\r(\f(61,96))))s.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3.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及实验(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3.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及实验(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注意事项,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练题专题3.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及实验(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练题专题3.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及实验(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5 s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25 mD.15 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一轮复习课后练习09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一轮复习课后练习09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答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 C,22 cm、xBC=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