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血液循环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血液循环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用显微镜观察血管,能区分不同类型的血管。
(2)、会分析各种血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血管的切片,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应用所学的有关血管的结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意外出血的初步护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观察血管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三、课前准备:
显微镜、血管切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学。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
五、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2节 血液循环
一、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
1、动脉: 血液:心脏 身体各部位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2、静脉:血液:身体各部位 心脏
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官腔大、有瓣膜,管内血流速度慢。
3、毛细血管:连通微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径最小、管壁极薄。
二、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导入
问: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流血的经历吗?
学生分享经历。
通过自身经历引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血管
血液在身体里流动的管道就是血管。
问:1、血管有哪些分类?
每类血管都有哪些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血管的切片,识别不同类型的血管。
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怎样与它们各自的功能相适应?
4、贴卡小游戏检测。
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
分组观察血管的切片,对比各种血管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根据功能推测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
用卡片填表格,纠错。
了解血管的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进一步巩固显微镜的使用,直观的观察并比较血管的结构。
从功能推测出结构特点,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树立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检测学生对三类血管的掌握情况。
3.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首先引导学生对三种血管出血的症状作出判断。观看急求视频
选择两个人为一组,展示其护理过程。
对各种血管出血的症状作出判断。
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实施各种动脉出血的紧急护理
通过视频直观的学习止血包扎。
实际操作检测掌握情况。
4.小结
这节课我们获得了那些知识?
学生总结
5.习题巩固
1、当血液流经下列哪种血管时,才能够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小动脉
2、小刚生病了,到医院进行点滴输液,请问针插入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三种血管均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血液循环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血液循环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图片,说出三种血管的区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