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 (2)(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 (2)(教案)第1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 (2)(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共4页。
    七年 级《生 物 学》下 册 第四 单 元 第 11章 第3 节
    皮 肤 与 汗 液 分 泌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代谢废物排出”为线,介绍皮肤的结构及汗液形成与分泌活动。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除了排泄功能还有其他重要功能,在后面学习的神经调节、免疫等章节时涉及,它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本节知识对学生而言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说出皮肤的结构组成,说出皮肤的功能;
    (2)说明汗液的形成以及对人体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分析资料,提高观察、思维、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课堂中开展的活动,培养快速处理信息,灵活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皮肤结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三、教学重点: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学难点:汗液的分泌
    五、教学方法
    1、本节课主要以“导学案”贯穿课,以练习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生物学习的新形式,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老师适时点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教学直观性、形象性。
    六、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会变得黑些?
    2、长“青春痘”是怎么回事?
    3、你知道长痱子是怎么回事吗?
    七、教学过程
    附:本节课的板书
    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
    皮表
    皮肤的结构
    真皮
    保护
    皮肤与 排泄
    汗液分泌 皮肤的功能 调节体温
    感受外界刺激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导入
    一、知识回顾:“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来引入课堂。
    二、观看图片,并思考:那么,汗液是怎样形成和分泌的呢?产生汗液的皮肤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从而进入新课:皮肤与汗液分泌。
    思考、回答、观看视频。
    温故知新
    激发兴趣
    引出课题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皮肤的
    结构
    生活中,同学们对于自己的皮肤并不陌生,你能描述一些皮肤的特点或者与皮肤相关的生活现象吗?
    学生自由发表言论后,教师引导他们结合导学案先完成
    相关的问题,再进行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
    阅读课本的图文,完成导学案的“知识点一”。
    角质层:细胞________
    表皮
    ______:细胞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1、皮肤 主要由________组织构成
    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真皮
    内有丰富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主要由________组织构成。
    2、皮肤覆盖在体表,与______接触。皮肤以下是____________,皮肤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附属物。
    合作探究一:皮肤结构的特点
    皮屑脱落为什么不会使皮肤变薄?
    为什么皮肤滋润并有弹性和韧性?
    不小心伤到皮肤,出现疼痛和流血现象说明了什么?
    表皮和真皮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人体皮肤属于人体哪一结构层次?
    在归纳皮肤结构的过程中,除了明确上述问题的答案,教
    师再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如皮肤的厚度;不同肤色黑色素细胞的特点及皮肤夏天晒黑的原因;皮肤操作修复、疤痕、皱纹的形成等。
    回答
    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里的题目。
    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最后师生们共同归纳整理知识。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模型等素材,从感观到直观,认识皮肤的结构。提出的问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汗液的
    形成与
    排出
    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对皮肤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么,汗液是怎样形成的?皮肤又是怎样排出汗液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先导学案完成相关的问题,再进行合作探究。
    知识点二:汗液分泌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阅读课本的图文,完成导学案的“知识点二”。
    1、汗腺的组成包括_____和导管两个部分,前者位于真皮____或_______,由盘曲成团的____组成,周围有______;后者_____,开口于_______。
    2、汗液的形成与环境温度有关,当环境温度___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_____,血流量_____,汗腺分泌部细胞从血管中吸收的______________等物质形成了汗液。
    3、汗液通过_____到达体表排出,同时也带走体内的一部分______,对人的______有调节作用。
    合作探究二:汗液的形成与分泌
    1、汗液来自于哪里?
    2、汗液的成分有哪些?
    3、汗液通过什么结构排出体外?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动画力图片,小结出汗液的分泌与排出的途径:代谢废物→汗腺分泌部→汗腺导管→体外
    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里的题目。
    思考、讨论、回答。
    设置关连性较大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口头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教师的适时点拨、归纳,有助于突破难点。
    皮肤的
    功能
    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那么这个最大的器官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师生共同探究:皮肤的功能
    图文并茂,师生共同探究、小结皮肤的功能:
    保护、排泄分泌、调节体温、感受刺激。
    学生看图。思考、回答、小结。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认识皮肤的功能。
    解决课前预习问题,课堂小结
    解决课前预习问题:
    1、为什么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会变得黑些?
    2、长“青春痘”是怎么回事?
    3、你知道长痱子是怎么回事吗?
    让学生以“谈课堂收获”的形式,对本节课的知识作小结,并尝试为本节课设计知识结构图。
    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以“谈课堂收获”的形式,目的是让他们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作小结。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大胆发言,谈谈“我的皮肤是……..”。
    2、通过视频了解:特殊皮肤人群。
    观看视频
    渗透德育教育:做一个阳光、自信的青少年;不要歧视特殊皮肤人群。




    1、完成课本68页的思考与练习。
    2、完成练习册29~30页。
    做作业
    通过课外作
    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相关教案

    生物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