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2)(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8513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共2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反射的概念;
2、说出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3、说出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能力目标] 结合资料和已学知识,尝试归纳出反射弧的组成;
通过对具体现象的观察、体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知识,交流生活中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现象及其发生原因。
教学重点:1、理解反射的概念
2、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谈话相结合,辅以课件多媒体演示法
课时安排:本节共3课时,此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复习: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病例:找出病变和反应异常部位
思考:神经系统是怎样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呢?引入本节内容: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回顾
分析
思考
温故而知新
问题引发好奇心
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
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思考:什么是反射?
示范:膝跳反射
列举:缩手反射等反射活动
引导归纳:反射的概念
强调:神经系统的参与
举例:反射
练习:属于反射的是
思考:人体是如何完成反射活动的?
播放视频:膝跳反射
图片展示: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引导分析归纳:完成反射的共同结构组成: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引导分析: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
识图:反射弧的结构
进一步引导分析:如何辨别
强调:传入神经有神经节
讨论1:人的手偶然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想一想。人是先感到疼痛,还是先缩手?为什么?
引导分析:反射有反应时间
2.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才能顺利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若某一结构出现问题,则对其功能有何影响?
引导分析:反射过程
应用:分析“渐冻人”的反射情况
“渐冻人症”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俗称,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人”。由于感觉神经并未受到侵犯,因此这种病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记忆及感觉。像人们熟知的一代理论物理学大师、科学巨匠霍金就是位“渐冻人”。
体验:膝跳反射
归纳: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反射。
列举:反射
练习
思考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进行讨论、分析,尝试归纳: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且在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导
辩识、分析:
传入神经有神经节、图形的不同、神经中枢中突触的连接
思考、分析、讨论、理解:
1、先缩手,再感到疼痛
解释:
2、若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受损,则无感觉、无效应
若传出神经、效应器受损,则有
感觉、无效应
分析“渐冻人”
得出结论: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
亲身体会、印象深刻
发挥学生主动性,自行解决疑难
举一反三、理解反射的概念,及时反馈
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培养观察能力
积极思维,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对知识进行理解、整理。
学以致用,用刚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引起对“渐冻人症”的关注
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回顾所学内容:
反射
反射弧
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
练习
反射弧
练习
讲练结合
作业
布置作业
课堂精练
复习巩固、反馈掌握情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