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合集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学习仿写》优课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诗经二首》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八下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 优创教学课件PPT 课件 6 次下载
- 八下语文《马说》优创教学课件PPT 课件 8 次下载
- 八下语文《庄子二则》优创教学课件PPT 课件 7 次下载
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虽有嘉肴,《礼记》,学习目标,文学常识,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疏通文意,课文翻译,深入探究,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当一份份精美诱人的菜肴摆在你面前时,你能忍住举箸而后大快朵颐的垂涎欲滴之心吗?当你从书上习得一种新的技能时,你能抑制住亲自体验以证其能的跃跃欲试之心吗?我想,你们一定会响亮而肯定的回答“N”。今人犹此,含蓄而深沉的古人又会有怎样的举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虽有嘉肴》,寻找答案吧!
1.了解《礼记》常识,能够准确朗读课文。2.积累“旨”“至道”、“相长”、“困”、“学”、“虽”等重点文言词汇,并能够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3.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能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该书的编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以《礼记》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四书》《五经》分别包括什么?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结合注释,自读课文,读准下列红字注音:
嘉肴( )( ) 自强( )兑命( ) 学学半(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方法指导:听朗读,划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读准字音节奏
补充注释:虽:即使 弗食:不吃 善:好处 然后:这样之后
方法指导1.借助课下注释和补充注释,边读文,边翻译,将不会的词句标画出来。2.用语音或打字的形式,提交自己的疑难,群内解决。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与学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你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悟出了什么道理?2.本文还谈到了“教”与“学”的问题,请你找出作者的观点并简要 解说。3、“教学相长”原则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作者的观点是“教学相长也”。它告诉我们: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3、“教学相长”原则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教学相长”原则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启示:教和学互相促进。学是教的基础,教别人的同时能增长自己的学问,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来弥补。例如、、、、、、
“教学相长”原则表现在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速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思考: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这则短文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一、划分节奏(每处1分共4分)1)教然后知困。2)然后能自反也 3)《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二、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虽有嘉肴 至道 不知其旨 是故 教然后知困能自强也 不知其善 教学相长 学学半三、翻译下列句子: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四、学完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每处1分共4分) 1)教/然后知困。2)然后/能自反也 3)《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二、9分(1)即使 好,美 (2)最好的道理 (3)甘美(4)所以 (5)不通,理解不了。(6)自我勉励 (7)好处 (8)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9)教三、4分(1)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 (2)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3) 《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四、3分我明白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一、通假字《兑命》曰 二、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2、不能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4、教学相长也三、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2、不知其善也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四、一词多义 学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评优课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2《虽有嘉肴》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2《虽有嘉肴》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精品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礼记》简介,作品简介,写作背景,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最好的道理,自我反思,诵读品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虽有嘉肴教学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教导,自我反思,最好的道理,好美好,代词它的,副词表推测大概,宾语前置的标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