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氓》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531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531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531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5317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5317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5317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5317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氓》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5317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教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悲怨激愤,勤劳本分的好妻子,清醒刚强的弃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这是一首四言诗,一般按照“二二拍”的节奏去诵读。试以第一节为例,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韵脚(多数为隔句用韵)。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段有两韵)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说明:由于语言的变化,其中不少韵脚字的字音与今天已不同。
答案:都是两节一拍。应标韵脚字如下: 第二节:垣 关 涟 言 言 迁 第三节:落 若 葚 耽 说 说 第四节:陨 贫 裳 爽 德 第五节:劳 朝 暴 笑 悼 第六节:怨 泮 晏 反 焉
二、把握内容,深入理解 2.《氓》是一首叙事兼抒情诗。它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过程,展示了她的心路历程,将叙事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且,随着她的倾诉,她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也在变化着。
请结合这一特点,反复阅读这首诗,填写下图。
3.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答案:①“氓”,意为“民”“外来的百姓”,这里用来指外地男子。女主人公一开始用叙述语气称男方为“氓”,是因为双方的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 ②“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当面称对方为“子”,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意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心意。 ③“复关”借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用地名代人名,流露出热恋中的女子对男子的热烈思念。
④“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的婚姻关系已定,感情的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 ⑤“士”是对古代男子的通称,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的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士”来称呼丈夫,符合身份,讲究礼节,却也包含嘲讽的意味。
三、艺术手法,品读赏析 4.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这一手法在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知识链接】
(1)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2)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3)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答案:诗歌第一、二节采用赋的手法讲述故事,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两人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第三、四节比、兴结合:皆以桑树起兴,从女子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女子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诫斑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诫女子“无与士耽”。第五节用赋的手法叙述女子婚后的不幸。第六节赋、比、兴兼用:在抒情中叙事,相恋时,男子“信誓旦旦”,可在女子年老色衰时就厌弃她;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喻女子的忧愁痛苦没有尽头,比中有兴,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全诗赋、比、兴三者交替运用,使整首诗形式多样,抒情含蓄而有余味。
5. 对比手法在本诗中有较突出的体现,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第一,人物形象的对比:女主人公善良、真诚而深情;“氓”则虚伪、自私而绝情,两相对比,个性鲜明。 第二,男女不同境遇的对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第三,人物自身在婚前婚后的对比:“氓”始而“蚩蚩”,终而“暴矣”;女主人公始而快乐,终而凄苦。另外,还有“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的对比。 这些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特点和感情变化,深刻地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反映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1.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
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305篇诗歌,也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是由不同地区的人民口头创作的
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其中有不少篇章揭露
了贵族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背景展示 《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的风俗更是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3.《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就其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其表现手法而言的。 (1)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3)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4)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5)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6)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在内容、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说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讨论交流,致橡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备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其意,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卫风·氓,古今异义,比兴手法的运用,背诵《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