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基本”粒子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5.5基本“粒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恒星的颜色与恒星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B.恒星的表面温度越高,颜色越红
C.恒星的亮度与恒星的体积和温度以及它与地球的距离有关
D.太阳表面温度为5500℃,所以太阳发出的是红色的光
2.根据恒星的分类,太阳属于( )
A.超巨星 B.主序星 C.白矮星 D.中子星
3.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巨星 B.太阳是中型星 C.太阳是主序星 D.太阳是恒星
4.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危机逐渐形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新能源,而核能是现今比较普遍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是人类利用核能的重要手段。据你判断,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 )
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5.关于恒星的温度、亮度和颜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恒星的颜色与表面温度有关,最冷的呈红色,最热的比太阳稍蓝
B.视星等越高的恒星,表面温度就越高
C.绝对星等越高的恒星,我们看到的就越亮
D.恒星的绝对星等仅决定于它的表面温度
6.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颜色
7.已知介子、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粒子 | u | d | ||||
带电量 | +e | -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由u和组成 B.由d和组成
C.由u和组成 D.由d和组成
8.已知介子、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 u | d | ||||
带电荷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u和组成 B.由和d组成
C.由u和组成 D.由和d组成
9.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恒星的质量越大寿命就越长 B.太阳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C.恒星最终一定会变成黑洞 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10.下列关于恒星的颜色、温度与亮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星看上去越亮,颜色越偏向蓝色
B.恒星看上去越亮,温度越高
C.恒星温度越低,颜色越偏向红色
D.恒星温度越低,颜色越偏向蓝色
11.关于原子物理知识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B.盖革—米勒计数器不仅能用来计数,还能区分射线的种类
C.质子、中子、电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
D.原子中电子的坐标没有确定的值,只能说某时刻电子在某点附近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12.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目前核能发电都是利用核裂变反应,下列表示重核裂变的是( )
A.UnBaKr+n
B.ThPae
C.HeBenC
D.HHHen
13.下面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是由银河系和太阳系组成的
B.宇宙是由地球和银河系组成的
C.太阳系中只有八大行星绕它运行
D.宇宙中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的一员
14.从地球上看月球,总是看到相同的一些月海,这是因为( ).
A.地球总是同一面对着月球
B.月球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C.月球没有自转
D.月球自转周期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
15.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β粒子 D.α粒子
二、填空题(共4题)
16.恒星的相对亮度常用________来表示,直接由光度测量得到的星等称为________,恒星在离一个标准距离情况下所具有的亮度称为________.
17.恒星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性质来测量恒星的距离,这种测距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的一生
天文学家认为星际介质在某些条件下会形成恒星,然后进入称为主序星的稳定期。太阳目前正处子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正、负电子和质子,氮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反应是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释放出的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并同时以每秒向外抛出大量物质,最终塌陷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
(1)地球只接受了太阳辐射能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就使地面温暖,万物生长。地球接受的辐射来自太阳中的核____________反应。
(2)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是______________,并释放出能量。
(3)请将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补充完整:
星际介质—→____________—→主序星—→红巨星—→____________。
(4)太阳从现在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天体系统层次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图中天体系统C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们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的星系估计为________________亿光年。
三、综合题(共3题)
20.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两个正电子的热核反应,这个核反应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就是太阳的能源。(已知质子质量为mH=1.007 3 u,氦核质量为mHe=4.001 5 u,电子质量为me=0.000 55 u)
(1)写出这个核反应方程;
(2)这一核反应能释放多少能量?
(3)已知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为3.8×1026 J,则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1.查找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的成果和事迹,写一篇文章,并与同学交流。
22.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1月份和7月份地球移动的直线距离为,试估算该恒星离地球的距离.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A
6.C
7.A
8.D
9.D
10.C
11.D
12.A
13.D
14.D
15.B
16. 星等 视星等 绝对星等
17.周年视差法
18. 聚变 恒星 白矮星 先变小后变大
19. 总星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太阳 150~200
20.(1);(2)24.78 MeV;(3)4.22×109 kg
21.
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电话里只说去北京出差,其他什么也没说。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了。”黄旭华说,他从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国家要搞核潜艇。这是黄旭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他的一生与核潜艇结缘。
在此4年前,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首次试航,一年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核潜艇刚一问世,即被视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共中央呈送《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得到毛泽东主席批准。这份绝密报告,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然而,当时的中国要造核潜艇,谈何容易?1959年秋,赫鲁晓夫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核潜艇技术复杂,中国搞不了。对此,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主席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自己造核潜艇的决心。”黄旭华说,这种激励难以言表。然而,当时连核潜艇长什么样儿也不知道。“没办法,只能‘骑驴找马’,搜罗核潜艇相关信息,拼凑出核潜艇的轮廓。”黄旭华说,他们只得带着“三面镜子”找有用信息:用“放大镜”搜索相关资料,用“显微镜”审视相关内容,用“照妖镜”分辨真假虚实。就这样,中国核潜艇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一波三折中发展。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上天,带来核潜艇下海的希望。5个月后,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文革时期政治运动不断,白天养猪、修猪圈、接受批判,晚上黄旭华和同事们潜心于核潜艇事业。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的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关键问题。核潜艇的形状是采用常规线型还是水滴线型,一度困扰着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美国发展核潜艇分三步走,先是采用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常规线型,同时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水滴线型潜艇,摸索水滴型体的流体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先进的水滴型核潜艇。依据大量试验和科学论证,黄旭华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研制中国的水滴型核潜艇。“一个侦察兵已把最佳路线侦察出来,就没必要重走他侦察时的路线了。”黄旭华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旭华和同事们先后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和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也就是“七朵金花”。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
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核潜艇潜入深海,才能隐蔽自己,在第一次核打击后保存自己,进行第二次核报复,从而实现战略威慑。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核潜艇上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铜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这么大的艇体,有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不严,都是艇毁人亡的结局!”深潜试验遭遇事故并不罕见。上世纪60年代,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便在深潜试验时沉没,艇上一百多人全部遇难。对参试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心理考验。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核潜艇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直往参试人员的耳朵里钻。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观察并记录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人们握手,拥抱,喜极而泣。
1988年下半年,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意味着中国真正具备了水下核反击能力。核潜艇横空出世,使我国从此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
深海,潜伏着中国核潜艇,也深藏着“核潜艇人”的功与名。
“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没有回家。离家研制核潜艇时,我刚三十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黄旭华说。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埋头苦干的人生,正是中国核潜艇人不懈奋斗的缩影,他们是骑鲸蹈海的“无名英雄”。
22.
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基本”粒子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基本”粒子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5 “基本”粒子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5 “基本”粒子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五章 原子核5 “基本”粒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五章 原子核5 “基本”粒子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