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和义务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一、选择题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下列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 ) ①自然人 ②国家③法人 ④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 D.①②③④2.民事法律关系是 ( )A.宪法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资格B.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权利的资格C.由民事法律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D.拒不履行民事义务的人必须承担的责任3. 甲、乙双方连续几年订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有一次签订合同时,在标的物一栏只写了“电机”两字。当时正值交流电机热销,而甲方供不应求,故甲方就以直流电机交货。就民法的基本原则而言,甲方违反了( )A.自愿原则 B.诚信原则C.绿色原则 D.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4. 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这体现了我国民法( )①强调为了国家利益需要个人利益作出必要的牺牲 ②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 ③坚持平等原则 ④坚持诚信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A.塘中的鱼B.夜空中的星星C.不作为D.企业的名称权6.调查表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之前,中国的消费者10个人受害只有一个人投诉。最近调查表明,10个人受害有4个人投诉。消费者的投诉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我们 认为这个趋势是一个好现象。这表明 ( ) A.我国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B.我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复杂C.我国产品质量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尽如人意D.我国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二、综合题7.某小区一商品房内突然发生火灾,造成这次火灾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条电热毯。 火灾烧毁了该房主刘女士孩子的床及毛毯、床单等床上用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0元。 刘女士非常气愤,于当日下午来到市消费者协会投诉。 经工作人员积极调解,经销商张某在 3 月5日赔偿刘女士全部经济损失。试分析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一、选择题1.(2018·嘉兴高二检测)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由其代表机构行使B.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C.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对外也可依出资比例予以清偿D.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完全平等,所以国家机关不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 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这体现了我国民法 ( )①强调为了国家利益需要个人利益作出必要的牺牲 ②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 ③坚持平等原则 ④坚持诚信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 )①主体 ②客体③法律事实 ④内容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可以成为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①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 ②某个体工商户 ③某中外合资企业 ④某大学财务科 ⑤康师傅方便面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5.寒假期间,12岁的刘某将积攒的5000多元压岁钱取了出来,瞒着父母到商场高价够买了一台电脑。父母知道后很生气,带着他到商场要求退货。遭到商场的拒绝,刘某父亲将商场告上了法院。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______原则。 ( ) ①平等原则 ②诚信原则③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④自愿原则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2018年1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公立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法定职能下的师生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下列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B.甲对乙说: 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二、综合题7. 李某与杨某是好朋友,20年前,李某承包经营某林场,为扩大生产,李某找来杨某商量,杨某答应用自家房产为李某贷款提供担保,李某借到款后给子杨某2万元好处费。杨某答应后的次日,李某在杨某担保之下如愿向信用社借款8万元,依约给了杨某2万元好处费。借款后的第八年,由于资金充足,林场收益颇丰,李某还清贷款后还稍有盈余。此时,当年的杨某来到林场找到李某,要求入股参与经营林场,双方协商未果。李某基于感恩之心便向杨某出具一份“补给杨某福利金10万元”的欠条。 李某出具欠条之后,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原因,林场经济效益逐年下滑,以致被拍卖。李某无法兑现当年的承诺,杨某遂起诉请求李某支付福利金10万元。生活中为报恩而作出的承诺,是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关系呢?
参考答案1.D【解析】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①和③符合题意。②属于机关法人,符合题意。④属于非法人组织,符合题意。2.C【解析】A、B、D与题干无关。 3.B【解析】略。4.C【解析】民事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5.B【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物、行为、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格利益。 物是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类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 塘中的鱼和企业的名称权具有稀缺性,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A、C、D都符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特征,夜空中的星星不具有稀缺性,选B。6.A【解析】消费者的投诉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可以表明我国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A符合。B、C、D均不符合实际。7.[解析]本题考查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解答时,要具体分析案例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答案:(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消费者刘女士和经销商张某。(2)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床、毛毯、床单等床上用品。(3)民事法律关系内容——刘女士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和经销商张某承担赔偿的义务。1.A解析: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由法人代表机构行使,A正确。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不一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故不一定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B错误。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C错误。国家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D错误。2.C【解析】材料侧重公民利益的保护,不是国家利益的优先,排除①。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②入选。“征收、征用”是国家以平等的身份对公民进行的购买活动,体现了平等原则,③入选。材料未体现诚信原则,排除④。3.B【解析】民事法律事实指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登记结婚、订立合同、变更协议、转让债权、鸡蛋孵化成小鸡、自然人死亡等均为民事法律事实。所以③排除。4.A【解析】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①②③属于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④不能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故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⑤属于客体。5.C【解析】“高价购买”,说明售货员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电脑给刘某,违反了诚信原则。售货员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卖电脑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刘某,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违反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②③符合题意。6.C【解析】A中的约定尚未在甲乙之间产生任何法律权利与义务;嫁娶行为纯属婚姻自由,B 所附条件并无效力,不受法律所保护,不构成民事法律关系;C 中甲有不当行为在先,乙受到损失在后,可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成立债的民事法律关系;D中甲溺水身亡是因其自身原因,与乙无关。7. [解析]并非所有的法律关系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只有那些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非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恋爱关系:不能强迫恋人和你约会、定亲;亲情关系:免费帮助看护小孩或老人等;社交(友谊)关系:请吃饭、看电影;刑事犯罪等。答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李某自愿作出“补给杨某福利金10万元”的承诺,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但为感恩而写下欠条,不具有民事上的法律效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追求智慧的学问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夫妻关系平等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