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花城版第10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设计
展开《丰收之歌》教案与反思
课题 |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二) 第二课时 | 课型 | 教唱课 | |||||||
|
|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演唱歌曲 | |||||||||
3、知识与技能目标 | 在音乐互动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跳进,并能视唱谱子 | |||||||||
教学重点 |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丰收之歌》 | |||||||||
教学难点 | 能够感受到旋律的跳进、学会视唱谱子 | |||||||||
教学内容分析 |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歌曲,2/4拍子,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 |||||||||
教学策略 |
模仿、律动、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电子琴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程序 | 教师教的活动 | 学生学的活动 |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 设计意图 | ||||||
| 一、导入 师:教师通过播放ppt展示关于秋天硕果的美景,并询问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猜测出将要学习的歌曲名称,导入新歌。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伴奏;教师提出三个问题:歌曲的背景,速度和情绪。 2、介绍歌曲所属的地区特色。 3、学唱歌曲 初听带有歌词的音乐,询问田间的农民伯伯在农忙时嘴里会喊着什么口号,例如:(收割:刷刷刷 挑担:嘿哟)、歌曲中哪几个句子是重复的? 4、练习歌唱 (1)找出其中相同的乐句, 再唱一唱,并要求学生加上手势做旋律线条。 (2)完整学唱谱子。 (3)引导学生加歌词(演唱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难点,如一拍两字,半拍两字等) (4)播放音乐视频 5、分析处理,表演歌曲 (1)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得最好听呢?
节拍:2/4拍 情绪:欢乐地 演唱方法:跳跃的,有弹性的 6、分组比赛(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做评委) 三、拓展延伸 1、播放“悯农”,图,引导出学生自由讨论从而明白“珍惜每一颗劳动果实”的道理。 四、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倡导同学们热爱劳动,珍惜每粒粮食,在平常生活中不浪费,学会节约,学会感恩大自然与保护环境等。 |
(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美丽的秋景)
学生通过聆听歌曲和仔细看书本找出答案。
带着两个问题进行自由发言,描述出一幅农民伯伯在农忙时热火朝天的情景。
聆听音乐,找出相同的乐句,做音乐旋律线条手势
学生集体完整
演唱歌曲,教师评价。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引,找出演唱本首歌曲的最佳状态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歌曲,找到大家都比较熟的歌曲并轻声合唱
‘ 自由讨论,随着音乐轻声哼唱 |
多媒体,电子琴 |
提出问题把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
引出节奏练习
感受到音乐的跳进感。
通过学生做评委互评,学生能够更加的用心,更容易加深歌曲的印象。培养学生共同分享,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导学生勤劳诚实守信,珍惜美好的生活。 | ||||||
课后反思 | 三年级音乐课《丰收之歌》,我从中选择了“唱”这项教学重点,让学生很好的体验和感受这种丰收的喜悦情绪,通过分组分段演唱培养他们相互协作的精神。课前做了一系列的准备,熟悉四年级学生现有的水平以及上音乐课的状态,课上我按自己的教学思路沉着进行,学生表现的也很认真很积极,学习歌曲的热情高涨,同学们积极分组表演,达到本堂课的高潮。总的来讲,这堂课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没能全面的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表现,这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 |||||||||
小学音乐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课时安排,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歌曲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歌曲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