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儿童权利公约》旨在为全世界和地区的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该公约将“儿童”界定为不满( )周岁的任何人。
A.18
B.14
C.16
2.小明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下面哪种做法最合理?( )
A.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向老板索要工资
B.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
C.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向公安局报案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3.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他可以依( )向有关部门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李明的爸爸是一位大货车司机,与他的工作关系密切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法》
5.方超的爸爸每次赌博输钱就会殴打妈妈,为了保护妈妈,方超可以依照( )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A.《行政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反家庭暴力法》
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
1.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
3.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 )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的义务。
4.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相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愉快时光,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如( )、恃强凌弱、( )等。
5.少年兴则中国( ),少年强则中国(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
2.世界上所国家和地区都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程序。( )
3.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
4.在校园里受到欺凌,我要及时告诉老师。( )
5.《儿童权利公约》是联合国所有人权条约中缔约国最多的一个。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把下列情形与运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连起来。
小吕学习成绩有些下降,爸爸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侵权责任法》
张彤的爸爸参加同学聚会,喝酒后驾车撞伤了行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
何军的爸爸承包的工程一直拖欠工人工资 《道路交通安全法》
李晓所在的学校门口有一群小混混经常敲诈弱小的同学 《劳动法》
刘强在小区散步的时候,被一条狗咬伤 《治安管理处罚法》
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
1.我国对未成年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特殊保护?
2.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合适途径依法维权,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非法手段报复。请你写出你知道的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不少于三部)
3.请谈谈你对《论语》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的理解。
4.家长会上,家长们聊到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有这样一些看法。
(1)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2)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
大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说一说你知道的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殊之处?
5.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六.材料题(共2题,共19分)
1.为了了解当地未成年人成长的现状给有关部门提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合理化建议,山东省某希望小学准备成立“小记者”调查组,对当地未成年人的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使活动顺利进行,学校对入选的“小记者”进行了选拔,下面是为此次选拔设计的部分问题,假如你也参加选拔,请完成以下试题:
(1)“两会”期间,假如你有机会就“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向两会代表提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2)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包括哪几个方面吗?
(3)请你结合平时积累,简单列举三种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2.阅读下面“六年级学生小海暑假生活的一天”回答问题。
(1)在这一天里,小海得到了哪些方面的保护?
(2)你怎样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如果你是小海,当时你会怎么做?
(3)“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否矛盾?为什么?
七.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同学一:梁小惠沉着机智,巧妙周旋,保全自己,值得学习。
同学二:梁小惠胆子太小了,她一开始就应该与歹徒作斗争!
在讨论“机智自救的梁小惠”时,有两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更有道理?当你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当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二.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强制力;权威性;权利;义务
3.孝敬;赡养扶助父母
4.孤立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
5.兴;强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我国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其中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筑起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
2.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正好相反。
4.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心理上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的侵犯等等。(以学生的视角回答得有道理即可,不要做过多要求)
5.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由父母、学校管教: (2) 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 (3) 由政府收容教养:(4)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六.材料题
1.(1)例如:您认为当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着重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对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您是怎么看待的?
(2)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3)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家长让未成年子女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有的企业与个体老板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童工等。
2.(1)社会保护、家庭保护。
(2)①老板的做法是违法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社会保护的要求,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应受法律制裁。
②坚决拒绝网吧老板的邀请,并劝阻同学也不要进去。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依法举报网吧老板的违法行为。
(3)不矛盾。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七.综合题
1.示例:我认为第一个同学的观点更有道理;当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当首先保护好自己。在维护自身权益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该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随意殴打、恐吓同学对应的罪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同步训练题,共6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