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试卷
- 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5(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6(含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 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7(含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 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9(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10(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8(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8(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默写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 文 试 题(八)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毕业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号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粗糙(cā) 沉湎(miǎn) 影影绰绰(chuò)
B.栈桥(zhàn) 狡黠(xiá) 咬文嚼字(jiá)
C.濒危(bīn) 面颊(jiá) 剽悍犷野(guǎng)
D.迸溅(bìng) 蝉蜕(tuì) 擎天撼地(qíng)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迁徙 飘零 俱乐部 脍炙人口
B.稽首 坐落 数字化 执迷不悟
C.癫狂 头衔 座右铭 相辅相成
D.颦蹙 眸子 一抔土 一泄千里
3.下列句子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11月采暖季的到来,我国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出现了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
持续时间长的空气污染过程。
B. 这次演讲,道出了这些“零零后”对“核心价值观”含义的深刻理解,表明已将“24
字”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并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弘扬者。
C.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
之手。
D.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合的用法符合规范的是( )
A.他问我是如何将宏大的历史浓缩在140分钟的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之中的?
B. 罗布泊在遥远的过去曾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罗布泊的“泊”
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C.“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
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D.滴灌、微喷、小管出流……这些节水灌溉方式已经在80%的农田广泛应用,全县节水灌
溉面积目前已达37.9万亩。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同舍生皆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B.吾妻之美(赞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C.小信未孚,神弗福(保佑)也。 (《曹刿论战》)
D.诚宜开张(扩大)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故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蒹葭》属于“风”“雅”“颂”中的“风”。
B.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通过描绘洞庭湖阴晴变化的风光,借
景抒情,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鲁迅回忆了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三味书屋学习时的情景;还表达了在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阿长深深的敬意。
D.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宋江因酒醉在洵阳楼墙壁上题了反诗被逼上梁山;鲁滨逊再造独木舟体现他失败而不气馁的精神。
7.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雨过后,苍翠如濯的山岗, ,显得那么忧郁、沉默;潮声澎湃犹如万马奔腾,遥望波涛汹涌,好像是无数条白龙 于海面群峰之间。
A. ①浓云密布,仿佛罩着轻纱的少妇 ②盘旋飞舞
B. ①云气弥漫,仿佛罩着轻纱的少妇 ②起伏追逐
C. ①云气弥漫,仿佛罩着轻纱的少妇 ②盘旋飞舞
D. ①浓云密布,仿佛罩着轻纱的少妇 ②起伏追逐
第Ⅱ卷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默写填空。(7分)
(1) ,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
(3)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伤春感时,其中“ , ”两句,缠绵婉转,对仗工整,传达出一缕若有若无的闲愁。
(5)古典诗文中,有许多警戒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 , 。
9.阅读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一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10.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湖之鱼
〔清〕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②,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③其下。 戏嚼豆脯④唾之,群鱼争喋⑤;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⑥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⑦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⑧,独无钩乎?不及其盛⑨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①林子: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肆:指茶馆。③会:汇聚。④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⑤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⑥葑(fēng)草:水生植物。⑦寻:长度单位,八尺。⑧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⑨盛:多,频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然随喋随逝 逝:
②鱼图食而并吞钩 图: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文中“久乃知”句中“乃”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2分)
A.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B.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
C.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D.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4)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寻 丈 之 外 水 纹 攒 动 争 喋 他 物 如 故。
(5)文章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在国内也许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臂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时,请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这是台湾作家三毛在散文《亲不亲,故乡人》中的结尾。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慨叹,是因她在西班牙短暂做旅行团翻译期间,亲眼目睹了“同胞们”在高级宾馆大声喧哗、不给小费、无视文化艺术直奔购物、随处小便、飞机上大便不冲水……
从三毛那个时代算起,又是好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大陆游客正在一样不差地重演台湾同胞当初的“洋相”。当舆论曝光了一个又一个负面案例,国民的耻感神经一次又一次地被触动了,可一次又一次,负面案例依然持续被曝光。
为什么?
当我们行走在十字路口,是否会看见众人成群结队地闯红灯?当开车行驶在路上,是否会遇到车窗里随手扔出塑料袋和烟盒?当你驻足在博物馆,是否会听见小孩的哭闹和大人的喧哗……事实上,生活中所有的文明和不文明,都会在旅行中显现出来。旅行中的中国人出了问题,就是生活中的我们出了问题。
旅游文明的培育,应当是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共同指向,形成每一个公民的行为自觉。其实,不必用太多的精力去强调“中国人如何”,我们更多应该自省:“我应该如何?”
记得第一次去美国,我在奥兰多的dwntwn溜达,没抬头就习惯性过马路,但几十米开外,两三辆车缓缓停了下来,扭过头,我发现自己闯了红灯,可司机们选择让我先走——因为这一件事,我永远都不允许自己再闯红灯过马路。
在马尔代夫一个天堂般的小岛上,我住的水上屋门口有一个木盆,里面总是装满了水还漂着一个舀子,我一直纳闷这是干什么用的?后来看到西方游客进门前舀水冲脚,才恍然明白:是为了别把脚上的沙子带进房间,否则清洁员真的会很崩溃。
在我的旅行中,还有很多这种故事。是这些经历让我学会慢慢地,慢慢地成为一个成熟的旅行者,成为一个“文明人”。其实,文明不在于你是否会流利的外语,或者衣着光鲜知识渊博,文明在于你是否能够掌握足够多的细节,从细节中获得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技巧。
文明有哪些细节?不要乱写“到此一游”,除非你也想一夜成名。人有三急,使用公厕也不要让别人等太久。饭后不宜当众剔牙,这个动作不符合美女帅哥的行为准则。旅途中要给当地人拍照请征求同意;拍照后答应给人邮寄就要做到,咱们可是讲诚信的人……
还有一些细节,可能会让你觉得匪夷所思:印度人用左手处理不洁之物,右手用来抓饭,应尽量避免以左手和他人接触。到西班牙去旅游,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环,如果没有戴耳环,就会像个正常人没有穿衣服一样被人笑话。德国禁止用打响指的方式招呼任何人,德国人认为响指是用来招呼狗的。苏格兰先人有过毒咒,千万不要拿苏格兰的石头,或者小石头做纪念品……
这些细节来自中青旅遨游网最近编撰的《文明旅游实用攻略66条》,事实上,这份攻略大部分内容来自于面向游客的网络征集,本身也是中国游客智慧的体现。这种智慧,产生于文明的同理心——所谓旅行的文明,不仅包含了对自身文明的认同,对人类普遍文明的接纳,也包含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包容和尊重。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体验:熙熙攘攘的街头,当别人都在面无表情地闯红灯时,你一个人站立原地,或许会有一种孤独感,可是,一定有人会看到你的站立,也一定有人会因为你的站立而改变。这种改变,就是文明的先声。
11.本文谈论了一个什么话题?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12.阅读文章画横线句子,说说这句话的含义。(3分)
13.文章后半部分列举了国外人们一些“匪夷所思”的生活细节,作者的用意如何?(3分)
14.通读全文,联系生活,说说假设你是一个出境旅游者,这篇文章给你文明旅游的哪些具体启示?至少说出三点。(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
一枝红玫瑰
玛丽亚·帕弗洛娃
(1)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
(2)她是一个身材矮小、体质衰弱的老人,穿着一身旧衣服。她的头发在脑后盘成两个小发髻,加上苍白的面孔,使那双蓝眼睛更显得纯朴了。每逢天气暖和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总是到街心公园去,在那里一直呆到天黑。只要天气一冷,她便开始到花店去。在花店,有两个按岁数可以做她孙女的卖花姑娘,她俩总是高高兴兴地接待她,因为有她在店里,她们也可以离开一下,去喝一杯咖啡。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她的两只手异乎寻常地敏捷起来,两眼闪着亮光,苍白的脸颊上还泛出了一丝血色。凡进花店的人都觉得,不买一束花就离开那个花店是太过意不去了。
(3)一天晚上,天下着雨,老妇人坐在花店的小椅子上。突然,门开了,进来一位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男子。他头发花白,专心致志地观看着鲜花。老妇人怔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拘谨的微笑,眼睛也湿润了。这是著名的小提琴家杨科夫!她怎么也想不到,她曾亲自教会他认字的那个支棱着耳朵的瘦孩子,竟出落成一个这么魁梧的人。瞧,他就要回过头来……天哪,真巧!老妇人下意识地用手整了整衣服,理了一下她那稀疏的头发,呼吸也紧张、急促起来,她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那男子的每一个动作,可是他没回过头来。他挑了一束花,漫不经心地把钱放下就出去了。那男子早已消失在往来的行人之中了,老妇人却仍然在追寻他的背影。
(4)“你怎么啦,明卡奶奶?”卖花姑娘走了进来,发现她那激动的神情,惊讶地问。
(5)“噢……没什么。”老妇人惊醒过来,她那温柔的蓝眼睛里流露着毫不掩饰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慈母般的深情。
(6)“他是小提琴家杨科夫,彼得·杨科夫。你难道没听说过他吗?”老妇人高兴地向姑娘问道。
(7)姑娘摇了摇头。
(8)“他是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周游世界,从前是我的学生,在班里……”老人忙着解释说,然后又垂下了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继续说着,好像在自言自语。姑娘已经扭过头去,解开一束石竹花。
(9)她明白,姑娘没听她讲话。
(10)老人不说话了,轻声道别后就走了。
(11)姑娘是不能理解她的。漫长的岁月,不同的风尚和感情把她们分割开了,而老妇人是属于过去那种有点可笑的人,她习惯于发现人的善良,并且天真地相信,善良迟早会胜利的。她感到幸福的是,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如果说她心里感到遗憾的话,那就是,她觉得自己已经很老了,不能再去帮助年轻人。
(12)秋天不知不觉地过去,开始下雪了。寒风追逐着街上的行人。花店里暖和而舒适。老妇人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她伛着腰,裹着单薄的旧大衣走着,两个卖花姑娘常常这样想:“谁知她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在她们眼里,她一天天衰老下去,就像个要燃尽的蜡烛。这使姑娘们感到不安。她们请她常来,她乐于常来。因为她喜欢这个地方。她需要跟别人聊聊天,她除了喜欢孩子们外,还喜欢花……。
(13)每当店门打开时,她已经不感到激动,因为她那个闻名的学生再也没有来过。
(14)有时命运也会捉弄人。一个冬夜,卖花姑娘到药店去,老妇人坐在花店的椅子上,透过蒙着水汽的玻璃窗注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门开了,……您想必已经猜到了吧?一个男子用手抖落帽子上的雪花,摘下手套,两眼寻找着卖花姑娘。
(15)“您要点什么?”因为激动,老人的声音拖得很长,断断续续。
(16)男子看了看她。老妇人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他就要认出她来了,一定会认出她来的!刹那间,他那敏锐的目光和老人那兴奋的蓝眼睛相遇了,他现出了紧张的神情,好像极力回忆着什么。后来他又把目光移到了鲜花上。
(17)“有没有玫瑰花?”“有没有玫瑰花?当然有。可在哪儿呢?”老妇人不知所措地四下搜寻。她看不见,也忘了放在哪里了。她看着他那双极力回忆着往事的眼睛……
(18)她心慌意乱,竟没有注意到卖花姑娘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那男子看她摆弄着花束,觉得应该说点什么,于是走上前去,微笑着向她轻声地说道:“我想对您说……您……”男子到底从她脸上看出了什么,她是不会知道的,连给他递花的姑娘也不会知道。
(19)男子抽出一枝最漂亮的花,递给老妇人。
(20)“给我?”她惊讶地喊道,“真的给我的?”喜悦和幸福感使她的眼睛模糊了。
(21)她还想说点什么,可是喉咙哽咽,说不上话来。
(22)“他认出我来了!小彼得……他没有忘记我!”这些话在她的心里翻腾着。
(23)老妇人像一片落叶,慢慢坐回椅子上,脸上显出宽慰的微笑,手里握着那枝美丽的红玫瑰……
15.文章第二段,围绕老妇人,都写了什么?写这些有什么作用?(3分)
16.结合语境,回答问题。(5分)
(1)老妇人怔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拘谨的微笑,眼睛也湿润了。(问题:“拘谨” “湿润”的原因是什么?)
(2)她那温柔的蓝眼睛里流露着毫不掩饰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慈母般的深情。(问题:加点短语照应了文章的哪句话?)
17.文中多次写到老妇人的衰老,像“燃尽的蜡烛”,“像落叶”,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18.阅读全文,谈谈对文章题目 “一枝红玫瑰”的理解。(4分)
19.小彼得到底最终有没有认出老妇人?你希望认还是不认?(2分)
四、综合性学习(共6分)
20.班级要开展“诗歌中的时辰纪时”专题实践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补时辰】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请按顺序填写出下列十二个时辰中欠缺的两个。(2分)
子 丑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亥
(2)【猜时辰】“巳”时,即北京时间9点到11点。“午“时,即日中时间,相当于现代时间的11点到13点。”子“时即夜半时间;“卯”时即日出时间。根据这些提示,请指出下列诗句中两个时辰大约是现代的几点到几点?(2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
(3)【说月名】古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有
赏菊之风俗。因而,人们把农历九月也称之为”菊月“。回顾有关诗句,判断农历六月和八月也可以定为用哪种花命名的月份?
六月: 八月:
五、写作(共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诗说,不是每一条江河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美丽,不绽放的便成了枝节。
阅读这首诗,自拟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要表达真实情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22年初中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八)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D 2.D 3.A 4. D 5.B 6.B 7.B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7分)(1) 辛苦遭逢起一经 (2) 宛在水中沚(3) 岸芷汀兰(4)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
相识燕归来 (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9.(3分) 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
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10. (1)(2分) (1)逝:游开,游走,离去 (2) 图:贪图,谋求
(2)(2分)B(3)(2分)(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离去,能够脱钩而游走的
又有几个(多少)呢?
(4)(4分)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5)(2分) 告诫世人,莫为名利所诱惑而
吞下钓钩,而成为他人盘中之物。或:要拒绝诱惑,淡泊名利,才有真正的美好自由。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1.(3分)文明旅游; 旅游文明的培育要从每一个公民的行为细节做起,尊重自身
以及不同文明。
12.(3分)旅游中,我们中国人表现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就缺乏文
明素养和习惯,因而旅游中就不会形成文明行为自觉。
13.(3分)通过这些匪夷所思的生活细节,举例论证世界上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有
不同的文明,旅游文明就要对不同文明理解、包容和尊重。
14.(3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博物馆和剧场大声喧哗、开闪光灯照相;保持
基本的礼貌和行仪,对自然和历史怀有敬畏之心;在旅行之前多做一点风俗禁忌的功课。
(二)15.(3分)写了老妇人的身体状况与生活习惯——到花店取暖并帮忙。交代这些,
是为了表现老妇人的平凡与纯朴,为下文人物活动和情节的展开设置典型环境。
16.(5分)(1)“拘谨”是因为自己与成了小提琴家的学生很久不见,又陌生感了;“湿润”
是说老妇人见到自己教的学生出落得高大魁梧而且成了著名的小提琴家而感到高兴、激
动。
(2)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
了善和美的种子。
17.(4分)这些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明老妇人风烛残年的老人想象,丰富了读者的想象;
同时,这些比喻反衬了花店中女孩的善良纯朴,反衬出了“小彼得”的心中的爱,从而烘托
了主题。
18.(4分)一只红玫瑰,是小彼得送给老妇人的礼物,是小彼得心中的爱的证明,是老妇
人善良与爱的回报,是老妇人美的人性的歌颂。
19.(2分)言之有理即可,重在让学生感受小说结尾的耐人寻味。答案略。
四、综合性学习(共6分)
20.(1)(2分)寅 戌。(2) (2分)夜半:23时到1时;日出:5时到7时。
(3) (2分)荷花;桂花
五、写作(共50分)
21.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10(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默写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9(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默写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模拟试题6(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默写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