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6 生活离不开他们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6 生活离不开他们精品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谁的行为是错误的?,的行为是不尊重劳动者的表现,下列属于正确的佩戴口罩的方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几种生活常见食物,来自种植业的是( )。
A.鸡蛋
B.海带
C.西瓜
2.电梯的发明与生产为人们提供的方便是( )。
A.让人们更快速地清洗衣物
B.让人们更省力地上下楼
C.让人们变得更凉快
D.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3.谁的行为是错误的?( )
A.小明图方便随手在大街上扔掉了包装袋
B.小华收到快递很热情的说了声谢谢
C.火车上,小雯把装好的垃圾客气地递给乘务员阿姨
4.清洁工人是一种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内容是( )。
A.指挥列车运行
B.清扫街道
C.驾驶火车
D.生产农产品
5.( )的行为是不尊重劳动者的表现。
A.不乱扔果皮纸屑
B.随地吐痰
C.珍惜粮食
D.及时感谢服务人员提供的帮助
6.下列属于正确的佩戴口罩的方式是( )。
A.将口罩下端向下拉至下巴处,把整个下巴都包裹住
B.戴口罩不分正反
C.一次性口罩可以佩戴一周
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
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 ),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2.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了我国重视( )、尊重( )、感恩( )的文化传统。
3.各行各业的( )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才使这个社会( )地运转起来。
4.工业产品的(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
5.一粒米粒的形成过程包括育秧、( )、田间管理、( )、( )。
6.我们的生活中的很生活用品是由( )生产提供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小萌的妈妈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劳动者。( )
2.科研工作者这个职业在社会上地位比较高。( )
3.我们家庭中的成员每天都是自食其力,从不接受来自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 )
4.小明觉得售票员就是坐在那卖卖票,一点也不辛苦。( )
5.农民大多都是以畜牧业、林业为主。( )
6.工业产品的生产发展和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了。(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连一连。
林业 种植果树
渔业 养殖鱼虾
种植业 放牧牛羊
畜牧业 植树造林
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我们班有三十名同学,每人每天浪费5克大米,全班同学一天浪费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费多少大米?看看计算结果,你得出什么结论?
2.玩具厂生产一个玩具熊要经过多道程序才能变成商品,请你简要介绍玩具熊的生产过程?
3.结合大米的生产过程,说说你对“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这句话的理解。
4.简述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5.我们为什么要感谢筑路工人?
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浪费有很多种表现,请列举出以下几条。
( )是浪费;
( )是浪费;
( )是浪费;
( )是浪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B
6.A
二.填空题
1.农业大国
2.农业;农民;劳动
3.劳动者;有序
4.创新和发展
5.插秧;收割;碾米
6.工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每人每天浪费5克大米,全班30名同学一天浪费150克,一年共浪费54750克大米,等于109.5斤大米。
结论:我们应该学会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进行光盘行动。
2.设计图案样式;准备原材料;车间生产半成品;装饰成品;检验包装;商店售卖。
3.意思是说大米蒸出来好吃,但大米种的时候却要历经辛苦。寓意:耀眼的成绩是依靠背地里的艰辛努力得来的。
4.畜牧业是饲养家禽,家畜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肉食的需求,出现了许多养殖专业户,我国草原辽阔,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以放牧牛羊为主。
5.没有那些终年战斗在崇山峻岭的筑路工人,没有他们忘我劳动,就不会有伸向四面八方的铁路和公路。所以我们要感谢筑路工人。
六.综合题
1.不关水笼头;长时间开电灯;吃不了而多要食物;不合理消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6 生活离不开他们优秀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国际护士节是,下列行为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6 生活离不开他们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劳动者的是,下列不属于大米来源的步骤的是,下面属于中国创造的是,下列不属于工业行为的是,鸡蛋是农业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6 生活离不开他们精品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是种植业的产品的是,国际护士节是,生活中,治病救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