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九年级下册四五单元跟踪测试二(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四五单元跟踪测试二(含答案)第1页
    九年级下册四五单元跟踪测试二(含答案)第2页
    九年级下册四五单元跟踪测试二(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九年级下册四五单元跟踪测试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四五单元跟踪测试二(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名著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游说 (shuì) 百乘(shèng) 莅临(lì) B.蹙眉(cù) 惴惴(zhuì) 风靡(mǐ)
    C.窈窕 (yǒu) 昳丽(yì) 期年(qī) D寤寐(wù) 溯徊 (huí 膏腴(yú)
    2. 下列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书/非借不能读也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古时也称“诗”,分“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写的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均出自该书。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
    C.《左传》多传为春秋人左丘明所作,采用编年体记录史实,长于记事,是一部著名的史学和文学著作。
    D.《黄生借书说》中的“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谏”是指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4. 下面句子中与“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5. 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2分)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何以战?
    D.皆以美于徐公
    6.下列文言字词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寒暑易节(易:交换) 宛在水中坻(坻:书中的高地)
    B.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间:间或,偶然)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闻:听到)
    C.小大之狱(狱:案件)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固:固然,本来)
    D.吾业是有年矣(业:从事……职业) 其余,则熙熙而乐(熙熙:快乐的样子)
    7.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没有大的变化的一项( )(2分)
    A.窃爱怜之 至而自谢
    B.永之人争奔走焉 汪然出涕曰
    C.而独不足子所乎 置于市,贾十倍
    D.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肉食者鄙
    8.王老师将要为古诗文单元拟定一份导学案卷首语。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结合《愚公移山》、《捕蛇者说》、《诗经》具体的文章内容以及你的感受,再续写两句。(2分)
    卷首语:打开发黄的书页,在邹忌身上,你能学到贤者的自知之明与劝谏艺术;走近触龙,你会感受到忠臣的知难而上和长远目光。 , 。
    9.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5分)
    “不,你得留下!我发誓——这个誓言会被遵守的。”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①以上文字是罗切斯特与简·爱在花园里的一段经典对白。当时,他告诉简·爱 ,他说这番话的目的是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简·爱所说的“我得走”是打算从 (庄园名)离开,她在这个庄园里的工作是 。
    ②《水浒》通过写众多英雄好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他们都是被逼无奈才走上造反的道路的。
    10.口语交际。(4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也走进了校园。手机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是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1)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可小琴妈妈为了与女儿联系方便,坚持让女儿带手机上学。如果你是小琴,将如何拒绝妈妈?(2分)

    (2)你的好友东东自从妈妈给她买了手机,就整天沉迷于用手机上网,成绩一落千丈。作为朋友,你准备怎样劝阻他?(2分)

    11.默写填空。(4分)
    ①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②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③曹刿对于战争经验的总结“ , , 。”启示我们做事应善用士气和借用强势。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阅读理解(3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一处(2分)
    ①吾 妻 之 美 我 者 ②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1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2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朝服衣冠
    ③暮寝而思之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渔人甚异之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16.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分)

    17.你从文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复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8.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20.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
    而箝②其喙③。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2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2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2分)
    王文正①太尉局量②宽厚,未尝见其怒。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⑤饭而已。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其子弟诉于公曰:“庖肉为饔人④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公曰:“汝辈人料肉⑤几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⑥。”公曰:“尽一斤可得饱乎?”曰:“尽一斤固当饱。”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尝宅门坏,主者彻⑦屋新之,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有控马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于是厚赠之。乃是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王文正:王旦。宋真宗时,曾任宰相。②局量:器量、度量。③啖:吃。④饔(yōnɡ)人:厨人。⑤料肉:定量供应的肉料。⑥廋(sōu):隐藏。⑦彻:通“撤”。
    2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但不食而已( ) (2)一日又墨其饭( ) (3)岁满辞公( )
    26.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门 毕 复 行 正 门 亦 不 问
    27.下列语句中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少埃墨投羹中——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B.其子弟诉于公曰——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C.其半为饔人所廋——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D.主者彻屋新之——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其不发人过皆类此。

    (2)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29.文中的王太尉具有 的品性。(1分)
    三.作文(5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请就此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一只鹰蛋掉到了草堆里,有人捡起后放进鸡窝混在鸡蛋里,被一只老母鸡孵化了。鹰很爱它的鸡妈妈和它的鸡兄弟姐妹,并且感激它们对自己的爱护,但是本性又使它无法安于鸡类生活。鹰很痛苦,每次看到天上飞翔的同类,总是想着有一天能和它们一同飞翔。
    是选择平静地与爱它的鸡妈妈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还是努力寻找自己一直梦想的作为鹰本该有的生活呢?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九年级(下)第四、五单元跟踪测试卷(二)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C【解析】“窈窕”音为“yǎ tiǎ”“ 期年”中“期”读作“ jī”
    2. C【解析】“吾视/其辙乱”应该是“吾/视其辙乱”,不能破坏一个完整的意思。
    3.D【解析】 《黄生借书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但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和记叙的成分。
    4. D【解析】此题是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例句中“于”介词,比;A,介词,在;B介词,对;C介词,到;D介词,比;所以选D。
    5. D【解析】D项省略了“他们”,即主语。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文言文特殊句式可分为:倒装句,如句B C;判断句如A;另外还有被动句、省略句等。
    6.B【解析】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闻”的用法是使动用法,是“使……听到”的意思。
    7.C【解析】A项中“怜”在古文中是“爱”的意思,没有可怜之意。“谢”一般在古文中作“道歉”讲,与现代汉语的“感谢”不同。B项中“走”在古文中是“小跑”的意思;“涕”是“眼泪”,不是现代汉语的“鼻涕”。D项中“祖父”在文中是“祖父和父亲”的意思,现代汉语是一个人。“鄙”是目光短浅的意思,不是现代汉语“卑鄙”的意思。
    8.示例:在愚公身上,你能感悟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品味《诗经》,你会感动于真挚的情感倾诉和优美意境。
    9.①自己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 ;桑菲尔德 家庭教师
    ②武松;鲁达
    10.(1)示例:妈妈,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是为我们好,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自制力差有可能玩起手机游戏而耽误了学习,这可不是您希望的吧。学校里有公用电话,有事我与您联系很方便的,您看咱们就这样说好了,不带手机了,好吗?
    (2)示例:东东,我说句话你不要不爱听,你现在的学习一落千丈,都是玩手机上网惹的祸,咱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到时候后悔就晚了。我帮你,咱们一起努力,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好吗?
    11.①君子好逑 ②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阅读理解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解析】读文言文,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这里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13.①长,高 ②穿戴③躺着休息,睡觉 ④偏爱 【解析】(1)修:长,这里指“身高”;在“乃重修岳阳楼”中是“修建”的意思。(2)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常作为“衣裳”意思。(3)寝:古今异义字。古义:躺着休息,睡觉;今义:睡觉的地方。(4)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当“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讲,如“私人”。
    14.D 【解析】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A项中的“之”代词,代指前文中的某个东西或者事物;B项中的“之”代词,指代词 指朝政大事; C项中的“之”代词,指看到的景象;D项中的“之”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所以应选D项。
    15.①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②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意思符合即可)
    16.因为:①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②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③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解析】选文第二段中“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齐国是一个大国,作为一国之君,齐王位高权重;“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说明齐王身边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的人很多,这种人越多齐王越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17.启示示例:①人贵有自知之明;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18. C【解析】ABD三项均为介出所处,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
    19.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20.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解析】两文中两个君主的做法不同,导致的结果就不一样,与鲁庄公相比,宋襄公失败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1)将要 (2)使……劳苦(贫困)【解析】“且”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根据语境应译为“要,将要”。“敝”根据上下文,应译为使动用法“使……劳苦(贫困)”。
    22.鹬鸟和河蚌都不肯放开对方,渔翁就把他们两个一并抓了去。
    2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24.(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解析】理解文章大意,总观全文,把人物苏代说服赵王的过程,说服赵王的方法,用简洁的语句总结出来即可。思考的角度要多元化,不仅要从苏代说服技巧的角度思考,还要从赵王善于纳谏的角度回答原因。
    (1)吃 (2)名词作动词,弄黑、弄脏 (3)辞别、拜别
    26.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解析】门毕是状语,表示时间,应该有停顿,复行正门是一个动作,应该和后面的有停顿。
    27.D【解析】 A.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B.两个于都是对、向的意思。C. 两个其都是代词它的意思。D.主者彻屋新之的“之”是代词。怅恨久之的“之”是音节助词。
    28.(1)他不愿意揭发别人的过失 都像这种情况。(2)因为(兵卒)离去时,(王文正)又看到了他的后背,(这)才省悟过来
    29.宽厚(局量宽厚)【解析】文章第一句“王文正太尉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即是对王文正品性的概括。
    三.作文
    30.【写作指导】此文是材料作文。要首先读懂材料的意义。鹰、选择、飞翔、平静……是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最后的疑问,就是引发我们思考,确定立意的关键。利用这些关键词去确定立意是作文的起点。这样鹰可以选择“爱”、选择“舒适”、选择“现状”,以此立意;也可以选择“飞翔”、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等,以此立意。确定好立意,以及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为主体,以鹰自喻,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要对多占有资料,出论点,摆论据,的结论。论据不仅仅是这支老鹰的故事,要有物及人。当然,还可以发挥想象,写成寓言、童话等。

    相关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下册四五单元跟踪测试题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四五单元跟踪测试题一(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跟踪测试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跟踪测试一(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句积累,读过这节诗,说说你的感受,莫言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