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
西昌市2020—2021学年度下期期中检测高 二 生 物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8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酒变酸后表面的菌膜、腐乳外部致密的“皮”、泡菜坛表面的白膜分别是A.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 B.醋酸菌、毛霉菌丝、酵母菌C.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 D.醋酸菌、毛霉菌丝、乳酸菌
2.苹果汁可用来制作果酒或果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制果醋相比,制果酒时实验控制的温度更高B.先提供氧气进行果醋发酵, 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在苹果汁中加入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产量
D.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 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3.制作葡萄酒时,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发酵瓶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排气时只拧松瓶盖,不完全揭开4.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的处理组,甲组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组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两组装置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甲中的氧气,②表示甲中的酒精B.①表示甲中的氧气,③表示乙中的酒精C.②表示甲中的二氧化碳,③表示乙中的酒精D.②表示乙中的二氧化碳,③表示甲中的酒精5.腐乳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其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需要能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的微生物参与B.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20%左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C.要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量要铺厚一些
D.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6.下列有关腌制泡菜和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泡菜坛中加入大量的糖、酒和香辛料,抑制有害菌的繁殖B.配置的盐水需煮沸冷却,不仅可以除去其中的溶解氧还可以杀菌C.发酵过程需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D.在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显色后的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7.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的菌种,只有乳酸菌才能进行无氧呼吸
B.使用的菌种,只有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C.发酵的最适温度不同,其中制腐乳所需温度最高
D.均可利用天然菌种,得到组分较复杂的发酵产物 8.豆豉是由大豆发酵而成的一种食品。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菌种属于自变量,温度、剂量等属于无关变量
B.发酵过程中大豆中的蛋白质被分解,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C.若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D.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9.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液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B.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物质
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10.下图所示灼烧接种环后的划线操作,规范的是 A B C D11.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被硝化细菌吸收利用。在“养殖池底泥中硝化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正确的是
A.需要配制含铵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筛选硝化细菌
B.应对采集底泥的工具进行灭菌,接种过程均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同时需设置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作对照
D.将培养基置于30℃恒温下培养12 h后,统计培养基中的菌落数
12.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B.灭菌后的培养基,待其冷却到50℃左右再倒平板
C.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需将其置于4℃的冰箱中保藏
D.从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中,可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13.在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时,有一个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从同样的稀释度下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可能是
A.培养基被污染 B.土壤样品不同
C.没有设置对照 D.由于操作失误 14.下图是从葡萄果实上获取酵母菌菌种的简要操作步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成功的前提是葡萄皮上附着有野生型酵母菌
B.图中的接种方法可以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C.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为固体,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液体
D.扩大培养酵母菌时为加快酵母菌繁殖需要通入适量空气1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C.含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D.培养某些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16.下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2号试管的稀释倍数为102倍
B.一般选用103、104、105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C.4号试管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数一定为5号试管的10倍
D.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个17.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B.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因其能合成尿素酶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应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18.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某小组用以下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培养基组分Ⅰ牛肉膏(适量)、蛋白胨(适量)、X(15 g/L)Ⅱ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 g/L)Ⅲ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45 g/L) A.Ⅰ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有机物是蛋白胨B.Ⅱ、Ⅲ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物是XC.在Ⅱ号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琼脂后可制成固体培养基D.Ⅲ号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降低19.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刚果红可与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B.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原因是因为纤维素被分解所导致
C.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将观察不到形成的透明圈
D.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反应,需用酒精洗去浮色20.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温度、pH等条件,会影响牛仔裤的“穿旧”效果 上述工艺中,不可选用包埋法固定化纤维素酶
C.上述工艺中,仿旧颜色的深浅由使用的染料量控制
D.上述工艺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21.蒸熟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这是因为苹果中果胶的“立场”不太坚定,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与膳食纤维共同起着通便的作用,而煮过的果胶则摇身一变,不仅具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下列有关果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
B.果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被果胶酶分解C.果胶在果汁加工中,影响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D.酵母菌也可产生果胶酶,因其细胞壁中含有果胶22.研究人员从海底微生物中分离到一种在低温下有催化活性的α-淀粉酶A3, 关于该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的A3固定化酶,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B.以淀粉为底物测定A3酶活性时,可用碘液进行检测C.若要确定A3的最适温度,则要设置一系列温度进行实验
D.分离A3的过程中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23.下图某研究小组探究果胶酶用量所绘制的曲线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时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所对应的值B.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C.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是反应物浓度D.在ac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明显加快反应速率 24.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50℃热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时,其中的酶会迅速失活
B.在相同pH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C.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都是常用的酶制剂D.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不会影响其中酶的活性25.试分析下图中,哪一种技术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 26.下列有关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干酵母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混合并搅拌,有利于酵母细胞的活化B.海藻酸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最好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C.待溶化后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才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D.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葡萄糖的作用不只是作为反应底物27.某兴趣小组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酶解淀粉的实验,设置的实验分组见下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组别固定化酶柱长度/cm淀粉溶液的流速/(mL·min-1)甲100.3乙100.5丙150.3丁150.5A.淀粉溶液的pH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B.若淀粉溶液的流速过快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C.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溶液的浓度应保持相同D.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流速决定了酶柱中酶的含量28.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可采用透析法将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杂质分离B.可选择猪、牛、羊、蛙等动物的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
C.实验操作流程依次为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
D.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29.以下有关分离血红蛋白的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红细胞时应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
B.加入磷酸缓冲液有助于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
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采用高速长时间离心
D.透析时需在透析袋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苯溶液30.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方法
B.洗脱过程中,小分子物质最先流出,大分子物质最后流出
C.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否则会降低分离效果
D.洗脱前,应加入磷酸缓冲液并连接洗脱瓶,再打开下端出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40分)31.(10分)凉山州西昌市某中学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学习选修一的几个实验后,自主地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制作了腐乳、泡菜、果酒和果醋,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利用毛霉制腐乳,毛霉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豆腐上生长的毛霉来自 。从豆腐到腐乳,豆腐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 ,脂肪转变为 。(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条件,如 、 温度和 等,若条件不适,容易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3)在自制葡萄酒、葡萄醋的实验中,果酒制作时,酒精发酵阶段将温度控制在 。可用 溶液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利用产生的果酒进一步发酵得到果醋时,除需要加入醋酸菌外,还需要调整的两个环境条件具体是 、 。32.(10分)利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在照射前适量喷洒 ,可加强消毒效果。(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 ,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3)分离培养细菌通常使用 (填“牛肉膏蛋白胨”、“查氏”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用 灭菌法灭菌。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 。(4)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 (填“倒置”或“正置”)。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 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微生物。33.(10分)已知一次性口罩(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组成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某科研团队准备从土壤中筛选能高效降解PP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X、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筛选出了能降解PP的细菌。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添加的化合物X是 ,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2)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可使目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如下图所示,D表示透明圈直径,d表示菌落直径。为保证筛选出的细菌分解PP的能力最强,应当选择 (用D与d的比值表示)的菌落作为目的菌群。 (3)科研人员可以采用 统计某一土壤样品中活菌的数量,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原因是 。34. (10分)桑椹成熟的季节集中在四五月份,因鲜果容易腐烂不易保存,以桑椹鲜果为原料加工成桑椹果汁,不仅可以丰富果汁饮料品种,还可以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请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桑椹果汁时,可以使用果胶酶等提高桑椹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 、 、果胶酯酶。 (2)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来源的果胶酶,某同学拟在果泥用量、温度、pH等所有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种酶的活性。通常酶活性的高低可用 来表示。 (3)常用的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包括包埋法、 、 ,一般来说,酶不适合包埋法,原因是 。 (4)工业生产中将果胶酶进行固定化,与直接使用游离酶相比,此方法的优点是 、 (答两点即可)。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5:B C C D B 6—10:A D C A D 11—15:B A C D C16—20:D A A B C 21—25:D A D C A 26—30:A D A C 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共10分,每空1分 )(1)真核 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2)腌制的时间 食盐的用量(3)18〜25℃ 重铬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 升高温度至30〜35℃(需答到具体温度) 持续通入氧气 (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石炭酸或煤酚皂或消毒液(答出其中一个即可)(2)巴氏消毒法 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2分) (3)牛肉膏蛋白胨 高压蒸汽 中性或微碱性 (4)倒置 灭菌33.(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聚丙烯纤维(或PP) 选择 (2)D/d比值最大(或d/D比值最小)(2分)(3)稀释涂布平板法 30〜300 低(2分)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分) 34.(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分解酶 (2)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2分)
(3)物理吸附法 化学结合法 酶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2分)(4)酶可以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易与产物分离,(答出1点得1分,共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9,46,62,33,09,11,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7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