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后强化
- 专题2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3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二课时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二课时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第二单元第二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一、单选题(共17题)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 kJ/molD.已知2SO2 (g)+O2 (g)⇌2SO3 (g) ∆H=-QkJ·mol-1(Q>0),则将2mol 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2.化学反应在硫酸工业中有重要应用。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限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的物质的量比1:2:2时达到平衡状态C.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若开始加入和,达到化学平衡时核素存在于三种物质中3.工业上以CO2、NH3为原料生产尿索[CO(NH2)2],T℃时,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NH3模拟工业生产,发生 ,以下说法一定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③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改变;④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⑤密闭容器中;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②③⑥ D.②⑥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B.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则稀H2SO4溶液和稀Ba(OH)2溶液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kJ·mol-1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D.2SO2(g)+O2(g)2SO3(g) ΔH=-196.3kJ·mol-1,则1mol SO2、0.5mol O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kJ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ΔH=-QkJ/mol(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方程式中的Q值增大B.若该反应放热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g)被氧化C.将2molSO3(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需吸收QkJ的热量D.2molSO2、1molO2分子中的键能总和大于2molSO3分子中的键能6.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q 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转移2mol电子时,在阴极产生22.4L H2B.8.4 g NaHCO3与MgC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CO的数目为0.1NAC.过量的铜与含0.2 mol HNO3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大于0.1NAD.0.5 mol SO3充入密闭容器中分解所得产物分子的数目为0.75NA8.下列关于可逆反应A(?)+2B(s)⇌C(g) ΔH<0,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达到平衡之后,气体摩尔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平衡后,恒温下扩大容器体积,再次平衡后气体密度一定减小C.平衡后,恒容下降低温度,再次平衡后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可能减小D.平衡后,恒温恒容下,通入气体C,气体C的浓度可能不变9.科学家利用过渡金属氮化物(TMNS)在常温下催化实现氨的合成,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MNS大大降低了合成氨反应的焓变B.TMNS表面上的N原子最终被还原为氨C.TMNS表面上氨脱附产生的空位有利于吸附D.用同位素标记后的进行该合成反应,产物中不只有10.一定条件下,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正(N2)=3v逆(H2)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向容器中充入He气体,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D.加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2.4kJ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对应结论或目的不相匹配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或目的A向锌和稀硫酸反应的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气泡生成速率加快CuSO4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向5 mL0.1 mol/LKI溶液中滴入0.1 mol/LFeCl3溶液5~6滴,加2 mLCCl4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验证Fe3+与I的反应有一定限度C将撒有Na2O2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H2O,观察现象验证Na2O2与H2O反应放热D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FeCl3固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验证勒夏特列原理A.A B.B C.C D.D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4.8LHF含有2NA个极性键B.14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3NAC.0.1mol/LKAl(SO4)2溶液中SO的数目为0.2NAD.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所含分子总数为0.1NA13.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①v(NH3)正=2v(CO2)逆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⑥密闭容器中 CO2的体积分数不变⑦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A.①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⑦ C.①②③⑤⑥ D.全部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放热反应的△H=-10kJ/mol,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10kJ/molB.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当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反应3C(s)+CaO(s)=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D.一定条件下,当3v正(H2)=2v逆(NH3)时,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C的百分含量增加D.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是否再次达平衡的依据16.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2v正(O2)=v逆(SO3)B.达到化学平衡时,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变化C.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SO3的同时消耗xmolSO2,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达到化学平衡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17.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 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AC.NO2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HNO3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密闭容器中2mol NO与1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二、综合题(共5题)18.镁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工业上可用硅热法(Pidgeon法)冶炼镁,以煅白(CaO·MgO,M = 96 g/mol)为原料与硅铁(含硅75%)混合置于密闭还原炉,1200℃下发生反应:2(CaO·MgO)(s) + Si(s)⇌Ca2SiO4 (l)+2Mg(g);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还原性Mg > Si,上述反应仍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2)由图推测上述反应正向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若还原炉体积不变,能证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a.平衡常数到达最大值 b.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c.炉内Ca2SiO4与CaO·MgO的质量比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n(CaO·MgO)消耗 :n(Ca2SiO4)生成 = 2:1(4)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还原炉体积缩小一半,则达到新平衡时Mg(g)的浓度将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若还原炉容积为400 m3,原料中煅白质量为9600 kg,5小时后,测得煅白的转化率为50%,计算这段时间内Mg的生成速率 _______mol/(L·h)。(6)工业上也可用电解法来制备镁。相关化合物的熔点如表所示: MgCl2MgO熔点/℃7122850①镁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它们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②MgCl2的电子式为_______;③判断工业上应选择MgCl2还是MgO作为电解原料并说明理由_______19.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上述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2)如图所示,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a. 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 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20.利用含钒废催化剂(主要含有V2O5、VOSO4和SiO2)制备V2O5的新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滤液1和滤液2中钒以VO2+的形式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VO2+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Ⅰ和操作II所需的玻璃仪器为:烧杯、_______。(2)工业上为了提高废催化剂的水浸率,除将废催化剂预先粉碎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等(任写两种)。(3)在“滤渣1”中加入Na2SO3和过量H2SO4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4)“混合液”中加入KClO3,其目的是_______。(5)常温下通过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保持”)溶液的pH值来实现由VO向VO转变。(6)由NH4VO3制备V2O5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1.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3)X、Y、Z、W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填空);证明W的非金属性比强Z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填空);(4)Z的低价氧化物通入W的单质形成的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5)Z的低价氧化物能与Y的单质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反应,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可逆反应”或“非可逆反应”),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t1到t2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填“t1”“t2”或“t3”)时达到平衡;对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Y的单质是氧化剂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Z的低价氧化物能使品红褪色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停止(6)将一定量的W单质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W、NaWO、NaWO3共存体系,则消耗的W单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2.氧化白藜芦醇W具有抗病毒等作用。下面是利用Heck反应合成W的一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反应③的类型为___________,W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不同条件对反应④产率的影响见下表:实验 碱 溶剂 催化剂 产率 1 KOH DMF 2 DMF 3 DMF 4 六氢吡啶 DMF 5 六氢吡啶 DMA 6 六氢吡啶 NMP 上述实验探究了________和________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为D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如下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含有苯环;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6:2:1;③1 mol的X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2 g H2。
参考答案1.C2.D3.D4.C5.B6.B7.C8.D9.A10.C11.A12.B13.B14.B15.C16.C17.C18.该反应条件下,镁为气体,从反应体系逸出,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 吸热 c 不变 0.025mol/(L·h) 4 12 Mg2+ 选择MgCl2,原因是MgCl2熔点低,能耗小 19.是 b 0.0015mol/(L•s) bc 20.(1) +4 漏斗、玻璃棒 (2)充分搅拌、适当升温、多次浸取、适当延长浸水时间等(3) V2O5+SO+4H+=2VO2++SO+ 2H2O SiO2 (4)将VO2+氧化成VO(5)增大(6)2NH4VO3V2O5+ H2O+2NH3↑21.HClO4 NH3.H2O或NH3(写化学式) S2->Cl->N3->O2- H2S+Cl2=S+2HCl SO2+Cl2+2H2O=H2SO4+2HCl 可逆反应(填“可逆反应”或“非可逆反应”),浓度变化不明显,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t3 AC 0.15mol 22.间苯二酚苯二酚 羧基、碳碳双键 取代反应 不同碱 不同溶剂 不同催化剂或温度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恒温恒容下的可逆反应A, 100 ℃时,将0,5 ml·L-1·min-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课时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一课时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