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七讲 溶液(第2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52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七讲 溶液(第2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52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七讲 溶液(第2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52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七讲 溶液(第2课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七讲 溶液(第2课时)+,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讲 溶 液课时2 物质的溶解性 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3. (2021成都)6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 ℃,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A. 加入KNO3的质量为41.6 gB. 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C. 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D. 2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 31.6 g4. (2021山西)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熟石灰0.180.160.140.110.09硫酸铜晶体14.320.728.54055A. 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B. 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C. 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34.3 gD. 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5. (2021盐城)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有40 g NaCl、40 g 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 g 50 ℃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B. 乙中溶液的质量是140 gC. 50 ℃时,甲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D. 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 (2021绥化)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 将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C. 40 ℃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20 ℃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 ℃,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7. (2021宜昌)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温时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B. t3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 C. 将t3 ℃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 ℃,析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 D. 将t1 ℃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8. (2021杭州)已知:(1)20 ℃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物质名称氯化钠氢氧化钙氯酸钾硝酸钾溶解度(克)36.00.1657.43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 ℃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B. 20 ℃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C. 20 ℃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D.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9. (2021宜宾)下图表示60 g某固体物质在100 g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 Ⅱ中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C. 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60 gD. Ⅱ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Ⅲ的大二、填空与简答10. (2021重庆A卷)NaOH、KNO3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溶解度/g物质 010203040NaOH42.051.0109.0119.0129.0KNO313.320.931.645.863.9Na2CO36.016.018.036.550.0下列实验过程中不考虑化学变化、水的蒸发和结晶水合物等因素。(1)10 ℃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 )Na2CO3的溶解度。(2)20 ℃时,将 129 g NaOH固体加入 100 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消失,放置到t1时刻开始析出固体,到t2时刻析出10 g固体。①t1时刻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②t2时刻溶液的温度为________℃。(3)40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30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序号)。A. Na2CO3溶液 B. KNO3溶液 C. NaOH溶液11. 一题多设问 (2021长沙)从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两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3)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拓展设问(4)t1 ℃时,将5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5)t2 ℃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关系为________。12. (2021陕西)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温度/℃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80.887.694.9103113124136149(1)20 ℃时,将90 g 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 ℃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2)80 ℃时,将249 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________时,溶液质量变为224 g。(3)50 ℃时,将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________g NaNO3固体。13. (2021荆州)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NaCl+CO2+H2O+NH3===NaHCO3+NH4Cl,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6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________g。(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4)将60 ℃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 g 分别蒸发掉10 g水,然后降温至 t ℃,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A. 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B. 溶剂的质量:甲<乙C. 溶液的质量:甲>乙D.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14. [传统文化](2021福建)下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1)“晒结浮白”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________。(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 ),用于煎炼海盐。①1 000 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____g。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③将“上等卤水”在100 ℃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 g溶液中含水100 g、NaCl 39.8 g、MgCl2 7.65 g及其他成分2.55 g。将150 g此溶液降温至20 ℃,有_______gNaCl 析出(溶解度见下表)。此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温度/℃2060100溶解度/gNaCl36.037.339.8MgCl254.861.373.015. (2021襄阳)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温度/℃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MgSO433.738.944.550.654.655.852.952.2KCl34.037.040.042.645.548.351.1 54.0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2)t2的范围为________(填字母)。A. 50~60 B. 60~70C. 70~80 D. 80~90(3)将t3 ℃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字母)。A. 始终不变 B. 先增大后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不变后减小E. 先不变后增大16. (2021郴州)T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温度下,甲、乙、丙三种固体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2)乙溶液在B点属于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5)已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丙中混有少量乙,提纯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D 3. A 4. B 5. D 6. B 7. D 8. B 9. B10. (1)> (2)①饱和 ②30 (3)A 11. (1)相等 (2)甲 (3)增加溶质乙、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水 (4)70 (5)大于 甲=乙12. (1)187.6 9:10 (2)60℃ (3)13 13. (1)55.2 (2)碳酸氢钠溶解度比较小,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 (3)降温结晶 (4)ABD14. (1)蒸发结晶 (2)①150 ②生产等量的海盐,后者消耗燃料更多 ③3.8 没有 20 ℃时溶液中的氯化镁未达到饱和状态15. (1)甲 (2)D (3)D16. (1)丙>乙>甲 (2)饱和 (3)增加溶质甲或蒸发溶剂 (4)25 g (5)降温结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集训:专题三 水与常见的溶液(2份打包,原卷版+答案版),共23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热点专题训练:专题10溶液与溶解度,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含答案):04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配制,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42,6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