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6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6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6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64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64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64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64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64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式,化学反应,2意义,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定律,2最小公倍数法,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反应的表示(烟台、济宁各5考,淄博、东营各4考)
1.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定义:用_______表示_________的式子。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原则①必须以_________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要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______与______保持不变。
(2)步骤(以双氧水分解制氧气为例)
(3)注意事项①一般将反应条件如加热(常用“△”表示)、点燃、催化剂等,写在等号的上方;但若加热和催化剂同时存在,催化剂、加热符号分别写在等号上、下方。②用“↑”或“↓”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则气体(或固体)生成物不标注“↑”(或“↓”)。
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定1法(适用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及有机物的燃烧)
1. 化学史:最早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拉瓦锡。2.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总和。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烟台5考,淄博3考,东营4考,济宁:2017.22)
5.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不变。(2)定性推断物质的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不变。(3)推算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依据: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进行化学计算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6.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化学反应类型(烟台、东营各3考,淄博2考,济宁:2019.14)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烟台、济宁、东营各5考,淄博4考)
1. 计算依据:_________定律。
解:设6.8 g H2O2分解可以得到O2的质量为x2H2O2 2H2O+O2↑ 68 32 6.8 g x x=3.2 g答:6.8 g H2O2分解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3.2 g。
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 的比例关系列:列出比例式求:求出未知数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2. 计算步骤以求6.8 g H2O2分解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例。
注: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3)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5)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淄博:2019.12,东营:2019.18)
2NaOH+CuSO4 === Cu(OH)2↓+Na2SO4
CaCO3+2HCl === CaCl2+H2O+CO2↑
2. 实验反思(1)实验一:①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球的作用:a.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冲作用; b.起密封作用,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物质发生交换。(2)实验三: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使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减小
3. 实验总结(1)实验所选药品或试剂之间要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现象要明显。(2)若所选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不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但反应本身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 实验改进如图是对实验三装置的改进该装置的优点:用带导管的气球密封锥形瓶,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并且气球起到了缓冲气压的作用。
例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Fe+CuSO4 === Cu+FeSO4
② [意外现象]小华在进行该实验时,将铁钉直接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小华对实验改进后,有了明显的现象,溶液中却又有气泡产生,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硫酸铜溶液显____性,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写物质的名称)。
铁钉未进 行打磨除锈
(2)如图乙:①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气球_____又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冷却后气球变得更____,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外,还可以_________;实验中红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 [意外现象]小丽在进行该实验过程中,发现天平失去平衡,以下不会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 加入红磷过少B. 实验前,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锥形瓶底部细沙过少,造成锥形瓶炸裂
(3)如图丙,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_____(填“左边”“右边”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盘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左盘质量减小
(4)[实验改进] (2017淮安改编)如图丁是针对图丙的改进装置,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将装置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__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1. (2018东营9题4分)生活中常用湿润的PdCl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X === 2HCl+Pd↓+CO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X为H2OB. 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D. 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烟台、淄博各2考,东营4考)
2. (2019滨州9题3分)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3. (2017枣庄20题2分)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一定是反应物B. x+y=20C.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 ≤ x ≤ 30D. 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
4. (2021潍坊20题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 g,丁的质量为3 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Ⅰ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丙一定是催化剂C. 反应后丁的质量为8 g D. 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温馨提示】更多试题详见微专题3
5. (2018威海6题2分)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验证(烟台、东营各4考,淄博3考,济宁:2017.22)
6. (2019淄博12题2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A. 铁粉和稀盐酸B. 硝酸钾晶体和水C. 碳酸钡粉末和稀硫酸D. 铜粉和硝酸银溶液
7. (2017青岛25题5分)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散到空气中,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小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8. (2019东营18题节选7分)小英同学从资料中得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实验回顾】1755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煅烧前没有变化。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_________________,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
【实验重现】小英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铁粉、活性炭粉、食盐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涂在用铁片折成的连续的Z形架表面,然后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
(1)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实验用氧气替代空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总结与反思】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称量时打开了盖,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你认为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
9. (2019烟台15题2分)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 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 A. 1.1 g B. 2.2 g C. 4.4 g D. 5 g
技巧性计算(烟台3考)
10. (2018烟台15题2分)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 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 )A. 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 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 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 gD. 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
11. (2019济南15题3分)现有碳酸钙和单质铁的混合物,为测定其组成,取一定质量该混合物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210.9 g,则所取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为下列各项中的( )A. 8.4 g B. 2.8 g C. 11.2 g D. 5.6 g
【温馨提示】更多试题详见微专题5
微观反应示意图(烟台4考,淄博、济宁各2考,东营3考)
13. (2021烟台11题2分)(双选)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图是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无污染气体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均为氧化物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该反应生成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1
14. (2021泰安7题1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B. 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15. (2020东营15题4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请结合图示,从微观的角度谈一下对化学反应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温馨提示】更多试题详见微专题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烟台、济宁各5考,淄博、东营各4考)
17. (2020济宁4题1分)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Mg+O2 === MgO2B.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 === CaO+CO2↑C. 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2Fe+6HCl === 2FeCl3+3H2↑D. 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2NaOH+CO2 === Na2CO3+H2O
18. [传统文化][2019东营15(3)(4)题4分](3)北宋《浸铜要略序》记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 === FeSO4+Cu
19. [2021泰安21(2)(3)题3分](2)医用一次性口罩内层为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_________材料;口罩鼻梁上的金属条通常采用铝条,铝条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过氧乙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液。过氧乙酸(C2H4O3)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l+3O2 === 2Al2O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烟台、淄博、东营、济宁各4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复习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归纳总结,典例分析,走进中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遵守客观事实,总结归纳,感知中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专题10 常见气体的制取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酒精灯,氧气不易溶于水,AHE或,AHF,t2~t3,集气瓶,B或C,控制反应速率,长颈漏斗,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专题5 物质的除杂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BaCl2,BaOH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