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7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7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7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候变化中的海洋,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神奇的催化剂,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
1.(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推广氢能等新能源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自然界不存在可直接开采的氢气资源,所以氢气必须经过化石资源、水和生物质等含氢化合物获取。这些制氢过程均需要输入较高的能量,目前主要由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提供,也可由可持续的新能源提供,如图1所示。
化石资源、生物质和水是主要的制氢原料,目前常见的生产氢气方法如图2所示,在各类化石资源中,高H/C原子个数比的甲烷是理想的制氢原料。
年位于兰州新区的全球首套规模化(千吨级)合成“绿色”甲醇示范装置,不仅可以回收二氧化碳,还能生产“液态阳光”,未来可替代化石能源。“液态阳光”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来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等液体燃料。因此,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
氢燃料车辆是氢能体系的重要标志,但研究高效率保存与释放氢气是目前工业上急需突破的技术问题。有文献报道,纳米镁理论储氢量为7.69%(质量分数),形成氢化镁。氢化镁在适当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本文中涉及化合物中H/C原子个数比最大的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以一次能源制氢气最理想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氢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写出以CH4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产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021·山西·中考真题)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25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变化的忠实“朋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暧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过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______(合理即可)(举1例,下同),能源有______(合理即可)。
(2)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______(合理即可)。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合理即可)。
3.(2021·江苏苏州·一模)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的发热包主要成分一般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焙烧硅藻土、氢化钙(CaH2)等。向发热包中加水,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金属粉、碳粉、盐等物质相互反应持续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包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
发热剂成分不同,发热效果不同。下表为不同发热剂(30g)对不同食物的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5min),下图为自热米饭在不同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发热剂
理论放热量/kJ
矿泉水(250g)
八宝粥(250g)
△T/°C
吸热量/kJ
△T/°C
吸热量/kJ
H2O+MgCl2
43.48
25
26.17
22
20.14
H2O+AlCl3
73.29
38
39.77
32
29.31
使用加热包的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②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③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1)发热包中所含硅藻土疏松多孔,与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作用相似。
(2)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率更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高铁车厢内可以多人同时制作不同口味的自热火锅
b为快速使自热火锅升温,应密封锅盖上的透气孔
c自热米饭“自热”后保温时间极短,“自热”后需立即食用
d等质量的MgCl2和AlCl3作发热剂为相同食物加热时,A1Cl3“发热”效果更好
(5)推测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2021·北京平谷·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生石灰、盐、氢化钙(CaH2)等。往发热包中加水,放热原理主要包括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原电池(金属粉、碳粉、盐)反应持续放热、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包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
表为不同发热剂(均为30g)对不同食物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5min),图为自热米饭在不同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试剂种类
理论放热量/kJ
矿泉水(250g)
八宝粥(250g)
△T/°C
吸热量/kJ
△T/°C
吸热量/kJ
H2O(30g)+MgCl2
43.48
25
26.17
22
20.14
H2O(30g)+Al2(SO4)3
45.53
26
27.21
23
21.06
H2O(30 g)+ AlCl3
73.29
38
39.77
32
29.31
注:△T=加热后食物温度一加热前温度
使用加热包加热时应该注意: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加热过程中,要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发热包中所含硅藻土的作用是______。
(2)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量更______(填“高”或“低”)。
(3)写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推测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的原因是______。
(5)阅读文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动车上可以多人同时制作不同口味的自热火锅
B为快速使自热火锅升温,应密封锅盖上的透气孔
C自热米饭“自热”后保温时间极短,“自热”后需立即食用
D等质量的MgCl2和AlCl3作发热剂为相同食物加热时,AlCl3“发热”效果更好
5.(2021·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模拟预测)(13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二氧化碳,一种碳氧化合物,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在物理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熔点为-56.6℃,沸点为-78.5℃,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溶于水。在化学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2000℃时仅有1.8%分解),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
二氧化碳一般可由高温煅烧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主要应用于冷藏易腐败的食品(固态)、作致冷剂(液态)、制造碳化软饮料(气态)和作均相反应的溶剂(超临界状态)等。高温煅烧生成的氧化钙疏松多孔,可用于吸收捕捉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①选用药品。按左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
Ⅱ
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
Ⅲ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图中丙对应实验_____(选填“I”“Ⅱ”或“Ⅲ”)。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_____。
②搭建装置。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应选用_____(选填编号)。
③收集二氧化碳。用图装置收集时,空气从_____(选填“a”或“b”)端排出。
(2)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①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CaO,CaC2O4·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图。
Ⅰ、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是:CaC2O4CaCO3+CO↑,请写出800℃以后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Ⅱ、与CaCO3热分解制备的CaO相比,CaC2O4·H2O热分解制备的CaO具有更好的CO2捕集性能,其原因是_____。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_____。
(4)绿色植物是地球的肺,多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2021·山西太原·三模)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我国开采出“天然汽油”
我们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它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而近日,我国开采出了无色透明原油。
日前,胜利海上油田首次开采出无色、清澈、透明的超高纯度凝析油。由于原油在开采时需要向油田注水加压,以便把原油从地下开采出来,故原油被抽上来时会把水一起带上来。而这次采出的凝析油来自胜利海上埕北X394井,采出的凝析油经化验油样含水为0,如此高纯度凝析油在我国较为罕见,被称为天然汽油。从价值上看,常见的黑色原油很廉价,而这种无色透明的石油是品相最好的。
凝析油是指从凝析气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气凝析出来的液态组分,其特点是在地下以气态存在,采出到地面后则呈液态。凝析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并且还是炼油工业的优质原料。
(1)原油属于_______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常见原油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写一条)
(2)“天然汽油”与常见原油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目前“天然汽油”并未大量采出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凝析油始终以液态存在
B “天然汽油”是一种新能源
C “天然汽油”燃烧没有任何污染
D 海上油田设备需要抗风、抗腐蚀
(4)煤、石油、天然气中均含___________元素,因此它们的燃烧产物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7.(2021·北京·101中学三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垃圾通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北京市某研究所针对城六区居住小区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进行调查,结果(2017 年发表)如图1 。
生活垃圾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 境、影响人们的健康。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城 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固体废物防治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方针。按《“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 2021 年底,北京市将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 60%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首要目标是解决垃圾处置问题,获取能源是附带效应。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基本类同,主要工艺过程如图 2
北京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 2015 年每吨垃圾CO2气体排放量如图 3所示(其中 0.227 t 为焚烧产生的电能可带来的CO2 减排量)。
垃圾减量是防治生活垃圾的重要途径,可分为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两方面。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 2021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在推进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行动中,我们要贡献一份力量。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对北京城六区居住小区的调查,人均日产量最多的生活垃圾是_____。
(2)垃圾焚烧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图 2 烟气净化过程中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去飞灰,该过程类似于_____(填“溶解”、“过滤”或“蒸发”)操作。
(4)根据图 3 计算,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吨垃圾CO2净排放量为_____t。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垃圾焚烧首要目标是获取能源
B 图 2 中生活垃圾在垃圾池内脱水、干燥有利于垃圾的焚烧
C 垃圾焚烧发电是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式
D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化再利用
8.(2021·山西·模拟预测)2021年为“国际化学元素用期表年”。我国青年学者姜雪峰教授被IUPAC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
说起硫,大家想到最多的是SO2和酸雨,实际上生活中硫和硫的化合物应用很广泛。单质硫是一种黄色晶体,所以又称作硫黄,难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 硫黄有杀菌作用,还能杀螨和杀虫,常加工成胶悬剂,防治病虫害。在药物中,硫元素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仅位于碳、氢、氧、氮之后。含硫化合物也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大蒜中的大蒜素(C6H10S2O),虽然气味不太令人愉快, 但其对一些病毒和细菌有独特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含硫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也有广泛用途,其中聚苯硫醚是含硫材料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具有良好耐热性,可作烟道气过滤材料。含硫化合物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如某些硫醇的气味极臭,可用于煤气泄漏的“臭味报警”。甲(或乙)硫醇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500亿分之一时,即可闻到臭味。因此,煤气和液化石油气里会掺进每立方米20 mg的甲硫醇或者乙硫醇,充当报警员。防止灾害的发生。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形式存在,其循环如图1所示。硫矿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世界各国硫矿资源分布不均(见图2)。随着科学的发展,硫元素的神奇性质将会被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硫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2)大蒜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3)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甲硫醇或者乙硫醇掺进煤气和液化石油气里,可充当报警员,利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硫黄能杀菌、杀螨、杀虫
C中国硫矿资源占有量为世界第二
D硫元素在药物、食品、材料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9.(2021·山西·模拟预测)神奇的催化剂。催化剂是现代化学中关键而神奇的物质之一。据统计,约有80% ~85%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可使反应速率增大几个或十几个数量级),而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它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与钥匙的关系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在化工生产、科学实验中,催化剂都起着重要作用,如硫酸生产中采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时,使用催化剂;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等。催化剂自身并不进入反应,在理想情况下催化剂不为反应所改变。但在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剂长期受热,也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影响其使用寿命。生物(包括人)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生物体内自身存在的特殊催化剂-----------酶所催化的。酶比一般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催化效率也更高。我国在西周时期已发明了“酒曲”酿酒工艺,“酒曲”就是一种酶,但要在适宜的温度使用。受酶的启示,科学家正在研制具有生物酶某些特性的化学酶,以期实现“仿酶催化”,前景十分诱人。催化剂的神秘面纱至今尚未完全被揭开,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将是21世纪化学中一个极具魅力和应用前景的重大主题。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剂的特征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 “酒曲”酿酒工艺中,“酒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小芳的妈妈在冬天用酒曲酿制醪糟没有成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短文中实验室使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在催化剂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
10.(2021·北京怀柔·二模)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醛(HCHO),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它是装修中不可避免的装修污染,它广泛存在于板材的粘合剂和其他的家具中,然后不断地挥发,给家居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中的胺基-NH2结合,使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或称变性。当甲醛浓度在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达到0.1mg/ 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 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 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 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因此,我国早已制定并执行着民用建筑环境污染物限量的标准(见表1)。
为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伤害,首先,要从控制污染源做起,减少接触甲醛的机会,由于甲醛释放时间非常久,最长能够达到15年,把控好建材和家具的品质至关重要。
其次,释放甲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表2所示,甲醛的挥发受温度影响很大,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把门窗先关后开,关窗有利于升温,几天后再开窗会更好的让甲醛的气味消散出去。
表1
表2
第三,吸收甲醛。利用绿萝、吊兰、常春藤等植物吸收;利用活性炭其内部发达的孔隙结构能够捕捉甲醛分子,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利用央视推荐的紫加黑除甲醛,其氧化分解原理对甲醛较为有效,能够把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甲醛超标对家人的危害很大,装修新房时尽量简装修降低复合板材的使用度,根据甲醛的基本性质和合理除甲醛方法治理甲醛,只有室内甲醛低于国家标准才能够入住。
(1)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甲醛中毒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甲醛对儿童、老人等影响最大,即使检测部门检测已达标的房间,儿童进入后也会发生轻微气喘,其原因是___。
(4)活性炭和紫加黑除甲醛的本质区别是____(从微观角度进行说明)。
(5)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甲醛是无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气体。
B 减少甲醛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接触甲醛的机会。
C 每天开窗通风,并恒温在25℃,能够使甲醛很快释放完毕。
D 房间内栽培绿萝、吊兰等绿植,既美化环境,又可以吸收甲醛
11.(2021·北京门头沟·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污染“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已成为夏季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
2021年3月29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该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气臭氧污染防控的方向和路径。
臭氧(O3)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可它为何又是危害环境的污染物?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180微克/立方米的环境中,会产生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地表臭氧并不是人类活动直接排放出的污染物,而是因为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煤、汽车尾气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相对非常复杂,涂料、燃油、炼油厂、干洗店等,都会产生这种污染物。自2013年中国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右图为某地臭氧、NO、NO2、NOX昼间12小时均值变化规律。
我国对于臭氧污染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效降低臭氧浓度依然任重而道远。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____ 不同。
(2)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 ____ 生成的。
(3)如图,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 ____ (填序号)。
A 8:00~10:00 B 10:00~12:00 C 12:00~14:00 D 14:00~16:0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 臭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 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C 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D 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可行建议 _____ .
12.(2021·北京平谷·一模)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随着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受到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挑战。由图一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能源危机的缓解着重要的意义。新能源汽车按照电池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镍氢电池动力汽车、锂电池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镍氢电池汽车常用电池种类之一,具有大功率、快速充放电等优点,但也有成本高,自放电程度大等不足。锂电池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往返于正负极之间实现能量的转化。锂电池月自放电率仅为6%~8%,远低于镍氢电池。由于正极材料LiCoO2的价格高,目前是市场上高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中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氧气分别在各自电极发生电离后生成水,并释放出能量。以铂族贵金属作电催化剂,燃料净化程度要求高,并且只能用热水回收余热,所以并未广泛应用。
(1)由图一可知我们机动车对石油消耗的燃油比重中,消耗最大的是_____。
(2)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CoO2由_____种元素组成。
(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实现零排放,工作原理如图二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未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镍氢电池汽车具有大功率、快速充放电等优点
B锂电池月自放电率低,远高于镍氢电池
C我国机动车对燃油消耗的比重中农业消耗大于民航消耗
D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源是一种清洁的绿色环保电源
13.(2021·北京平谷·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 ______ (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 ② 分离提纯 ③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 ______ 。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 ______ 。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 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 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14.(202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一模)〖科普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新鲜的水果人人爱,但关于水果保鲜有很多传闻,现从科学角度对传闻进行解读。
传闻1:给橙子打蜡
霉菌是橙子最大的威胁,往橙子上喷液态石蜡是对付霉菌的有效方法,虽然用在食品工业方面比较奇怪,但是对橙子非常适合。橙子外皮一般不作食用,石蜡又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物质,不大量摄入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传闻2:给荔枝泡药水
荔枝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说法,是保质期较短的季节性水果。目前最常用的荔枝保鲜剂是柠檬酸和冰盐水,前者能够减少荔枝外壳表面的真菌,并让果皮处于微酸环境中,延缓其变色;后者是用低温抑制荔枝的呼吸强度,起到保鲜、延长贮藏时间的作用。这样浸泡过的荔枝保质期可延长至7~15天。
传闻3:香蕉是催熟的
乙烯(C2H4)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很少的乙烯就能让香蕉迅速成熟,而成熟中的香蕉又会不断地产生乙烯,因此熟香蕉的贮藏期很短,在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为延长香蕉的保存时间,控制乙烯的浓度,国际通行做法如下图所示。
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3-2014)》,合理使用乙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有些人认为乙烯是一种激素,吃了用它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植物外源激素”,只对植物起作用,它和动物激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作用机理也不同,对人体并不会起作用。
《标准》中部分水果的乙烯最大残留量
食品
苹果
香蕉
猕猴桃
哈密瓜
葡萄
蓝莓
最大残留量(mg/kg)
5
2
2
1
1
20
看完上面关于传闻的解读,相信你对如何健康食用水果已有心得。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水果变色腐烂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荔枝保鲜剂中柠檬酸的作用是_______。
(3)按照国家标准,猕猴桃中乙烯的最大残留量为______ mg/kg。
(4)香蕉采摘后,维持低温、充入CO2和使用高锰酸钾,会使乙烯的浓度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5)下列有关水果保鲜及食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蜡能延长橙子的保质期
B.温度不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C.儿童性早熟跟食用催熟香蕉等水果有关
D.合规使用化学方法水果保鲜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15.(2021·山东泰安·中考模拟)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1.(1)无污染、资源丰富、热值高等
(2)CH4
(3)太阳能光解水
(4)MgH2
(5)
2. 海鲜/鱼(合理即可) 潮汐能/风能(合理即可) 物理变化 降低生物活性/危害生物的生存(合理即可)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
3. 活性炭 低 abc 发热包一旦接触到热水很容易导致水剧烈沸腾,引发危险
4. 缓冲反应 低 可能会瞬间释放大量热,导致烫伤 ABC
5. (13分)Ⅰ(1分) CaCO3+2HCl==CaCl2+CO2↑+H2O(1分) 反应速度太快来不及收集(1分) bcfg(2分) b(1分) 温室(1分) 增大(1分) CaCO3CaO+CO2↑(1分) CaC2O4·H2O热分解放出更多的气体,制得的CaO更加疏松多孔(2分) 分子间的空隙(1分) CO₂+6H₂OC₆H₁₂O₆+6O2(1分)
6. 混合 黑褐色 “天然汽油”无色,常见原油黑褐色 储存量小 D 碳 温室效应
7. 厨余垃圾 化学 过滤 0.165 A
8. 黄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 火山喷发、化石燃料燃烧(或工业废气) 具有极臭的气味 BCD
9. 能改变反应速率(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合理即可) 催化作用 温度较低 (或) 避免长期受热
10. 30 化学 检测部门检测的甲醛浓度达标值0.08mg/m3大于儿童发生轻微气喘的标值0.06-0.07mg/m3 前者的甲醛分子未变,后者甲醛分子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即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ABD
11. 分子构成不同 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直接转化 D BD 提倡少开私家车
12. 车用 3 2H2+O22H2O 以铂族贵金属作电催化剂,燃料净化程度要求高,并且只能用热水回收余热,所以并未广泛应用 ACD
13. ②①③ 温度 15:22:5 黄色 B
14. 化学 减少荔枝表面真菌,延缓果皮变色 2 降低 AD
15. 无色气体 分子构成不同 N2+ O22NO 2NO2+ H2O = HNO3+ HNO2 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第04讲 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的解法与技巧(专题集训)(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下面介绍几种吸收甲醛的方法,阅读《酸碱食物与健康》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整治黑臭水体,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