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697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697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697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共9页。
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某学生查阅相关材料发现,下图中甲区域交通站场和交通线的分布密度远远小于乙区域。读图,完成第1~2题。1.导致甲区域交通站场和交通线分布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资源 D.河流2.乙区域交通站场和交通线密度大,主要原因是( )A.平原广阔,方便建设B.资源丰富,工业发达C.人口稠密,城市众多D.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答案】1.A 2.C【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区域海拔高,地处山区,地形起伏大,不利于交通建设,因而交通站场和交通线分布密度小。第2题,由图可知,乙区域主要位于成都平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因而交通站场和交通线密度大。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晚清至抗战时期,曾先后多次规划成都至昆明一带的铁路,进行过相关勘察工作,始终没有开展成昆铁路的建设。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第3~4题。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成昆铁路没有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短缺B.资金、技术缺乏C.人员缺乏D.河流广布4.影响图中铁路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走向 B.城市分布C.耕地分布 D.地势起伏【答案】3.B 4.D【解析】第3题,成昆铁路沿途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铁路没有建设。第4题,图中两个海拔数值说明此段铁路弯曲处地势落差大,则地势起伏是影响图中铁路线布局的主要因素。在金沙江中游的横断山区,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胆略,创造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溜索(如下图),这是周边群众出行的必需方式。随着国家重点扶贫攻坚项目的实施,这种交通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据此完成第5~6题。5.当地人修建溜索的主要目的是( )A.创造旅游景观B.横跨深山峡谷C.保护生态环境D.节约耕地资源6.溜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 )A.当地人口越来越少B.当地自给程度提高C.通信与商业的发展D.水电站和桥梁的修建【答案】5.B 6.D【解析】第5题,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河谷两岸虽然直线距离很短,但交通联系困难,所以人们创造出了溜索这一独特的交通方式。当地人修建溜索不是为了创造旅游景观;溜索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耕地资源影响不大。第6题,随着国家重点扶贫攻坚项目的实施,特别是水电站和桥梁的修建,河谷两岸的交通联系得以畅通,人们就不必再冒险走溜索了。我国某城市城区轻轨穿过大楼,并在大楼中设有站台。下图为“穿楼轻轨”景观。读图,完成第7~8题。7.右图反映该地( )A.河网密度大 B.地壳不稳定C.平地面积小 D.雷雨天气多8.该轻轨站设立后,周边地区( )A.绿地面积增加B.工业用地增多C.住房价格下跌D.商业活动增强【答案】7.C 8.D【解析】第7题,通过景观图中的主要要素可知,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平地面积小。第8题,轻轨站建设后,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增加该地的客流量(轻轨主要是用于客运),故能使商业活动增强。轻轨站建成后,建设用地增加,绿地减少;对工业活动的影响不大;房价会上升。中泰高铁泰国境内段的规划线路全长约860千米。下图为中泰高铁泰国境内部分规划铁路线走向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9.中泰高铁泰国境内规划线路选择东北方向延伸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起伏较小B.气候凉爽湿润C.物产资源丰富D.洪涝灾害较少10.泰国选择和我国合作建设中泰高铁,主要是因为我国( )①雄厚的经济实力 ②先进的高铁技术③丰富的建设经验 ④充足的劳动力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9.A 10.B【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等高线形态,中泰高铁泰国境内规划线路选择东北方向延伸,与等高线延伸方向大体一致,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形起伏较小,可以尽量减少穿越等高线,故A项正确。第10题,两国之间的地形多山,地质条件复杂,对铁路修建技术要求高。泰国选择和我国合作建设中泰高铁,主要是因为我国有先进的高铁建设技术和丰富的建设经验,②③正确。故选B项。读下图,完成第11~12题。11.大连港近些年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 )A.交通运输网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大B.港口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深水良港和避风良港C.天津港的辐射带动作用D.大连旅游业的发展,运输量增长迅猛12.关于图示海底隧道建设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 ②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③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发展④缩短了大连市区与开发区的时间距离⑤导致海域污染加重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11.A 12.B【解析】第11题,大连港的陆域条件不断改善,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展。港口优越的自然条件一直存在;天津港对该港口辐射带动作用不大;旅游业的发展对港口影响不大。第12题,海底隧道建设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也不会对海域产生较大污染。但它可以完善大连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沟通大连市区与开发区,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2018年12月26日,全长307.9千米的济青高铁建成运营,济南至青岛1小时40分钟可到达,青岛至此真正接入全国高铁网。之前,济南到青岛的客运主要由济青客运专线承担,济南至青岛需2小时20分钟。为压缩济青间运行的时间,该客运专线停靠的城市较少。2018年12月26日,全长428千米的国家Ⅰ级客货共线铁路——青盐铁路开通运营。下图为济青高铁、青盐铁路的青连段(青岛—连云港)及附近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13.济青高铁运营后,原济青客运专线的功能应改为( )A.济青间无停靠站的直达客运线B.济青间的客货共用线路C.济青间更多城市的城际客运线D.济青间的第二高速铁路14.济青高铁、青盐铁路的运营对青岛的主要影响有( )①增大人才向沿线城市转移的力度 ②就业者的居住地向沿线城市扩散 ③扩大城市规模,加剧城镇化问题 ④扩大经济腹地,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13.C 14.D【解析】第13题,由材料可知,为压缩济青间运行的时间,原济青客运专线停靠的城市较少,因此济青高铁运营后时间缩短,则原济青客运专线应成为济青间更多城市的城际客运线,以方便人们的出行。第14题,交通线路的修建,方便了居民出行,会导致就业者的居住地向沿线城市扩散,同时青岛与其他地区联系交流增强,会扩大青岛的经济腹地,提高其经济效益。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15.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16.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答案】15.D 16.C【解析】第15题,据图判断,最初的港口1处于苏州河,为支流港;2005年以后建的港口6位于距陆地一定距离的海域,为深海港。第16题,上海原有港口航道水深不够,2005年以后建的洋山港属深海港,可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镇时间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17.高铁建设对城镇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城镇间的距离缩短B.城镇内部时间距离缩短C.城镇服务范围扩大D.城镇内部交通更加拥堵18.由图中信息预测,可能会发展为区域核心城镇的是( )A.甲城 B.乙城C.丙城 D.丁城【答案】17.C 18.B【解析】第17题,高铁建成后,周边地区到达城镇的时间缩短,则城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扩大,即城镇服务范围扩大。第18题,图中乙、丁位于区域的中心位置,且城镇等级高,因此成为区域核心城镇的必然是乙城或丁城;图中显示乙所在区域城镇之间及乙与周边城镇之间计划修建便捷的城际轨道交通,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可判断乙城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镇。窑湾古镇西依京杭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历史上溯于春秋。秦汉时,作为军需品烧窑处,周边窑多,故称窑湾。古镇鼎盛于明清时,为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读窑湾古镇地理位置图,完成第19~20题。19.窑湾古镇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 )A.漕运的兴盛B.发达的制造业C.广阔的消费市场D.丰富的农矿产品20.当今窑湾古镇难以恢复往日繁荣的景象,其主要原因是( )A.京杭运河泥沙淤积严重B.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冲击C.古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D.战乱对古镇的破坏较严重【答案】19.A 20.B【解析】第19题,窑湾古镇地理位置优越,古镇西依京杭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为南北水运枢纽。漕运的兴盛带动了窑湾古镇工商业的迅速繁荣,窑湾古镇逐渐发展成为京杭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和商业重镇,使古镇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第20题,由于近现代以来,南北向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以及廉价的近海海运的兴起,京杭运河沟通南北人流、物流大动脉的功能逐步被各种现代交通方式所取代,失去了在交通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古镇随之衰落。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目前,新疆是全国拥有机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以乌鲁木齐区域性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疆内成网,东西成扇,东联西出”的航线网络格局已基本形成。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吐鲁番机场,堪称中国海拔最低的机场,也是新疆修建难度最大的机场,作为距离乌鲁木齐最近的备降机场,该机场在停飞多年后,2010年又正式复航。由于看好新疆航空运输的巨大潜力,中国四大航空公司竞相通过新开航线、加密航班,积极开设经停新疆的空运航线。材料二 新疆机场分布图与新疆地形图。(1)指出新疆航空运输发展速度快的原因。(2)在新疆乃至全国的航空运输网络中,乌鲁木齐机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分析乌鲁木齐机场在航空运输网络中的重要性。(3)吐鲁番机场一度停飞,多年后又复航,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多沙漠和戈壁,境内多高大山脉阻隔,铁路和公路的建设难度大;地广人稀,城镇较分散,各城镇之间往来联系采用陆路运输耗时长;外贸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且布局分散,外贸和旅游业都对耗时较短的航空运输需求迫切;多晴天,能见度高,发展航空运输的条件优越;航空运输受地面状况影响小,可以突破地域广、距离远的限制。(2)乌鲁木齐机场是新疆航空运输的枢纽机场;是中国面向中亚、西亚和连接亚欧的中转站,起着国家门户枢纽机场的作用。(3)前期停飞的原因:城镇规模小,客货流量小;距离乌鲁木齐机场很近,客源较少。复航的原因:随着乌鲁木齐航班的增加,遇到恶劣天气时需要备降机场;旅游业发展迅速,到吐鲁番旅游的人数增加。【解析】第(1)题,新疆航空运输发展速度快的原因可从新疆气候与地形地貌对铁路和公路建设的不利影响、新疆的面积大及城镇分布对运输距离与运输时效方面的需求、新疆与我国东部地区的运输距离及其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航空运输的优势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乌鲁木齐机场在航空运输网络中的重要性可从乌鲁木齐机场在新疆航空运输网络中的地位、中外航空运输联系中的作用和特殊位置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吐鲁番机场一度停飞的原因可从城镇规模、客货流量、客源数量等方面来分析;复航的原因可从对乌鲁木齐机场的航运分流、意外情况下的应对、吐鲁番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分析。22.(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随着江苏省盐通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建成通车,各省辖市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下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1)高铁线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运河延伸的是 (填数码),高铁与京杭运河在运输特点上的区别有哪些? (2)分析该地区高铁的布局特点。(3)分析高铁建成通车后对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积极意义。【答案】(1)② 高铁运量小、京杭运河运量大;高铁以客运为主、京杭运河以货运为主;高铁运输价格高、京杭运河运输价格低;高铁速度快、京杭运河运输速度慢等。(2)主要为南北走向,构成铁路网。(3)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交流;促进南北产业转移;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等。【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出②部分路段沿京杭运河延伸;高铁以客运为主、运量小、价格高、速度快;京杭运河以货运为主、运量大、河运价格低、速度慢。第(2)题,从图中看高铁主要为南北走向,连接现有铁路线,形成铁路网。第(3)题,铁路的修建可促进地区间人员和物资的交流,促进南北产业转移,促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高等。23.(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的航运优势。(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答案】(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利于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为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的水运通道。开凿前受水域条件的限制,不利于航行,沿海不适于建港。第(2)题,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等,水浅,工程量小,利于开凿运河。第(3)题,人工运河与海湾和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便于运输;同时利于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第(4)题,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城市得益于相对稳定的水运和M流域广阔的经济腹地。24.(1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波密、林芝到拉萨。修建川藏铁路能提升沿线的交通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沿线经济发展。川藏铁路沿线自然资源富足,其中玉龙铜矿探明铜矿储量达650万吨。川藏铁路的修建,也将打通我国与南亚陆路经贸通道。目前西藏的亚东和聂拉木口岸是我国通往南亚印度、尼泊尔的两个重要陆路口岸,拉萨通往亚东和聂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经纳入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材料二 川藏和青藏铁路示意图。(1)简要说明修建川藏铁路的主要困难。(2)川藏铁路线有几处明显弯曲,推测可能的原因。(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公路、铁路、航空线与全国各地相通,为什么还要建川藏铁路?【答案】(1)地形起伏大,地质灾害频繁;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等。(2)尽可能避开高山,避开地质状况不稳定的地区;尽可能多地联系城镇,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3)铁路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大;川藏铁路有利于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解析】第(1)题,修建川藏铁路的主要困难要从高原环境方面来分析,一是高寒,二是地质条件复杂,三是生态脆弱。第(2)题,川藏铁路线有几处明显弯曲,可能的原因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避开不利条件,二是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第(3)题,修建川藏铁路的原因,一是铁路运输具有其优势,二是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