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五章过关检测(B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第五章过关检测(B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1页
    第五章过关检测(B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2页
    第五章过关检测(B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章过关检测(B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章过关检测(B卷)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共8页。
    第五章过关检测(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过程关系简图。读图,完成第1~3题。1.下列关于图中数码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生产产出 资源 环境 经济过程B.①经济过程 生产产出 环境 资源C.①资源 经济过程 生产产出 环境D.①生产产出 经济过程 资源 环境2.下列措施能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使用矿物能源,节约生产成本 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面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发展生产力B.防治灾害,整治生态环境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答案】1.D 2.B 3.A【解析】1题,根据因果关系可以推导判断,生活废弃物会影响环境,故为环境;人口会影响经济过程,故为经济过程;经济生产过程需要资源,故为资源;经济生产过程有产出,故为生产产出。第2题,使用矿物能源会排放大量的废弃物,污染环境,错误;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减少污染、美化环境,正确;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正确;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面积可以改善环境,正确。第3题,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而经济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周围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川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图甲)。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正从冰架上断裂入海(图乙)。据此完成第4~5题。4.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冰川运动D.全球变暖5.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植树造林 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4.D 5.B【解析】4题,图示为冰川融化问题,主要是由全球变暖导致的。第5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发展新能源,推广节能技术,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据记载,3 000年前库布齐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后来,该草原逐渐变成中国第七大沙漠(位置见下图)。在库布齐沙漠治理过程中,人们利用供水管道对沙生植物进行适当浇灌,大部分树苗的根系都可以达到地下水位,形成自然生长的丛林。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该沙漠近1/3的面积得到治理,且逐渐形成沙漠旅游、食品、光伏等多领域的产业链,成为世界沙漠治理的典范。据此完成第6~7题。6.库布齐草原逐渐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较为干旱B.过度开垦和放牧C.风力作用较强D.过度商业性伐木7.库布齐沙漠能够得到有效治理的有利条件是(  )A.降水增多B.地下水位高C.沙漠面积小D.劳动力充足【答案】6.B 7.B【解析】6题,现代沙漠的形成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干旱、风力作用较强是沙漠形成的基础自然条件;该地在农牧业分界线附近,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最终使得库布齐草原逐渐变成沙漠;由材料可知,该地曾为草原,不会出现过度商业性伐木。第7题,该地降水变化不大;由图可知,该地靠近黄河,地下水充足;材料显示该地大部分树苗的根系都可以达到地下水位,形成自然生长的丛林,说明地下水位较高。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面积并不小;只靠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不能治理沙漠。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我国国家领导人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完成第8~9题。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生态持续发展B.社会持续发展C.经济持续发展D.人口持续发展9.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答案】8.A 9.D【解析】8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第9题,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示意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完成第10~11题。10.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应该选择的道路是 (  )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11.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答案】10.B 11.C【解析】10题,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应该选择用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即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根据图示判断,AC线显示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短期下降后不断上升。第11题,图示反映了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环境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保障。长期来看,没有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必然不会持续发展,故反映了持续性原则。意大利米兰位于地中海地区北部,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14年,米兰市中心建成两座垂直森林大楼(右图)。垂直森林由民居与不同绿化植物构成,夏季枝繁叶茂,冬季落叶满地,不同季节建筑外观各异。大楼内还配有节水回收浇灌系统和太阳能系统。据此完成第12~14题。12.“垂直森林建筑外观的季节变化可(  )A.改善空气质量B.美化社区环境C.增加绿化面积D.调节室内光照13.与传统社区绿化相比,推进垂直森林的建设有助于(  )A.节约城市建设成本B.集约利用城市土地C.改善城区空气质量D.提供居民休憩场所14.“垂直森林大楼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答案】12.D 13.B 14.A【解析】12题,垂直森林建筑夏季枝繁叶茂,可以遮蔽阳光,冬季落叶满地,可以增加室内光照,所以外观的季节变化可调节室内光照。第13题,垂直森林的建设会增加城市建设成本;建筑和绿化合为一体,可集约利用城市土地;传统社区绿化也可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提供居民休憩场所不是绿化的目的。第14题,垂直森林大楼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1)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2),完成第15~16题。1215.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D.大气污染16.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答案】15.B 16.D【解析】15题,由图可知,该县生活用能以秸秆和薪柴为主,这种用能方式会对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该地又位于降水较丰富、地表起伏不平的江南丘陵地区,故易带来水土流失问题。第16题,该县的秸秆有一半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对秸秆的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下图为烟台市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图,烟台市属于胶东半岛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栖霞苹果、莱阳梨,还有海阳白黄瓜,已经成为外地人来烟台必尝的三种特产。据此完成第17~18题。17.莱阳梨的产区属于(  )A.优化开发区域B.限制开发区域C.重点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18.莱山区是烟台市的政府驻地,该区未来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A.重点开发特色水果烟台苹果B.重点发展海洋渔业养殖和加工C.为烟台市提供生态支撑D.重点进行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答案】17.B 18.D【解析】17题,莱阳梨的主要产区是农产品主产区,属于限制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发展的区域。第18题,莱山区是烟台市的政府驻地,是城镇化水平高、工业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经济规模较大、科技创新实力较强的区域,发展方向是对现有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等进行优化。20126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海域,三沙市市政府驻永兴岛。读图,完成第19~20题。19.三沙市设立的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A.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B.促进海南省城镇化进程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D.开发南海资源20.为促进海岛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地等)开发,首先要完善的设施有 (  )交通运输 能源供应设施 淡水供应设施 机场建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19.C 20.B【解析】19题,三沙市设立的主要意义或职能是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不是一个地级市的主要职能;三沙市对促进海南省城镇化进程意义不大;三沙市不是资源型城市,开发资源不是其主要职能。第20题,为促进海岛的开发,要完善交通运输设施,便于资源的运输;完善能源供应设施;岛屿面积小,淡水不足,所以要完善淡水供应设施。很多岛屿面积太小,不适合机场建设。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如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细菌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细菌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细菌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细菌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答案】1)夏秋季水温较高,利于蓝细菌生长繁殖;湖西部沿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当地夏秋季盛行偏南(东)风,蓝细菌容易在湖西部堆积。2)洪水年份流域内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后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3)原因:修建湖闸后,甲湖在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不利影响:可能影响部分食藻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进而对蓝细菌的直接摄食减少,增加蓝细菌水华暴发的可能性。【解析】第(1)题,注意问题为集中在夏秋季西部多的成因,集中在夏秋季可从气温角度分析,西部多可从污水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风向影响角度分析。第(2)题,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说明主要是这些出露的磷等养分被带入湖泊,导致水华现象。第(3)题,材料中提及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据此分析即可;从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角度分析不利影响。22.8分)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共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如今已是沙漠连沙漠的西部地区,塔里木河长达180千米的绿色走廊濒临毁灭,鄂尔多斯草原已被腾格里沙漠覆盖,科尔沁草原变成了科尔沁沙地,三分天灾,七分人祸。1)材料中的人祸指的是什么?2)西部环境恶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案】1)人类过度地开发和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沙漠化日趋严重。2)投资环境恶化,人们的生产活动、生存空间受到影响,不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第(1)题,材料中的人祸指人类过度地开发和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沙漠化日趋严重。第(2)题,西部环境恶化不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3.1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多选)该农业生产模式中,发展沼气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A.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B.农户对能源有需求C.保护环境的需要D.菌床杂屑较丰富2)说明该生产模式中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3)(多选)该农业生产模式可以(  )A.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B.体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C.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D.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答案】1BCD2)深加工玉米,生产胚芽乳品和玉米油,增加附加值;用秸秆做食用菌的栽培场,生产食用菌(综合利用);加工沼渣,生产肥料。3ACD【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地区发展沼气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用能问题;沼气较清洁,使用沼气可以保护环境;该地原料比较丰富。第(2)题,根据模式图中的信息分析具体措施。第(3)题,该农业生产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24.12分)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下图为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材料二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完工通水。1)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3)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答案】1)有利影响:调整产业结构,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利影响:加剧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2)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善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3)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镇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解析】第(1)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来回答。第(2)题,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地面沉降等方面回答。第(3)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从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镇分工协作、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等方面回答。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