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697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697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697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内蒙古高一期末)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数量大增。下图为我国各省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当地( )
A.水土流失多发B.河流水量锐减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洪涝灾害多发
2.云南是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的“植物王国”。下列自然带不易在云南发现的是( )
A.高寒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季雨林带
【答案】1.C 2.C
【解析】1.外来入侵植物挤压当地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其主要危害主要是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外来入侵植物可能使当地植被覆盖率提高(但植被种类减少),水土流失并不会多发,植被的涵养水源作用使得河流的径流量趋于平稳,其径流量既不会锐减,洪涝灾害也不会多发,ABD错。故选C。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为地中海气候影响下形成的自然带,在云南没有分布,C正确;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以及横断山区地区,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存在热带季雨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横断山区存在高寒荒漠带。故选C。
(2021·皮山县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下图为云南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特点是( )
①面积退缩②完整化趋势③碎片化严重④面积扩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时,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强环保教育B.建设自然保护区
C.建设生态廊道D.建立国际基金
【答案】3.B 4.C
【解析】3.读图,对比1975年2014年亚洲象的分布范围可以得出,之前亚洲象栖息地连成一片,后来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①③正确,面积范围变得不完整、面积缩小,②④错误,故选B。
4.导致亚洲象分布范围碎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道路建设。因此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经过亚洲象栖息地时,应建设生态廊道,防止栖息地被分割,C正确;加强环保教育、建设自然保护区、建立国际基金都不是针对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的措施,A、B、D错误。故选C。
(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一模)草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改变,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我国一环境研究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实验,该草场主要由甲、乙、丙、丁四类牧草组成。下图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5.施肥前该天然草场的优势物种是( )
A.甲B.乙C.丙D.丁
6.高浓度施肥产生的结果是( )
A.四类牧草的生长都很旺盛B.丙类牧草受施肥浓度影响最大
C.甲、乙类牧草生存空间受到挤占D.该草场生物多样性减少
7.该实验结果表明( )
A.天然草场的牧草不需要施肥B.天然草场应保持中高浓度施肥
C.该草场施肥后优势物种发生明显改变D.中浓度施肥丁类牧草区域主导型增强
【答案】5.A 6.D 7.D
【解析】5.根据图中的草类重要值变化可知,该地区甲类草重要值施肥前为百分之四十,重要值最高,由此可见该草类为该天然草场的优势物种。故选A。
6.高浓度施肥之后丙丁类草的重要值下降,所以不是四类牧草的生长都很旺盛,丙类草在施肥前后的变化很小,受浓度影响小,甲乙类草的重要值甲类上升,乙类下降,所以是乙类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占,不是甲,该牧草甲类施肥后的重要值飙升到了百分之七十,占据绝对优势,草场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D。
7.天然草场的牧场也需要施肥,天然草场的施肥应该看草类品种来分别决定,该草场施肥前和施肥后的优势物种都是甲类草,没有发生改变,由图可知中浓度施肥丁类牧草区域主导型增强,故选D。
(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一模)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内陆封闭型小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392mm。近年来,岱海的生志环境进一步恶化。下图为“岱海流域及具周边环境变化示意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积B.风沙危害导致湖泊退缩
C.过度用水导致水位下降D.地壳运动导致湖床下沉
9.针对岱海面积变化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B.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
C.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D.设草沙障,防止流沙侵袭
【答案】8.C 9.C
【解析】8.由图可得知,湖边居民区域大大增加,耕地面积也有所扩大,所以人们生产生活过度用水导致了湖泊面积减小,故C对。由题干可知,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小水土流失不严重,故A错。风沙与地壳运动均没有体现,不是主要原因,BD错。故选C。
9.由第一题可知,湖泊面积减小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应采取的措施是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C正确。此地水土流失并不太严重,B错误;扩大湖泊面积,不能增加湖泊水量,A错误;流沙侵袭并不是主要原因,不需要针对此采取措施,D错误。故选C。
(2021·乌海市第十中学高三月考)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山地茶叶经济的典型代表。2015—2020年安溪县茶园面积迅速扩张,在不断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也由于不合理开发、低产茶园废弃等原因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下表示意安溪县201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单位: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2015—2020年安溪县茶园面积扩张的土地主要来自( )
A.水体B.裸地C.耕地D.林地
11.安溪县茶园的不合理开发及低产茶园废弃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土地石漠化D.湿地破坏
【答案】10.D 11.A
【解析】10.读表可知,2015—2020年安溪县水体面积明显增加,裸地面积明显增加,耕地面积保持稳定,林地面积显著减少,由此推测,2015—2020年安溪县茶园面积扩张的土地主要来自林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1.由于过度开辟茶园,破坏林地,低产茶园废弃等原因,使得当地植被遭到破坏,植被水土保持的功能下降,加上当地位于福建少东南部,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形起伏较大,因此可能引发水土流失,A符合题意;当地属于湿润地区,地形坡度较大,地下水流动较快,不易造成土地盐碱化,排除B;茶园一般分布在低缓的丘陵地区,土层比较深厚,茶园经营导致土地石漠化的可能性小,排除C;茶园一般分布在低缓的丘陵地区,不占用湿地,对湿地破坏较小,排除D.故选A。
(2021·河南洛阳市·高二期末)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任务,尤其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广泛,生态保护还面临不少问题。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①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加大的人为原因是( )
A.移民增加过多B.旅游业发展过急
C.经济活动过度D.城市化进程加快
13.在②地区建防护林的目的是( )
A.吸烟除尘B.防风固沙C.净化空气D.美化环境
14.形成③④两个地区共同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多石质山,土层浅薄B.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C.红壤分布,土质疏松D.地形崎岖,降水量大
【答案】12.C 13.B 14.D
【解析】试题考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12.结合图例可看出,①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和土壤侵蚀,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加大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经济活动过度,C正确。故选C。
13.图中②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的分界处,建防护林的目的是防风固沙,B正确。城市和交通道路两侧森林的作用为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净化空气等。故选B。
14.图中③④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形崎岖,降水量大,D正确。故选D。
(2021·山东青岛市·高三期末)某度假村建于燕山南麓沟谷之中,周边树木葱茏,鸟儿啼鸣,环境优美。建筑物整体顺谷地南北向延伸,外立面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剖面如下图所示)。该建筑建成初期,清晨和傍晚鸟儿频频撞击玻璃幕墙而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鸟儿撞击玻璃幕墙的方位是( )
A.清晨和傍晚都多发于东侧B.清晨多发于东侧,傍晚多发于西侧
C.清晨和傍晚都多发于西侧D.清晨多发于西侧,傍晚多发于东侧
16.为防止鸟儿撞击玻璃幕墙且保持度假村原有的空间资源,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
A.放置驱鸟装置B.在鸟儿飞行路线上设置障碍物
C.玻璃贴磨砂膜D.改变度假村建筑物的修建方向
【答案】15.D 16.C
【解析】15.清晨太阳从东面照射沟谷西侧的山体,明亮的山体和树木的影像映入朝西(西侧)的玻璃幕墙,鸟儿误认为镜像里是真实的山林,由西向东飞向西侧玻璃幕墙,撞击而亡。傍晚太阳照射沟谷东侧的山体,而沟谷西侧的山体多为阴影区,东侧明亮的山体和树木的影像映入朝东(东侧)的玻璃幕墙中,鸟儿误认为镜像里是真实的山林,由东向西飞向东侧玻璃幕墙,撞击而亡。故清晨多发于西侧,傍晚多发于东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为防止鸟儿撞击玻璃幕墙的解决措施:改变玻璃幕墙镜面效应,如在东西两侧立面上贴磨砂膜;在鸟儿撞击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放置驱鸟装置等。但是在鸟儿撞击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放置驱鸟装置等不能保持度假村原有的空间资源,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月考) 下表为甘肃甘南天然草地(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的草地生产潜力和载畜量表。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条件的制约,气温对返青期的影响较大。草地生产潜力是指在现实光温水土条件下草地可以达到的最大生产力。载畜量是指草地适度利用条件下,单位面积可以承载的放牧家畜折绵羊单位数。完成下面小题。
17.造成草地现实生产潜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载畜量超标B.返青期低温C.降水量制约D.草地质量低
18.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B.全球变暖C.草地退化D.水土流失
【答案】17.A 18.C
【解析】17.草地生产潜力是草地还没有被利用或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能力。根据表中信息,玛曲、禄马、夏河三地草地现实生产潜力低于草地生产潜力,说明草地被过度利用,即过度放牧,实际载畜量远远超过草地适宜载畜量,故A正确,自然排除BCD.
18.草地现实生产潜力低,是草地被过度利用,即过度放牧,载畜量超标会导致草地退化,故C正确。土壤盐碱化主要是不合理灌溉造成的,故A错,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森林破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故B错,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降水量集中,多暴雨,地形起伏大,植被破坏大的地区,故D错。
(2021·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月考)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盐分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过度放牧,水土流失
C.水资源利用不合理D.回温快,蒸发旺盛
20.改善该地区土壤盐碱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加大地下水的开采B.增加化肥的使用C.改种耐旱的农作物D.进行休耕和轮作
【答案】19.C 20.D
【解析】19.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属于自然原因,A错误。华北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不是畜牧业,B错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农业大水漫灌使地下水位上升,随后的水分蒸发,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形成土壤盐碱化,C正确。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属于自然原因,D错误。故选C。
20.不能过量开采地下水,A错误。增加化肥的使用需要结合土壤实际选择合适的化肥,最好是施有机肥才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B错误。种植耐旱作物依然需要灌溉,对改良盐碱地的作用较小,C错误。休耕和轮作可使土地有相对充足的休整时间,有效恢复地力,减轻盐碱化,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21.(2021·山西晋城市·高三期末)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东滩是指上海市崇明岛东端由陆地向海洋延伸的缓坡。近几十年来,东滩不断向东海推进。东滩上分布着我国特有的物种海三棱藤草,其球茎、幼苗和种子是雁鸭类候鸟的主要食物。2001年,东滩成功引种原产于北美的互花米草。不到10年,互花米草已成为东滩的优势物种,但东滩却不再是候鸟迁徙旅途的中转站。下表为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薦草的生长特征比较。
注:植被盖度是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观测区土地面积之比,它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
(1)与本土物种海三棱薦草相比,分析互花米草在崇明岛东滩的生长优势。
(2)分析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繁殖对崇明岛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为遏制互花米草的疯狂蔓延,有人建议引入互花米草的天敌-昆虫和鸟类,但生物学家却持谨慎态度,请说明理由。
【答案】(1)互花米草繁殖快;生物量大;没有天敌;全年都可生长;耐盐性强。
(2)有利影响:茎叶和根茎粗壮,能够减缓海浪对堤岸的侵蚀,促进泥沙淤积,加速崇明岛面积扩大;盖度大,增加了海滩绿地面签,利于净化空气。不利影响:挤占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生物多样性受损;破坏鸟类食物链,候鸟的栖息地丧失。
(3)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新的生物入侵,产生新的生态问题。
【解析】(1)由表格内容可知,互花米草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长,种子多,繁殖能力强,耐盐碱度高,适应性强,没有天敌。
(2)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繁殖挤占了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阻碍了本土物种的生长,同时因为本土植物海三棱薦草的生长受阻,影响了候鸟的栖息,影响生物多样性。但是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它的地表盖度、高度和地下根茎密度等都比较大,又耐盐碱,适应性强,对于保护海岸的海水侵蚀促进泥沙的淤积作用巨大,增加当地的绿化率也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新的物种未必不会造成新的生物入侵,正如我们引进的互花米草最开始也没有想到今天的后果,大多数发生生物入侵的物种最开始都是因为某种有用之处而被引进,结果造成了无法控制的后果,所以对于新的生物引进一定要持审慎的态度。
22.(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江西丘陵山区生态问题突出,当地许多地方在农业资源开发中采用了“立体农业”的发展模式,图1是某地的“立体农业”示意图。
材料二 图2中的“千年瓷都”——景德镇,每户几乎都有人从事和陶瓷相关的工作且多作坊式生产和销售。2018年陶瓷类产业约占经济总量38%。受陶瓷新工艺及南方陶瓷的冲击,渐露衰像。近年来提出:打好“文化”牌,侧重发展陶瓷文化创意和特色农业(特色茶业)。
(1)江西丘陵山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
(2)从生态和经济效益方面列举出“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的好处。
(3)分析景德镇市陶瓷产业衰退的原因。
【答案】(1)水土流失(红色荒漠)
(2)生态环境方面:可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水灾害的危害;缓和人地矛盾。经济方面: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产业结构单一(过分依赖陶瓷产业),抗风险能力弱;企业规模小、管理和销售方式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受新技术的冲击。
【解析】(1)江西丘陵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加上人类活动的干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红色荒漠)。根据我国生态问题的分布地区也可得出答案。
(2)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生态环境方面:“立体农业”在不同的高度种植不同的作物,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可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洪水灾害的危害;缓和人地矛盾。经济方面:在不同海拔高度种植不同的作用的农作物,实现了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保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而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3)本题主要考查景德镇陶瓷产业谁退的原因。从材料“2018年陶瓷类产业约占经济总量38%”可以得出,产业结构单一,景德镇过分依赖陶瓷产业,同时陶瓷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弱;从材料“每户几乎都有人从事和陶瓷相关的工作且多作坊式生产和销售”可以得出,企业规模小、管理和销售方式落后,不利于市场竞争力;受陶瓷新工艺及南方陶瓷的冲击,渐露衰像。
23.(2021·云南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水系复杂,有大量独立入海的流城。自20世纪以来,为满足灌溉需求,河流上大量筑坝,改变了水流环境,严重影响了部分淡水鱼类生存。鱼类群落的平均保护价值用特有种类的数量、濒危程度等指标衡量,指数越大,保护价值越高。调查研究表明,流域面积与鱼类群落的平均保护价值的关系受是否筑坝影响显著(如左下图)。右下图示意伊比利亚半岛的位置。
(1)简述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的地形和降水特征。
(2)分析该区域小流域鱼类群落保护价值较高的原因。
(3)分析修筑水坝后,鱼类群落的保护价值发生的显著变化。
(4)有人提出该地区应尽量将水坝修筑在干流,试为该观点提出论据。
【答案】(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西南部为低地;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2)小流域环境封闭性,独立性更强,鱼类数量,品种较少,且多特有珍稀物种;该区域流域多独立入海,且小流域支流少,鱼类群落难以(进入其他流域,)寻觅到替代的生境;小流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被破坏,不利于鱼类群落的保护和恢复。
(3)修筑水坝阻碍鱼类洞游﹐激流水域减少、消失,部分鱼类数量锐减乃至(功能性)灭绝,鱼类群落保护价值整体降低;修筑水坝使得(无论流域大小,)水流(都能保持)平稳,不同规模流域的水环境差异减小,随流域面积的变化产生的鱼类群落保护价值差异大幅度减小。
(4)干流水量大且稳定性更高,有利于(蓄水等)开发利用;干流流域面积大,鱼类群落的平均保护价值较低;支流环境更脆弱,应减轻支流开发强度;干流筑坝,部分鱼类可以游入支流找到替代生境。
【解析】(1)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由图可知,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且地势起伏大。
(2)小流域环境的独立性更强,多稀有物种;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流域多独流入海,且小流域支流少,鱼类群落难以找到替代的生境;较小的生态系统一般脆弱性也较高,一旦被破坏,不利于鱼类群落的保护和恢复。
(3)从图可知,修筑水坝后,鱼类群落的保护价值整体下降。修筑水坝破坏了急流,部分鱼类数量锐减乃至(功能性)灭绝,鱼类群落保护价值整体降低;修筑水坝后使得,水流平稳,不同规模流域的水环境差异减小,导致鱼类群落保护价值差异减小。
(4)主要是从干流的利用价值较高、保护价值较低、生态稳定性较高等角度分析。干流水量大且稳定,有利于开发;干流流域面积大,鱼类群落的平均保护价值较低;支流环境脆弱,开展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干流筑坝,部分鱼类可以游入支流找到替代生境。因此,筑坝干流更有利。年份
土地利用类型
水体
建设用地
裸地
茶园
耕地
林地
2015年
11.01
227.1
17.64
389.65
351.89
1993.81
2020年
14.84
335.33
29.07
598.49
352.86
1660.51
区域
年均温/(C)
年均降水量/(mm)
气候生产潜力/(Kg。hmi^a')
草地生产潜力(Kg。hm°a")
草地现实生产潜力/(Kghm^:al)
草地适宜载畜量(*10*羊)
实际载畜量(*10*羊)
玛曲
2.5
718
12566
7868
5280
168
304
碌玛
2.6
687
12737
7334
5017
72
130
夏河
4.1
513
16532
8962
4924
121
180
植株平均高度/cm
植被平均盖度/%
种子产量粒/m2
地上茎叶生物量gm2
地下根茎生物量g/m2
耐海水盐度最高值/%
生长期
互花米草
142.0
75.0
53748
1731.0
1641.0
43
全年
海三棱藻草
44.8
28.0
9580
276.6
151.0
21
3月下旬—9月下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1937—2008年,该区域,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优秀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10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解析版docx、10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