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沪科版 (2019)3.2 液体的表面性质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3.2 液体的表面性质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液体的表面性质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一、选择题(共15题)1.有关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动能不变,分子势能也不变B.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现球状是因为水滴表面张力消失造成的C.水对玻璃是浸润的,原因是附着层中水分子距离大于平衡间距而表现为引力D.在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决定于饱和气中水分子的数密度2.2013年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让同学们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神舟十号中水滴成球状,这是因为( )A.神舟十号做匀速直线运动B.神舟十号的速度超过7.9km/sC.神舟十号相对地面静止D.神舟十号处于失重环境中3.关于饱和汽和空气的湿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不一定比未饱和汽压大B.密闭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及其饱和蒸汽,若温度升高,同时增大容器的容积,则饱和汽压可能会减小(容器中仍有液体)C.相对湿度反映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相对湿度越大时,水蒸发越慢D.同一干湿泡湿度计,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等于干泡显示的温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B.有些多晶体也能表现出各向异性C.除了一些有机物大分子外,多数分子直径尺寸的数量级为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大于饱和汽的压强5.我们感到空气很潮湿时,是因为( )A.这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较多 B.这时的气温较低C.这时的绝对湿度较大 D.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较近6.关于以下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向上拉动下表面紧贴水面的玻璃板时,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主要是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B.图乙中,小女孩吹出的肥皂泡呈球状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C.图丙中,液体与玻璃杯壁接触的附着层的液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图丁中,石英沿垂直x轴晶面上的压电效应最显著,沿其他方向不明显,说明石英是多晶体7.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B.小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有张力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斥力和引力都变小9.如图是水滴从空中落下在平静的水面后再弹起过程的一组镜头。观察图片,据此设想,在没有空气的地方,水滴自由下落时在竖直平面上投影的形状如( )A. B. C. D.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无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所以是非晶体 B.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C.液晶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D.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12.水滴处于失重状态的飞船中呈球形,则水滴( )A.呈球形是因为水滴在飞船中不受重力B.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表面分子间作用力的方向指向液体内部13.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伞伞面的布料有缝隙但不漏雨水,是表面张力的结果B.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C.硬币能够静止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与其重力平衡的结果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14.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液面上方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上方水蒸气再次饱和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 )A.液面上方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不变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不变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饱和汽压减小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布朗运动就是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越来越大,斥力越来越小C.附着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时,液体与固体之间表现为浸润D.非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二、填空题(共4题)16.如图,慢慢向玻璃杯里注水,由于液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溢出。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______(选填“收缩”或“扩张”)的趋势,这是因为液体跟空气接触的表面层里,分子间的距离要比液体内部的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17.如图所示,水黾是春夏季常见的小昆虫,它们可以停留在水面上,甚至在水面上蹦跳追逐也不会沉入水中,这主要是由于水面存在___________(选填“浮力”或“表面张力”)的缘故,这种力的形成是因为水的表面层里,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水内部的分子距离,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___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18.(1)研成粉末后的物体已无法从外形特征和物理性质各向异性上加以判断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判断它是否为晶体。(2)在严寒的冬天,房间玻璃上往往会结一层雾,雾珠是在窗玻璃的________________表面。(填“外”或“内”).(3)密闭容器里液体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后,还有没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为什么这时看起来不再蒸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021年11月8日,航天员王亚平等人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王亚平曾在多年前在太空进行授课,图甲为授课场景,水滴呈现球形,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乙所示,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空间中两个水分子间距从无限远逐渐变小,直到小于,则分子势能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三、综合题(共4题)20.如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中的一幕,她从液体注射器挤出水,水最终呈现完美的球状,结合本节课内容,谈谈其成因。21.如图所示,在灌溉完土地后农民伯伯往往利用翻松地表土壤的方法来保存土壤里的水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2.自动蓬松的腈纶线:取一小团腈纶线,剪40根长为的线段,并成一股,梳理整齐后,两端用粗铜丝扎紧,让腈纶线松松地悬于木架的两只羊眼圈上,如图a所示,再用一枝铅笔按在线上,用力快速来回摩擦几下,移开铅笔后,你会观察到腈纶线向四周蓬松,呈橄榄状,如图b所示,请你解释这个现象,若用沾少量水的脱脂棉在腈纶线上从左至右揩一下,再用铅笔重复摩擦,它们再也不会呈现橄榄状了,这又是什么原因?23.在航天飞机中原来有两个圆柱形洁净玻璃容器,其中分别封装有水和水银(如图a、b)。当航天飞机处于失重状态时,试把水和水银的表面的形状分别画在图c、d两空框内。
参考答案:1.D2.D3.B4.C5.D6.B7.C8.B9.C10.D11.C12.C13.A14.A15.C16. 收缩 引力17. 表面张力 吸引18. 用加热时有无确定熔点的实验 内 还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但同时也有气体分子被碰撞飞回到液体中去,当液体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单位时间内逸出液体表面的分子数与回到液体表面的分子数相等而呈动态平衡即饱和汽.液体不再减少,从宏观上看好像不再蒸发了.19. 大于 先减小再增大20.水珠处于失重状态,悬浮在空中。由于表面张力使水珠成球形。21.把地表土壤锄松,破坏了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就不会沿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而被蒸发掉.22.用铅笔摩擦腈纶线,移开铅笔后,会让每一条腈纶线带上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特点,我们会观察到腈纶线向四周蓬松,呈橄榄状;天然水可以导电,若用沾少量水的脱脂棉在腈纶线上从左至右揩一下,沾少量水的腈纶线不易产生静电,也就不会出现腈纶线相互排斥而呈现橄榄状的情况了,另外一方面,湿的腈纶线之间水存在表面张力,即使出现静电斥力也可以被水的表面张力平衡掉。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3.2 液体的表面性质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