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8*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展开《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第一课时
任务一:了解作家和作品
1、知人论世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祖籍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就读。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之后赴欧洲参观古建筑,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1929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协和医院生下女儿,取名梁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父亲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
2、创作背景
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于是他就立志——“《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1931年9月,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
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 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
3、文体知识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
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任务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标注字音,朗读课文
抱厦 shà 墁地 màn 混凝土 hùn 接榫 sǔn
屋脊 jǐ 穹窿 qióng lóng 如翚斯飞 huī 斗拱 dǒu
瓦当 dāng 琉璃 lí 潜力 qián 切削 xiāo
戗兽 qiàng
任务三:理清结构,把握主旨
1、理清结构
段落层次 | 内容大意 |
第一部分 (1~2段) | 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两大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
第二部分 (3~13段) | 谈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
第三部分 (14~17段) | 探讨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
第四部分 (18~20段) | 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倡我们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 |
2、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和建筑的“文法”“词汇”及其“可译性”,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同时指出了每个建筑体系有其自身的“文法”和“词汇”,遵照这些法式才造就了世界建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社会生活的建筑的热切愿望。
课后作业:
1.细读文章,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简明而又准确的语言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并在文中标注出来。
2.思考一下,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尝试跟家人分享你的阅读收获。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优质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优质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巩固练习,写作示例,写作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共19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学习准备,学习方式,学习环节,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