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755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1)(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755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教科版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教科版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物理 年级: 八年级下 课题8-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3. 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过程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会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难点惯性概念的理解。教具斜面、毛巾、棉布、木板(桌面)、小车、瓶子、象棋、惯性球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 争论 激趣 导入 新课 活动二: 自主 探究 合作交流 活动二: 自主 探究 合作 交流 活动三: 归纳总结 浅谈收获 活动四: 布置作业 巩固反馈 实验演示,推一下小车,松手后,小车会停下来。学生分析原因,产生争议,而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的回顾并找出两位科学家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观点。归纳总结如下:
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一、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猜想:(2)设计实验:①实验器材:斜面、毛巾、棉布、木板(桌面代替)、小车。②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③表格设计实验次数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 1毛巾 2棉布 3木板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点拨2、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三、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利于弊:例如:利用惯性加固锤头;汽车安全带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如何解释惯性现象。1、教师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2、给予学生鼓励:生活是物理的源泉,探索是物理的生命线。教师布置作业:1、 理解并熟记牛顿第一定律;2、整理关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惯性知识,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认真有害的。完成教材中本课的练习题。 通过实验,引起学生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产生争议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设计、师生归纳出最佳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自主探究 思考、总结实验结论 交流讨论理解定律内容 自主探究 举例说明思考归纳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认真完成 通过实验,引起学生对其原因的分析并产生争议,引入实验进行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综合能力 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分析出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联系生活,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整理、复习的习惯 板书设计第八章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1、内容 1、定义2、理解 2、利与弊备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惯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