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课件20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课件20张,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图解,解题策略,易错点分析,错解词语意思,错解诗句意思,典故分析错误,解题步骤,内容理解,表达技巧,解题方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词末两句是说那里的虾鳅任“你”饱餐,“我”当看你乘风归来。“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字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写,只是从视觉上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这里可以利用成语“听之任之”“听其自便”中“听”的“任凭,随”之意,而选项误解成“听觉”,所以D项手法分析有误。笔者认为,像这类错解词语意思的题型,可以用调动积累、联系语境来应对。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本诗中“不及鸟飞浑自在”一句的主语是谁?这样一问一目了然,结合上下句可知,主语是曾巩而不是住在山中的僧人,C项“住在山中的僧人”错误。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这类错解诗句意思的题型,其应对措施是联系上下句,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2021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明显有误。“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一句,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湓浦曾闻似衣带”一句中,从“似”字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为曾经听说“湓浦”蜿蜒好似洁白的衣带在飘动一样。选项中典故分析错误。这类题型,应对措施是借助典故分析诗句含意。
4.概括错误(1)意境分析不当解题攻略:把握意境特点、特定意象,关注描写意象空间、色彩、声响、冷暖等特点的词。
【2020天津卷】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
【选项表述】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比对分析】B意境分析不当。从结尾句的注释 “饷田:到田间送饭”和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酿酒”“ 砧”声中均可见是忙碌而充实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忙时节人们的辛勤劳作,而不是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2)情感体察有误,不明作者意图解题攻略:关注选项中的“表达”“抒发”等词;关注对意境、氛围、基调的判定;抓住直接表达或暗示情感的词语。
【2018全国Ⅰ卷】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选项表述】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比对分析】答案B概括错误。情感体察有误。从五、六、七三句可以看出,诗人虽遭受意外的人生挫折,但内心依然充盈着入仕的锐气,对未来充满信心,颈联中的“穷”,在古代指人生不得志,并不是生活的贫穷,。
5.手法错误手法判断失误,效果分析不当【解题攻略】基础知识需稳扎稳打,落实积累;关注选项中手法的判定和对手法效果与用意的分析。
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蝉虞世南 垂緌【注】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选项表述】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比对分析】D手法分析错误。从诗句内容上看,本诗写景不多,无叙事,寓情于景不当,应为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第一步,看标题、析注释,整体感知明选项初步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是按照什么思路写的。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情语、意象、题材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大意的最佳切入点。在整体阅读诗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并借助选项进一步全面理解诗歌,然后再解题。第二步,抓情语、品意象,启动情思巧筛选初步感知诗歌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项中对一些典故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排除;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低,或武断,或偏激的,大概率也是不恰当的。
第三步,画重点、明要求,逐项核对再排除选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词句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解释等,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排除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选项。第四步,辨真伪、细分析,对照诗句作判断针对不同的考查点和命题方式,考生在分析比对时应有不同的策略。在试题提供的选项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况,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的情况,有时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有时会出现曲解原意的情况。如选项中出现“都”“全部”之类的判断词时,我们就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辨别其真伪。
【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苦笋 陆 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练。
【答案】C【解析】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综合选择题常见的设误类型及应对策略
【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①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②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03 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高考精炼,考点突破,课堂知识点拨,对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31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课件PPT,共23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从课内到高考真题,突破诗歌鉴赏选择题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诗歌选择题,练基础,练能力,常见设误点1,重点词句含义理解,常见设误点2,表达技巧,常见设误点3,思想感情的判断,常见设误点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