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群文阅读复习 课件 26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群文阅读复习 课件 26张,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梳理,诗评类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活动1:一分钟命题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 蟾 韦 庄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2021浙江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三、古代诗文阅读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活动2:从选材、考点、问题设置等角度梳理高考群文联读题。
必修二、必修四中的课文以及课后练习题(如:这两首怀古词《念奴娇》、《永遇乐》所抒发的情怀和所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
群文联读怎么考?1. 浙江卷考查以同一题材为主,表达技巧(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叙事特色)是高频考点。同一题材下诗歌的差异性应为复习的重点(以下主要从情感与手法两方面作比较)。2.考题万变,不离教材,复习要回归教材。
活动1:一分钟察情1.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2.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3.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4.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5.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 喜去年,山田大熟,烂漫生涯。8. 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1.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2.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3.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4.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5.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 喜去年,山田大熟,烂漫生涯。8. 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2020年浙江卷】 秋江送别唐·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
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参考答案】 感伤;达观 古诗文联读考查中,命题者在选择材料、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差异性,这可以成为考生解题的突破口,或参考依据。
活动2:预习学案上已布置单首诗歌鉴赏,与当堂下发的另一诗歌建立联读,比较分析两首诗歌在情感上的差异。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问: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齐安郡中偶题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宋•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问: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2分)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分)
度荆门望楚①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②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渡荆门送别③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①荆门: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以上这两首诗,分别是诗人青年时期为应试漫游,初次出巴蜀入荆楚途中所作。②章台: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③送别:指诗人告别故乡亲友。 问:简析两首尾联在思想情感上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陈诗:“狂歌客”指春秋时期楚国佯狂避世不仕的接舆,借以自比,又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志趣。李诗:运用侧面衬托和拟人,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境,而说故乡之水“万里送行舟”,移情于物,并照应诗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惜别眷恋依依不舍的深情。
诗人有情,命题者亦有情。1.群文联读并不比单篇难,命题者暗设台阶,要找对突破口。2.掌握题材是做题的重要方法,要明确掌握如送别诗、民生诗、羁旅诗等主要题材的情感、手法。
请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直抒胸臆 点染2.融情于景3.直抒胸臆4.议论 直接抒情5.用典抒情6.借景抒情7.直抒胸臆8.直抒胸臆 化抽象为具体9.直抒胸臆
活动1:课内接龙,寻获支架
请指出下列诗句的描写手法: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5.(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8.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9.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正面描写、比喻2.侧面描写3.正面描写4.侧面描写5.侧面描写6.俯仰结合7.侧面描写8.动静结合
请指出下列诗句的叙事特色:1.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对比,叙事中融入个人情感2.运用第一人称,以女子的口吻叙事,对比
回归课内经典, 梳理课后练习(难点如议论、理趣、婉转等), 有效迁移高考。
【2020年浙江卷】秋江送别唐·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问:请分析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写法的不同。
归类比对法①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 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多了明月这一意象。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 王昌龄诗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 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细察答案,求异时往往会出现相对性,如直接对间接,正面对侧面,等等。
活动2:归类比对,探讨交流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问: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参考答案】(1)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 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2)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 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再经胡城县 催租行 唐·杜荀鹤 宋·范成大 去岁曾经此县城, 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 县民无口不冤声。 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 今来县宰加朱绂, 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 便是生灵血染成。 “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试分析两首诗揭露讽刺手法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同:①寓揭露于叙事中。②对比,杜诗中去年百姓喊冤与今年县宰升官作对比,范诗将里正和百姓的言行作对比。异:①杜诗结句直接抒情,对统治者的揭露和鞭挞不留余情。 ②范诗寓讽刺于对里正形象不动声色的细节刻画中,入木三分地写出里正的凶态丑态。
活动3:比较问法,拓展提升秋江送别唐·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问:请分析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写法的不同。 问: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①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翻新脱妙:不同写法+巧妙的效果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联读的理,即“联”,相关性。1.熟练掌握表达技巧,在求异时可作如下推敲:正面描写对侧面描写,直接抒情对间接抒情,远对近,虚对实,动对静,含蓄对直露,等等。2.理解字句为根,单篇精读是本。
(破考点)怎么考? (立)求同存异,回归教材。(破情感)比单篇难?(立)比对分析,暗藏玄机。(破手法)怎么答? (立)划好区间,一一比对。
野菊[唐]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1)两首诗都对菊花的 和 进行了描写。(2分)(2)两首诗写到第三句时都作了虚实转换,请分别对两首诗中的“虚实转换”作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1)生长环境、形貌(姿态)(2)①王诗以“忆”字引发联想,由眼前菊转向山中菊;描写山中菊花伴虫而居、忍寂耐寒、清雅孤傲的形象,拓宽意境,丰富菊花形象;借此寄托放弃名利、超脱世俗之情。②唐诗用议论转入现实,由想象中的故园菊回到眼前篱落菊;描写自己身为天涯客遥思故园菊花幽寂开放的情景;借此寄托欲摆脱世俗羁绊、归隐故里而不得的落寞情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咏蝉三绝”诗歌群文阅读 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走进“咏蝉三绝”,第一篇《蝉》李商隐,二思考探究,诗歌主题,完成表格鉴赏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文阅读(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她就是祥林嫂,他就是林冲,学习任务一,个人原因社会悲剧,学习任务二,“我想这真是”,真是不合算,女依附男死不能脱,夫死从子子死从天,改嫁有罪生死轮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