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全套课堂同步PPT课件+教案
2020-2021学年19 怀疑与学问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9 怀疑与学问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怀疑与学问课件pptx、《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时候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了,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目标一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1、自主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2、再次朗读并圈点批画,将心得标注在文旁,进一步领会文意。
程颐(yí)譬如(pì)腐草为萤(yíng) 虚妄(wàng)盲从(máng)停滞(zhì)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内涵?他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历“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目标二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1、2)引用古语提出“学则须疑”的观点。
第二部分:(3-5)通过剖析事理,结合实例来揭示怀疑的必要性和内涵。
第3段:通过对做学问的基础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并拿生活中实例和做学问类比,来论说做学问需要质疑。第4段:通过假设一种问题情境来具体阐释怀疑精神,就是不随便轻信,并指出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5段:通过正反说理和道理论证来证明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的重要性,也是对怀疑精神的具体论证。
第三部分:(6)通过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句总结怀疑精神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证怀疑也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总结:中心论点:学则需疑。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分论点二: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目标三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怀疑是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做学问,就要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
2、这段文字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语,他们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可以。第一个是说要抱怀疑态度。第二个是强调“和书中的学说辩论”,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是说“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修正书中的学说”,评判也是修正的前提。这四步层层深入递进。
摘抄、熟记课文中的名言,并在课外搜集关于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疑与学问,顾颉刚,关于顾颉刚,词语解释,整体感知,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课文精讲,第五段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 怀疑与学问背景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疑与学问,顾颉刚,举例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疑与学问,顾颉刚,作者简介,读准字音,学习词语,整体感知,课文精讲,研读课文第三段,研读课文第四段,研读课文第五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