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密度测量专题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密度测量专题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华用如下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利用铝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平的使用方法
eq \\ac(○,1)看:天平是否平衡
eq \\ac(○,2)放:将天平放在 上。用 将由马脖子标尺左端的 线处;
eq \\ac(○,3)调:调节 , ;
eq \\ac(○,4)称:放置: ;用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调解平衡螺母。
eq \\ac(○,5)记:物体质量=砝码的质量 + 游码的示数
量筒的使用
读数视线与 齐平;垂直读数;错误读数:
测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eq \\ac(○,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m
eq \\ac(○,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谁的体积V1
eq \\ac(○,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
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错误或误差的分析
eq \\ac(○,1)测量时,物体吸水,密度测量值 ;
eq \\ac(○,2)测量时,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密度测量值 ;
例1、如下图所示,有关“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矿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B.若将矿石切去一半,则剩余矿石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矿石的质量为28.4g
D.矿石的密度为2.82g/cm3
例2、小敏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若在测体积时,先进行图丙所示操作,再进行图乙所示操作,则所测得金属块的密度 。
例3、小明和小红在实验室测量一个卡通小玩偶的密度:如下图若小玩偶未完全浸入水中,那么小明所测得的小玩偶密度将会 。
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 ;
(2)实验步骤:(差液法)
eq \\ac(○,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eq \\ac(○,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eq \\ac(○,3)用天平称量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密度的表达式: ;
(4)实验错误或误差分析
eq \\ac(○,1)先用天平测质量,再倒入量筒测体积,则密度测量值 ;
eq \\ac(○,2)先用量筒测体积,再用天平测质量,则密度测量值 ;
例4、小明想测家中牛奶的密度,设计了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的位置如下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平衡;
(2)将空杯放在天平 托盘中,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g;
(3)取适量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乙)m2= g ;
(4)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如图丙),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 cm3;
(5)牛奶的密度ρ= ;小明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用等效替代法测密度(无量筒)
1、V物=V溢
2、V物=V加水
3、V液=V水
例5、小红在户外捡到一石块,她想知道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就用天平(含砝码)、烧杯、水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如下: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下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2)测小石块的体积过程如下图乙;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B、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的位置做标记;
C、取出小石块,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52g。
(3)计算小石块密度为 kg/m3;
(4)采用上述方法,取出小石块时带出一部分水,会导致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例6、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后,小明进行了操作总结和新的探索。没有量筒,只用天平、烧杯、水,也能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先测出空杯的质量和装满水时的质量分别为32.2g和132.2g。再用这只烧杯装满待测液体后,天平示数如下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以下正确的是( )
A.用手直接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B.测量时为使横梁平衡,可移动平衡螺母
C.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8x103kg/m3
D.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9x103kg/m3
特殊法测密度(浮力)
漂浮
G=ρ物gV物
F浮=ρ液gV排
ρ液gV排=ρ物gV物
ρ物/ρ液=V排/V物
2、浸没(悬浮)
ρ物gV物=G
ρ液gV排=F浮
ρ物/ρ液=G/ F浮
弹簧测力计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待测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通过F浮=ρ液gV排得出待测物体体积或待测液体密度。
例7、小华用如下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烧杯、水、薄塑料袋测量酱油的密度。
(1)测量前,应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刻度线上。
(2)把适量酱油装入塑料袋,排出空气后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为3.6N;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塑料袋浸没在水中,如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3)水的密度为1×103kg/m3,则可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kg/m3。
(4)小华想用上述器材继续测量白酒的密度,但白酒的密度比水小,请帮她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并简要说明:
。
量筒(柱形容器+刻度尺,无天平)
(1)通过量筒的示数求出待测物体漂浮时排开谁的体积。
(2)通过G物=F浮=ρ水gV排得出待测物体所受重力。
例8、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小明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0、V1、V2、V3分别是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V蜡=V1-V0 B.V蜡=V2-V3
C . ρ蜡= V2−V3V1−V0ρ水 D. ρ蜡= V1−V0V2−V3ρ水
例9、在没有天平,且塑料块无法放入量筒的情况下,小明巧妙测出了塑料块的密度。
如甲图所示,先将塑料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大烧杯中,用小烧杯把溢出的水接住;如乙图所示,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则溢出水的体积为 cm3;如丙图所示,将塑料块轻轻放入装满酒精的大烧杯中,用量筒测出溢出酒精的体积为50cm3;则塑料块的密度为 g/cm3,塑料块在甲、内两图中所受的浮力之比为 (ρ酒精=0.8×103kg/m3,ρ水=1.0×10 3kg/m3)。
例10、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底面积为S)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的体积是(h3-h2)S
B.金属球的体积是(h2-h1)s
C.金属球的质量是ρ水(h2-h1)s
D.金属球的密度是 ρ水(ℎ3−ℎ1)ℎ2−ℎ1
5、天平
(1)天平的示数本质是托盘所受的压力除以g,根据天平的示数求出待测物体浸没时的浮力。
(2)通过F浮=ρ液gV排 得出物体体积或液体密度
例11、物理学习小组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们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有码和镊子)、玻璃杯、细线和一个体积为10cm3、密度为7.9g/cm3的实心铁块。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指针静止时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称量时指针如图甲所示,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测量出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102.4g。
(3)用细线拴住铁块使其浸没在液体中,铁块不接触玻璃杯,且液体无溢出,再次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测量值m2= g。
(4)计算该种液体的密度ρ液= kg/m3。
例12、电子秤有“清零”功能,如在电子秤上放200g砝码,电子秤显示为200g,按清零键后,显示变为零,随后再放上100g砝码,电子秤显示为100g。利用电子秤的这种功能,结合物理知识可测定玉镯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a: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水,放在电子秤上,按清零键,显示数变为零;
步骤b:手提细线拴住玉镯,浸没在水中,且不与烧杯底和壁接触,记下此时电子秤示数为m1;
步骤c:把玉镯接触杯底,手放开细线,记下此时电子秤示数为m2则下列判断中( )。
玉镯的质量为m1 ②玉镯的质量为m2 ③玉镯的密度为 m2ρ水m1 ④玉镯的密度为 m1ρ水m2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②④正确
杠杆
以杠杆平衡条件为核心列方程,即通过受力分析,把动力或阻力用含有浮力的式子代替。在题目中有几个状态就列几个式子,根据已知量求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例13、小明郊游时发现了一块坚硬的矿石,他想用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烧杯、细线等简单器材测量这块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ρ水=10×103kg/m3,g=10N/kg):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矿石的重力,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能将矿石提起,因此他改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测量;当杠杆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矿石的质量为 g。
(2)将该矿石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仍使杠杆水平静止,记录测力计的示数,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算出该矿石的体积V= m3;
(3)矿石的密度ρ矿= kg/m3。
例14、他想估测出金属块B的密度ρB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B;的部分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1: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水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 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B
(3)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2;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B;的表达式为( )。
A. L1ρ水L1−L2 B. (L1−L2)ρ水L1 C. (L1−L2)ρ水L2 D. L2ρ水L1−L2
总结:
重难点
eq \\ac(○,1)一个方法:等效替代法。
eq \\ac(○,2)四种工具: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杠杆。
易错点:
eq \\ac(○,1)用天平测量密度时顺序不合理,导致的错误分析。 eq \\ac(○,2)特殊方法测密度时与浮力知识结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项复习专题04 密度测量实验(含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重点实验专题01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4 偏大,6 准确, 同学们发现,8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新中考二轮物理专题导练 专题11 质量测量与密度计算,文件包含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专题11质量测量与密度计算解析版docx、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专题11质量测量与密度计算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