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教科版2 滑轮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11.2 滑轮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滑轮和动滑轮。(2)了解滑轮组。(3)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2)通过探究,了解动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通过探究,了解滑轮组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目标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探究,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初步知道探索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2)通过阅读并收集关于伽利略的小资料,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水平事迹,学习科学家不畏强暴、追求真理的精神,了解自然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动滑轮和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动滑轮和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国歌.mp3这是一个什么装置?它起什么作用?用它会省力吗? 简单机械之-滑轮认识滑轮周边有槽,能绕固定轴转动的轮子就是滑轮。 轴框轮认识滑轮周边有槽,能绕固定轴转动的轮子就是滑轮。 小组竞赛 动手试试:利用一个滑轮、一根绳子和支架组装起来,将重物(钩码)提升一定高度,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我能行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又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叫定滑轮。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叫动滑轮。探究一: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时: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注意事项:使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在拉动过程中读出F,同时将测出的h和s,(一个钩码受到的重力约为0.5N)定滑轮的特点2.钩码上升高度h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1、自由端拉力F1、F2与F3的大小关系(不考虑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思考:使用定滑轮结论:1.F1=F2=F3=G 不省力2.S=h 不省距离3.能够改变动力的方向升旗时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是改变了动力方向,操作方便。定滑轮实质是个 。∵L1=L2∴F1=F2等臂杠杆定滑轮实质FGOL2L1L1=L2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F = G改变拉力方向后,还是等臂杠杆,所以只使用定滑轮,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反 馈 练 习:如图所示,若物体的重力为50N,要匀速的提起物体,不计绳子的质量和摩擦,则F大小为:( )A.100N B.25N C.50N D.无法确定 C探究二: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时:1.绳子两端的拉力是否相等?2.是否省力?3.是否省距离?我们需要测量哪些量呢?探究二:动滑轮特点注意事项: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钩码,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使跨过动滑轮的两段绳保持平行,拉动过程中读出F。同时记下h和s。探究动滑轮的特点2.钩码上升高度h与绳子自由端上升高度s的关系1、自由端拉力F与G的大小关系(不考虑绳子、滑轮的重力和他们之间摩擦力)动滑轮的特点1:F=G/2 可以省一半的力2:S=2h 费距离3: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实质动滑轮实质是: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L1=2L2 F1L1=F2L2∴F1=F2/2反 馈 练 习:如右图,物重GA=200N,则A处承受的拉力是 N,B处承受的拉力是 N,拉力F是 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右图中,若滑轮重20N,则拉力F是 N,物体上移2米,绳子自由端上移 米。(摩擦力不计) 2001001001104思 考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改变用力的方向省 力 1.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2、通过几种简单机械的学习,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继续思考: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方案画出来。并组装滑轮组,测量F与G,以及h与s.小组讨论:探究三:滑轮组的特点G G G F F F 2 段绳子承担F =(1/2)G2 段绳子承担F =(1/2)G3 段绳子承担F =(1/3)G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实验结果: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n=2n=3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即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二定一动一定二动二定二动 拉力 F 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n 倍,即: s = nh结论: 如图所示,物体 A 重为 100 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 ____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 _____ N(动滑轮自重不计)。100 50A 反 馈 练 习:滑轮定滑轮: 工作时轴固定不动,不能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 使用时轴随物体移动,省一半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n 倍,即:s = nh我的收获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2 滑轮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2 滑轮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提问,F12N,F22N,定滑轮的特点,S绳=h物,定滑轮,L1=L2,定滑轮的实质,F=G物,动滑轮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2 滑轮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2 滑轮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滑轮,生活中的滑轮,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探究定滑轮,定滑轮的探究结论,动滑轮,动滑轮的探究结论,分析可知,组装滑轮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 滑轮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滑轮评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L1L2,h10cm,h210cm,S125cm,S245cm,S20cm,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