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新中图版 同步练习+单元检测+章末总结
章末综合测评4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地理
展开
这是一份章末综合测评4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地理,共15页。
章末综合测评(四)(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2.图中显示冬季b很少,其原因是(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1.C 2.B [第1题,a是一年中补给量最多的类型,应为雨水补给;b冬季补给很少,是冰雪融水补给;c在四季中都有且补给数量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第2题,由上题可知,b为冰雪融水,冬季气温低,冰雪不会融化。]下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回答3~4题。3.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 B.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4.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冬季降雪量过大B.春夏季气温过低C.夏季降水异常偏多D.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3.C 4.A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河流汛期主要集中在春季,汛期主要补给水源应该为季节性积雪融水,C正确。第4题,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冬季降雪量过大,造成开春气温回升时积雪融水量大,形成洪峰,A正确。]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5~6题。5.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C.③附近 D.④附近6.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5.C 6.B [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图示海域为大西洋。①附近有自西向东流的北大西洋暖流,②、④附近有自南向北流的北大西洋暖流,③附近为自北向南流的拉布拉多寒流,所以③附近最有可能出现来自北冰洋的冰山。第6题,甲、乙之间航线刚好位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海域,受其影响,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读图,回答7~8题。7.当图中两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对两地海岸地带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B.洋流M与南下的冷海水相遇形成渔场C.都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D.洋流N沿岸国家的农民正收割水稻8.下列关于A、B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常年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B.A地的年降水量多于B地C.B地的气温日较差小于A地D.夏秋季节都多台风雨7.D 8.B [第7题,洋流N为日本暖流,由西南向东北流。洋流M位于索马里沿海,洋流自西南向东北流时,性质为寒流,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为北半球夏季。索马里寒流为上升流,海洋深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鱼类聚集,形成渔场。洋流N沿岸国家为日本,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收割早稻。第8题,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丰沛。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气温日较差大,无台风雨。]读太平洋沿某一纬线的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回答9~10题。9.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 )A.60°N B.30°NC.30°S D.60°S10.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a海域有暖流经过B.b海域有寒流经过C.a海域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D.b海域受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9.B 10.D [第9题,同一纬度比较,暖流经过的海域,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域,水温偏低。由8月份水温高于2月份水温可知,该纬线应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可推知,该纬线可能为30°N。第10题,由上题可知,该海域是以30°N为中心的副热带海区。因此,b、c海域流经的是暖流;a海域流经的是寒流,且其2、8月水温比较接近,说明水温差异小。]2月19日因森林大火导致一场罕见烟雾袭击新加坡。有人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这场森林火灾的延续。读图,回答11~12题。11.这场袭击新加坡的烟雾可能来自( )A.苏门答腊岛 B.加里曼丹岛C.爪哇岛 D.马来半岛12.“厄尔尼诺”现象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水温高于多年平均值B.热带气旋增加C.扰乱了洋流常规运动 D.降水量增加11.A 12.C [第11题,烟雾高浓度区应该距离雾霾源地近,而且雾霾随风的吹拂飘向下风向,根据图中的雾霾的污染线可以判断出该地风向为偏西风,因此此次雾霾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第12题,“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温现象,现象发生时,该区域和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少,易发生森林大火;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副热带地区,由于东南信风减弱,使得洋流流动被扰乱。]2016年8月太平洋赤道附近中东部海区进入拉尼娜状态(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状态),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完成13~14题。1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 )14.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整体性C.综合性 D.开放性13.A 14.B [第1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结合热力环流可分析判断。第14题,拉尼娜现象与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面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密切关联,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其会对全球局部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因此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15~16题。15.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16.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在夏秋——河流丰水期长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15.A 16.C [第15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16题,图中P环节是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因此发育了贫瘠的红壤。]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18.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17.D 18.C [第17题,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其他地区不易受西南季风的影响。第18题,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帝王蝶大迁徙是自然界最惊人的迁徙现象之一,乳草(一种有毒植物并散发刺激气味)是帝王蝶幼虫的唯一食物。帝王蝶冬季主要栖息在墨西哥森林,每年迁徙往返于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距离为数千公里,四代接力,义无反顾。但近20年间,整个北美大陆帝王蝶数量下降了90%,这引起了起科学家和环保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制订了种群恢复计划。读下图,完成19~20题。19.加拿大西部的帝王蝶在两个多月的南迁过程中,不会经历的自然景观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草原 D.高山植被20.帝王蝶进食与繁殖离不开乳草(原产于西印度群岛的一种植物),美加政府也一直加大种植力度,为帝王蝶创造优越的生存环境。据此推断,乳草的生长习性是( )A.喜湿喜热 B.耐寒喜湿C.喜热耐旱 D.耐寒耐旱19.B 20.A [第19题,根据加拿大西部的帝王蝶迁徙路线,它们会经历北美西部的温带落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墨西哥的亚热带草原和高原山地地区的高山植被冷杉林。第20题,根据迁徙路线和时间,帝王蝶迁徙往返于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11月初从加拿大南下前往墨西哥,3月初开始从墨西哥北上,冬季在热带国家墨西哥森林地区过冬,墨西哥森林地区是湿热的环境,所以可以推断出其喜湿喜热。]地质学家冯景兰曾对某地地理景观作如下表述:“深厚坚固相间互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真岭南之奇观也”。下图为该地植被垂直分异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21.依据图文信息判断,该地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22.导致山谷到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差异 B.热量差异C.水分差异 D.土壤肥力21.B 22. C [第21题,由材料文字描述“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真岭南之奇观也”以及图示山体的形状,以及山麓为常绿阔叶林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是我国南方的丹霞地貌区,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第22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山顶植被是硬叶林,硬叶叶片较小,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而且山顶坡度较陡、面积较小,不易存水,因此山顶植被的生长环境主要影响因素是干旱缺水。而沟谷底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和湿地植被。]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3 700 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23~25题。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表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25.3010.403.105.700.0123.该水源地内(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24.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25.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23.A 24.B 25.C [第2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阳坡面积大于阴坡,面积越大,坡度越小,A正确;图中看不出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B错误;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河谷,C错误;因阔叶林覆被土地比重大,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算出阔叶林面积不是最小,D错误。第24题,根据图表,阳坡裸地、石砾地较多,且阔叶林、箭竹及灌丛植被面积较大,有旱地开荒现象,结合秦淮以南的地理位置可知,其生态问题应为水土流失。故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防治水土流失。第25题,该地为亚热带,且为调水的水源地、谷地,故为汉江谷地。]二、综合题(共50分)26.(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图1),其东南部分布着100多个湖泊,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山-湖泊”景观。湖泊群中的苏木吉林湖区被高大的沙山(1 080~1 590 m) 圈闭形成局部流域,湖区多年平均蒸发量约1 261 mm, 比百公里外的阿拉善右旗多年平均值3 452 mm小得多,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16 mm。图中湖泊与外部无地表水体交换,水量稳定。图2为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苏木吉林湖区降水量、湖泊水位与地下水位变化图。(1)概括该湖区湖泊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2)判断图示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3)说明与阿拉善右旗相比苏木吉林湖区蒸发量偏小的主要原因。[解析] 第(1)题,读图2可知,该湖区湖泊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变化特点具有一致性,而其特征描述则应结合其横坐标所示的时间特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极值出现时间(最大值、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3月、10月、11月);二是具体变化情况(11月至次年3月水位总体上升,3月至11月水位总体下降);三是变化幅度(根据两曲线的数值特征即可知其变化幅度在0.2 m以内,即变化幅度较小)。第(2)题,根据图2中湖水水位变化曲线与地下水水位和降水量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即可判断出当地湖泊水位地下水水位的相关性最密切。第(3)题,蒸发量的大小与温度的高低及风速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结合图示材料分析回答。[答案] (1)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值、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3月、10月、11月;11月至次年3月水位总体上升,3月至11月水位总体下降;水位变幅均较小。(2)类型:地下水补给;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大,但湖泊水量较稳定;湖泊与外部无地表水体交换,说明无地表径流补给;湖泊水位与地下水位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二者具有相关性;湖泊水位与降水变化关系不明显,说明湖泊水位受降水影响小;地下水位始终高于湖泊水位,说明地下水补给湖泊水。(3)湖区被高大沙山包围,风速小于阿拉善右旗,蒸发较小;夏季湖区气温低于周边沙漠,蒸发较弱。27.(12分)读某大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丙海区冬季盛行________季风,受其影响,该海区洋流呈________方向流动。(2)有专家设想,利用洋流运送南极冰山解决乙地区的缺水问题。请你设计一条合理的全程利用洋流运送冰山的路线,在图中的洋流上用箭头标出线路。(3)丁地沿岸海域夏季水温明显低于同纬度的甲地,请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解析] 第(1)题,丙海区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受此影响,该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第(2)题,在利用洋流运送冰山的过程中,在南印度洋利用中低纬度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在北印度洋利用季风洋流。第(3)题,丁地沿岸海域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该洋流为寒流,具有降温的作用。[答案] (1)东北 逆时针(2)略(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季风洋流)(3)夏季,丁海区沿岸盛行西南季风,吹离岸风,沿岸水面降低;底层水温较低的海水上升补偿,形成寒流;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丁海区夏季气温较低。 28.(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高加索山脉位于黑海、里海之间,全长1 100 km,山势陡峻,4 800 m以上山峰15座,山上多积雪冰川。西高加索山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最西部,是欧洲少有的尚未受到人类干扰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森林茂密,物种丰富。黑海沿岸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山脉北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高加索山脉矿产资源丰富。下图示意大高加索山脉位置与矿产资源分布。(1)分析西高加索山物种丰富的原因。(2)说明大高加索山脉对区域内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解析] 第(1)题,分析西高加索山物种丰富的原因可从当地的气候、地形以及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思考。物种丰富,说明当地基带所处纬度位置不是太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导致物种丰富,同时,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少,生态环境受影响小,导致生物多样性丰富。第(2)题,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分析。水文主要从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考虑;水系主要从河流流程、支流等方面考虑。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少;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海拔高,高山上多积雪和冰川,形成春汛、夏汛。区域内地势中间高,河流呈放射状水系;距海近,河流流程短;海拔高,山势陡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答案] (1)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分异显著;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对生态环境破坏小。(2)水文特征: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少;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海拔高,高山上多积雪和冰川,形成春汛、夏汛。水系特征:区域内地势中间高,河流呈放射状水系;距海近,河流流程短;海拔高,山势陡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29.(1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某地理科考队调查了秦岭主峰太白山的物种丰富度,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1)描述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2)指出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3)调查还发现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成因。[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点线表示物种丰富度,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 3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 300 m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 300 m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第(2)题,图中坡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海拔范围为1 800~2 200 m,说明该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所以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1 800~2 200 m。第(3)题,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太白山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因此自然带数量较多。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自然带数量较少。所以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答案] (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 3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 300 m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 300 m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1 800~2 200 m。依据:图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1 800~2 200 m,说明该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3)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因此自然带数量较多。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自然带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