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机械波的产生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8795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机械波的产生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8795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机械波的产生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8795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1 机械波的产生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1 机械波的产生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1机械波的产生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一、选择题(共15题)1.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A.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叫横波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 D.质点振动的快慢2.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B.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是横波C.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3.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波(包括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对于传播机械波的介质来说,组成介质的相邻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C.纵波一定有波峰、波谷D.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一起传播4.下列关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纵波中,波的传播方向就是波中质点的移动方向B.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C.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D.纵波也有波峰和波谷5.关于振动和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没有机械波B.一个物体在做机械振动,就一定会产生机械波C.振源的振动速度跟波速一定相同D.由某振源产生的波,它的频率跟振源的频率不一定相同6.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t=0时刻,该波的波形如图所示,P、Q分别为x=4m、x=7m处的质点,此时P质点恰好开始振动.则t=5s时刻,Q点( )A.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B.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C.位于波峰位置D.位于波谷位置7.振源A带动细绳上下振动可以产生简谐波,某时刻在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规定向上为位移x的正方向,从波传播到绳上的P点开始计时,下列图中能表示P点振动图象的是A. B.C. D.8.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在同一直线上D.质点振动的快慢9.下列属于物理理想模型的是( )A.电场 B.机械波 C.点电荷 D.元电荷10.用手握住较长轻质细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反B.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C.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少一次D.a、b两点开始振动的时刻相差一个周期11.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都是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必须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B.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速度是相同的C.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固体介质不能传播纵波D.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12.如图所示,1、2、3、4……是某绳(可认为是均匀介质)上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开始时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二分之一周期,质点9开始运动.则在二分之一周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3向上运动B.质点5所受回复力为零C.质点6的加速度向下D.质点9的振幅为零13.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这是因为( )A.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D.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14.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B恰好在波谷,且经过0.1s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质点A在B的左侧.则( )A.质点A正在向下运动B.质点B正在向上运动C.t=0.5s时,质点A在向上运动D.t=0.5s时,质点B在向下运动15.如图所示,因波源S周期性振动产生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振幅呈现A、2A交替变化,当t=0时刻恰好传到x=7d位置处,P、Q分别是x=2d和x=4d位置处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S的起振方向为y正方向B.机械波的波速在不断变化C.当机械波刚好传到x=1ld位置处时,P点和Q点经过的路程相等D.当机械波刚好传到x=8d位置处时,P、Q均在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相同二、填空题(共4题)16.如图,波源O垂直于纸面做简谐运动,所激发的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四周传播,图中虚线表示两个波面。t=2s时,离O点5m的A点开始振动;t=4s时,离O点10m的B点开始振动,此时A点第三次到达波峰。该波的波长为_____m,t=4s时AB连线上处于平衡位置的点有____个(不包括B点在内)。17.横波是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_,如图;纵波是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________,如图.18.学校地震测报组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省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省中部大茅一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的。已知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横波(S波),,面波(L波),,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1)位于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摆B(如图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________摆;(2)地震测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若如图乙所示,则由图可知a、b、c三种波形与地震波种类的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则地震台距震源约________。19.如下图,弹簧振子在竖直平面内上下振动激起水波.当振子振动加快时,水波传播的速度将_______(填“减小、增大、不变”);当振子突然停止振动,水波将________(填:“立刻消失”或“继续向前传播”).三、综合题(共4题)20.2019年11月25日09时18分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附近(北纬22.90度,东经106.71度)发生5.0级左右地震,已知地震中的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为9.1 km/s和3.7 km/s,在某地观测站中,记录了该地震的纵波和横波到达该地的时间差为5.4 s。(1)求这个观测站距震源的距离;(2)观测站首先观察到的是上下振动还是左右晃动。21.如图所示,手拿绳的一端,上下振动一次,使绳上形成一个凸起状态,随后形成一个凹落状态,可以看到,这个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如果在绳子上某处做一红色标记,观察这一红色标记的运动。(1)红色标记有没有随波迁移?(2)当手停止抖动后,绳上的波会立即停止吗?22.如图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A点开始向上,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C点恰好开始振动,则:(1)绳子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2)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23.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横波,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为时刻各点所处的位置,图为时刻的波形图(T为波的周期).请在图中画出时刻的波形图________
参考答案:1.C2.B3.B4.B5.A6.A7.B8.C9.C10.D11.A12.A13.B14.C15.C16. 或 4或517. 相互垂直 同一直线18. B P,S,L 19. 不变 继续向前传播20.(1)34 km;(2)上下振动21.(1)没有;(2)不会22.(1);(2)0.75s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机械波第一节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3.1 机械波的产生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3章 机械波3.1 机械波的产生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