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一、选择题(共15题)1.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汤姆孙 B.赫兹 C.卢瑟福 D.麦克斯韦2.在粒子散射实验中,选用金箱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B.金核不带电C.金原子核质量大,被粒子轰击后不易移动D.金核半径大,易形成大角度散射3.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C.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D.绝大多数穿过不发生偏转,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4.关于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全部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B.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的大小C.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5.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B.C. D.6.在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 )A.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的正电荷以及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C.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核中有中子存在7.粒子散射实验又称金箔实验、Geiger-Marsden实验或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A.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的“西瓜模型”是正确的B.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其运动方向受到较大的影响C.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其中D.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那部分物质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8.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9.关于下列几个重要的物理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实验基础B.粒子散射实验中提出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更复杂的结构D.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10.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了( )A.原子核是可分的B.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组成C.原子是由均匀带正电的物质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D.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区域,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观点B.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实验法C.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放大法测出引力常量G12.物理学史的学习是物理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了原子核可再分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并提出了光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D.玻尔首先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13.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C.放在C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D.放在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14.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粒子不带电或带负电B.α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C.电场力对α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α粒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的结构D.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二、填空题(共4题)16.原子核的电荷数: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内的______,非常接近它们的______,这说明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是按原子中的______来排列的。17.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电子射线管的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请说出电子射线管的结构和原理;______第二:没有磁场时,电子束的径迹怎么样?______第三:把电子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图乙)电子束的径迹怎么样?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18.如图所示,是20世纪初伟大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研究物质结构时的实验装置,请根据物理学史的知识完成下题:(1)卢瑟福用这个实验装置发现了______________;(2)图中的放射源发出的是___________粒子;(3)图中的金箔是_____层分子膜(填单或多);(4)如图位置的四个显微镜中,闪光频率最高的是___显微镜;(5)除上述实验成就外,卢瑟福还发现了______的存在;(填电子、质子、中子中的一项)(6)最终卢瑟福__________诺贝尔奖(填是否获得了)。19.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实验最先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该实验被称为密立根油滴实验。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板间产生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板间油滴P由于带负电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 (1)若要测出该油滴的电荷量,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A.两板的长度L B.油滴质量mC.两板间的电压U D.两板间的距离d(2)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3)若要使原本静止的油滴落到下极板,则下列做法可以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A.保持两极板电压不变,把下极板向下移 B.断开电源,把下极板向右移C.断开电源,把下极板向下移 D.断开电源,把下极板向上移三、综合题(共4题)20.自从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谁发现了电子以后?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1919年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什么结构模型?21.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装置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用了什么粒子轰击靶原子核?(2)实验为什么要在真空中进行?(3)当粒子击中靶原子核时会发生什么情况?22.氢原子内有一个氢原子核和一核外电子,电子和原子核都带一个元电荷,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质量为m,设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求:(1)电子的运动周期;(2)电子的动能Ek;(3)等效电流的大小. 23.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左下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参考答案:1.C2.B3.D4.D5.D6.B7.D8.C9.A10.D11.A12.B13.A14.D15.D16. 电子数 原子序数 电子数17. [1]第一:真空玻璃管内安装有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阴极接高压的负极,阳极接正极。阴极能够发射电子,电子束在两极的电场的电场力作用下从阴极飞向阳极[2]第二:没有磁场的情况下,电子束的路径是直进的。[3]第三:在磁场的作用下,电子束的路径是向下偏转。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18. 核式结构模型 粒子 单 A 质子 获得了19. BCD A20.汤姆孙,核式21.(1)粒子 (2)避免粒子与空气分子相撞(3)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射线粒子发生超过的大角度偏折,个别粒子被弹回22.();();()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