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天天练:(9)(含答案详解)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798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天天练:(9)(含答案详解)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798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天天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天天练:(9)(含答案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天天练:(9)(含答案详解),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ks5u.com高考化学四月(二轮)天天小狂练(9)及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2B(g)+C(g)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D.2 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解析:根据图像,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说法正确。前2 min,v(A)==0.1 mol·L-1·min-1,B说法正确。开始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C说法错误。根据图像,2 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3 mol·L-1、0.1 mol·L-1,因此D说法正确。答案:C2、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混合气体通过盛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B.混合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C.混合气体通过盛蒸馏水的洗气瓶D.混合气体跟适量氯化氢混合答案:B3、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解析:np3处于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失去一个电子吸收的能量多。答案:B4、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与苹果酸互为同 分异构体解析: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能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羟基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羧基和羟基均能与金属Na反应,故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5 mol H2,C项错误;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写为或,即二者为同一物质,D项错误。答案:A5、某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C.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反应过程D.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解析:A项,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应为吸热反应;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改变反应过程,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热效应不变,所以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电解CO制备CH4,电解质为碳酸钠溶液,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阴极区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答案 CO+6e-+5H2O===6OH-+CH4解析 由此电解原理可知,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阴极CO得到电子生成甲烷气体,据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CO+3CO+5H2O===6HCO+CH4,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CO+6e-+5H2O===6OH-+CH4。2、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包括Na、Mg、Al、Si、P、S、Cl、Ar 8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磷原子核外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2)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大小顺序绘制的柱形图(已知柱形“1”代表Ar)如下所示,则其中“2”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8”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氢化镁储氢材料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用ρ、NA表示,其中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4)实验证明:KCl、MgO、CaO三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的结构相似,已知NaCl、KCl、CaO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晶体NaClKClCaO晶格能/(kJ·mol-1)7867153401则KCl、MgO、CaO三种晶体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近且等距离的Mg2+有________个。(5)Si、C和O的成键情况如下:化学键C—OC===OSi—OSi===O键能/(kJ·mol-1)360803464640C和O之间形成含有双键的CO2分子晶体,而Si和O之间则易形成含有单键的SiO2原子晶体,请结合数据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P的核外有15个电子,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均不同。(2)第三周期元素的单质,除Ar外,只有Cl2为气体,熔点较低,单质硅为原子晶体,熔点最高。(3)该晶体的晶胞中含有2个“MgH2”,则晶胞的体积为÷ρ= (cm3)。(4)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而晶格能与离子的电荷和半径有关,可以判断晶格能:MgO>CaO>KCl,则熔点:MgO>CaO>KCl。答案:(1)15(2) 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3)MgH2 (4)MgO>CaO>KCl 12(5)碳与氧之间形成含有双键的分子放出的能量(803 kJ·mol-1×2=1 606 kJ·mol-1)大于形成含单键的原子晶体放出的能量(360 kJ·mol-1×4=1 440 kJ·mol-1),故碳与氧之间易形成含双键的CO2分子晶体;硅与氧之间形成含有双键的分子放出的能量(640 kJ·mol-1×2=1 280 kJ·mol-1)小于形成含单键的原子晶体放出的能量(464 kJ·mol-1×4=1 856 kJ·mol-1),故硅与氧之间易形成含单键的SiO2原子晶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天天练:(22)(含答案详解),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天天练:(14)(含答案详解),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天天练:(12)(含答案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