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801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801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801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板块三 限时规范特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1.(双选)离子方程式:2Ca2++3HCO+3OH-===2CaCO3↓+CO+3H2O可以表示( )A.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B.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答案 AB解析 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当NaOH与Ca(HC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a2++3HCO+3OH-===2CaCO3↓+CO+3H2O,A正确;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当两溶液中所含NaHCO3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a2++3HCO+3OH-===2CaCO3↓+CO+3H2O,B正确;Ca(HCO3)2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论两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相对多少,产物中都不会存在CO,C错误;漏掉了NH与OH-的反应,D错误。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CaCO3↓+2OH-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答案 C解析 氨水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应写为NH3·H2O,A错误;澄清石灰水中Ca(OH)2完全电离为Ca2+和OH-,与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CaCO3,B错误;稀硫酸中H+只能将Fe氧化为Fe2+,D错误。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Fe2+、Al3+、ClO-、Cl-B.K+、Cu2+、OH-、NOC.NH、Na+、Br-、SOD.Mg2+、H+、SiO、SO答案 C解析 A中,Fe2+能被ClO-氧化;B中,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D中,H+与SiO反应生成H2SiO3。故选C。4.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答案 C解析 Al3+和S2-发生双水解,生成Al(OH)3和H2S,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酸性溶液中ClO-能氧化I-,且H+与ClO-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中性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SO2+H2O===H2SiO3↓+SO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Al3++4NH3·H2O===AlO+4NH+2H2O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答案 D解析 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A错误;B项忽视了SO2过量,应生成HSO,错误;Al(OH)3不能溶于过量NH3·H2O,C错误;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4OH-+O2↑,生成的OH-再与CuSO4发生反应Cu2++2OH-===Cu(OH)2↓,将两个离子反应合并即可得总反应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D正确。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c(OH-)的溶液中:Na+、K+、SO、ClO-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u2+、CO、NOC.0.1 mol·L-1 FeCl3溶液中:K+、NH、I-、SCN-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Fe2+、NO、SO答案 A解析 A项所给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大量共存;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B项中Cu2+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C项中Fe3+与SCN-可发生络合反应,Fe3+与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呈强碱性或强酸性,且呈强酸性时不能含有NO,因为铝与硝酸反应不会生成氢气,而碱性条件下NH、Fe2+均不能大量存在,故D项不符合题意。7.[2017·山东淄博高三测试]某溶液含有K+、Fe3+、SO、CO、I-中的几种。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下列有关原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的离子为Fe3+、SOB.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CO、I-C.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SOD.确定是否含有K+需要经过焰色反应答案 C解析 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Fe3+与CO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与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原溶液中一定不含CO、I-,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SO,而K+需要经过焰色反应才能确定其是否存在,A、B、D正确,C错误。8.[2017·辽宁大连高三测试]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0.1 mol·L-1NaAlO2溶液:H+、Na+、Cl-、SO②pH=11的溶液中:CO、Na+、AlO、NO、S2-、SO ③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 mol·L-1的溶液中:Cl-、CO、NO、SO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Cl-、K+、SO ⑤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Fe2+、MnO、NO、Na+、SO ⑥中性溶液中:Fe3+、Al3+、NO、Cl-、S2-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⑤⑥ D.④⑤答案 B解析 AlO和H+不能大量共存,①错误;pH=11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提供的离子能大量共存,②正确;水电离的c(H+)=10-12 mol·L-1的溶液可以为酸性溶液,也可以为碱性溶液,CO、SO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③错误;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提供的离子能大量共存,④正确;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3.1~4.4,溶液变黄,则pH>4.4,可以是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Fe2+与MnO、NO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溶液中Fe2+不能大量存在,⑤错误;Fe3+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l3+与S2-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⑥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9.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甲中滴加丁可能发生反应:HCO+Ba2++OH-===BaCO3↓+H2O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I-、NO、SOC.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D.甲为NaHCO3,乙为AlCl3答案 B解析 溶液中存在H+、Na+、Al3+、Ba2+、OH-、Cl-、HCO,故依据离子能大量共存的原则得出甲、乙、丙、丁中含有两种物质,即HCl和AlCl3,因为甲溶液能和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B和NaCl,故甲和乙中含有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即Al3+和HCO,生成的气体B为CO2,沉淀A为Al(OH)3,然后依据甲与丙反应生成无色气体B,则甲为NaHCO3,乙为AlCl3,甲与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则C为BaCO3,丁为Ba(OH)2,丙为HCl。当Ba(OH)2过量时,与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Ba2++OH-===BaCO3↓+H2O,A正确;丙为HCl,NO、H+与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白色沉淀A为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中,C正确;根据上述分析,D正确。10.下列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时的总反应:Ag++3NH3·H2O===[Ag(NH3)2]OH+NH+2H2OB.向1 mL 0.1 mol/L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的HI溶液:3Fe2++NO+4H+===3Fe3++NO↑+2H2OC.向10 mL 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中加入0.1 mol/L Ba(OH)2溶液至恰好只有一种沉淀时:NH+Al3++5OH-+2SO+2Ba2+===AlO+NH3·H2O+2H2O+2BaSO4↓D.向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2MnO+7H2O2+6H+===2Mn2++6O2↑+10H2O答案 C解析 [Ag(NH3)2]OH可溶,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拆成离子,即[Ag(NH3)2]+、O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g++2NH3·H2O===[Ag(NH3)2]++2H2O,A错误;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由于I-的还原性强于Fe2+,故NO(H+)应先氧化I-,再氧化Fe2+,B错误;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先出现Al(OH)3、BaSO4两种沉淀,若Ba(OH)2溶液继续加入,Ba(OH)2过量,Al(OH)3溶解生成AlO,最后只有BaSO4沉淀,C正确;选项D的离子方程式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O2+6H+===2Mn2++5O2↑+8H2O,D错误。11.[2018·东北育才学校质检]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2AlO+CO2+3H2O===2Al(OH)3↓+CO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2I-+H2O2+2H+===I2+O2↑+2H2OC.Fe2(SO4)3和Ba(OH)2溶液混合:Fe3++SO+Ba2++3OH-===Fe(OH)3↓+BaSO4↓D.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答案 D解析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反应生成Al(OH)3和NaHCO3,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故A错误;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故B错误;Fe2(SO4)3和B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3Ba2++6OH-===2Fe(OH)3↓+3BaSO4↓,故C错误;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符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4分)12.[2018·辽宁沈阳高三质检](16分)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H、Ba2+、Fe2+、Cl-、NO、CO、SO。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A生成,溶液B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据此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②中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立即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有沉淀出现,这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气体F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5)根据实验③现象该同学认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有其他同学认为其结论不合理,又进行了后续实验④,最终确定原溶液中含有SO,试写出实验④可行的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l-、Fe2+、NO CO(2)3Fe2++4H++NO===3Fe3++NO↑+2H2O(3)H++HCO===CO2↑+H2O Fe3++3HCO===3CO2↑+Fe(OH)3↓(4)NH3(5)向沉淀G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则含有SO[或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SO]解析 (1)实验①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A生成,该气体可能为CO2或NO,由于稀盐酸足量且反应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CO,一定含有Cl-,气体A为NO,故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Fe2+、NO,一定不含CO。(2)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Fe3++NO↑+2H2O。(3)实验①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B中含有过量的氢离子,则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CO2↑+H2O。溶液B中还含有Fe3+,氢离子反应完后,Fe3+与HC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3HCO===3CO2↑+Fe(OH)3↓。(4)溶液D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加热后生成气体F、沉淀G和溶液H,气体F为NH3。(5)由于实验②中NaHCO3过量,故沉淀G中一定含有BaCO3,不能确定沉淀G中是否含有BaSO4,需要进行后续实验④,即向沉淀G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沉淀部分溶解,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13.(18分)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K+ Ag+ Mg2+ Ba2+阴离子NO CO SiO SO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Ⅱ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 gⅢ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NOCOSiOSOc/mol·L-1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Ag+、Mg2+、Ba2+(2)SiO+2H+===H2SiO3↓(3)如表阴离子NOCOSiOSOc/mol·L-1?0.250.40(4)存在,最小浓度为0.8 mol·L-1解析 由题知溶液为透明澄清溶液,因此溶液中的离子必能大量共存。由实验Ⅰ可知,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必有CO,其浓度为0.56 L÷22.4 L·mol-1÷0.1 L=0.25 mol·L-1,则溶液中一定无Ag+、Mg2+、Ba2+;且能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有SiO,发生的反应为SiO+2H+===H2SiO3↓,灼烧后得到固体SiO2,则SiO的浓度为2.4 g÷60 g·mol-1÷0.1 L=0.4 mol·L-1;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不含SO;根据电荷守恒知2c(CO)+2c(SiO)=2×0.25 mol·L-1+2×0.4 mol·L-1=1.3 mol·L-1>0.5 mol·L-1,因此必有K+,至少为0.8 mol·L-1,不能确定有无N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3a Word版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检测(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检测(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