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a(含详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板块三  限时规范特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1(双选)离子方程式:2Ca23HCO3OH===2CaCO3CO3H2O可以表示(  )ACa(HCO3)2NaOH溶液反应B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答案 AB解析 Ca(HCO3)2NaOH溶液反应,当NaOHCa(HC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a23HCO3OH===2CaCO3CO3H2OA正确;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当两溶液中所含NaHCO3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a23HCO3OH===2CaCO3CO3H2OB正确;Ca(HCO3)2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论两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相对多少,产物中都不会存在COC错误;漏掉了NHOH的反应,D错误。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CaCO32OH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答案 C解析 氨水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应写为NH3·H2OA错误;澄清石灰水中Ca(OH)2完全电离为Ca2OH,与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CaCO3B错误;稀硫酸中H只能将Fe氧化为Fe2D错误。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Fe2Al3ClOClBKCu2OHNOCNHNaBrSODMg2HSiOSO答案 C解析 A中,Fe2能被ClO氧化;B中,Cu2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D中,HSiO反应生成H2SiO3。故选C4.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答案 C解析 Al3S2发生双水解,生成Al(OH)3H2S,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酸性溶液中ClO能氧化I,且HClO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中性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SO2H2O===H2SiO3SO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Al34NH3·H2O===AlO4NH2H2O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答案 D解析 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A错误;B项忽视了SO2过量,应生成HSO,错误;Al(OH)3不能溶于过量NH3·H2OC错误;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4OHO2,生成的OH再与CuSO4发生反应Cu22OH===Cu(OH)2,将两个离子反应合并即可得总反应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D正确。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c(OH)的溶液中:NaKSOClO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u2CONOC0.1 mol·L1 FeCl3溶液中:KNHISCN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Fe2NOSO答案 A解析 A项所给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大量共存;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B项中Cu2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C项中Fe3SCN可发生络合反应,Fe3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呈强碱性或强酸性,且呈强酸性时不能含有NO,因为铝与硝酸反应不会生成氢气,而碱性条件下NHFe2均不能大量存在,故D项不符合题意。7[2017·山东淄博高三测试]某溶液含有KFe3SOCOI中的几种。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下列有关原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的离子为Fe3SOB.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COIC.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SOD.确定是否含有K需要经过焰色反应答案 C解析 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Fe3CO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原溶液中一定不含COI,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SO,而K需要经过焰色反应才能确定其是否存在,ABD正确,C错误。8[2017·辽宁大连高三测试]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0.1 mol·L1NaAlO2溶液:HNaClSOpH11的溶液中:CONaAlONOS2SO 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 mol·L1的溶液中:ClCONOSO 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ClKSO 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Fe2MnONONaSO 中性溶液中:Fe3Al3NOClS2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⑤⑥  D④⑤答案 B解析 AlOH不能大量共存,错误;pH11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提供的离子能大量共存,正确;水电离的c(H)1012 mol·L1的溶液可以为酸性溶液,也可以为碱性溶液,COSO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错误;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提供的离子能大量共存,正确;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3.14.4,溶液变黄,则pH>4.4,可以是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Fe2MnONO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溶液中Fe2不能大量存在,错误;Fe3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l3S2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9.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甲中滴加丁可能发生反应:HCOBa2OH===BaCO3H2O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INOSOC.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D.甲为NaHCO3,乙为AlCl3答案 B解析 溶液中存在HNaAl3Ba2OHClHCO,故依据离子能大量共存的原则得出甲、乙、丙、丁中含有两种物质,即HClAlCl3,因为甲溶液能和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BNaCl,故甲和乙中含有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即Al3HCO,生成的气体BCO2,沉淀AAl(OH)3,然后依据甲与丙反应生成无色气体B,则甲为NaHCO3,乙为AlCl3,甲与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则CBaCO3,丁为Ba(OH)2,丙为HCl。当Ba(OH)2过量时,与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Ba2OH===BaCO3H2OA正确;丙为HClNOH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白色沉淀A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中,C正确;根据上述分析,D正确。10.下列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时的总反应:Ag3NH3·H2O===[Ag(NH3)2]OHNH2H2OB.向1 mL 0.1 mol/L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HI溶液:3Fe2NO4H===3Fe3NO2H2OC.向10 mL 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中加入0.1 mol/L Ba(OH)2溶液至恰好只有一种沉淀时:NHAl35OH2SO2Ba2===AlONH3·H2O2H2O2BaSO4D.向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2MnO7H2O26H===2Mn26O210H2O答案 C解析 [Ag(NH3)2]OH可溶,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拆成离子,即[Ag(NH3)2]O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g2NH3·H2O===[Ag(NH3)2]2H2OA错误;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由于I的还原性强于Fe2,故NO(H)应先氧化I,再氧化Fe2B错误;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先出现Al(OH)3BaSO4两种沉淀,若Ba(OH)2溶液继续加入,Ba(OH)2过量,Al(OH)3溶解生成AlO,最后只有BaSO4沉淀,C正确;选项D的离子方程式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O26H===2Mn25O28H2OD错误。11[2018·东北育才学校质检]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H)32AlOCO23H2O===2Al(OH)3CO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2IH2O22H===I2O22H2OCFe2(SO4)3Ba(OH)2溶液混合:Fe3SOBa23OH===Fe(OH)3BaSO4D.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答案 D解析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H)3,反应生成Al(OH)3NaHCO3,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故A错误;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故B错误;Fe2(SO4)3B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3Ba26OH===2Fe(OH)33BaSO4,故C错误;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符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34)12[2018·辽宁沈阳高三质检](16)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HBa2Fe2ClNOCOSO。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A生成,溶液B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据此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立即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有沉淀出现,这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气体F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5)根据实验现象该同学认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有其他同学认为其结论不合理,又进行了后续实验,最终确定原溶液中含有SO,试写出实验可行的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lFe2NO CO(2)3Fe24HNO===3Fe3NO2H2O(3)HHCO===CO2H2O Fe33HCO===3CO2Fe(OH)3(4)NH3(5)向沉淀G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则含有SO[或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SO]解析 (1)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A生成,该气体可能为CO2NO,由于稀盐酸足量且反应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CO,一定含有Cl,气体ANO,故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Fe2NO,一定不含CO(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Fe3NO2H2O(3)实验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B中含有过量的氢离子,则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CO2H2O。溶液B中还含有Fe3,氢离子反应完后,Fe3HC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3HCO===3CO2Fe(OH)3(4)溶液D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加热后生成气体F、沉淀G和溶液H,气体FNH3(5)由于实验NaHCO3过量,故沉淀G中一定含有BaCO3,不能确定沉淀G中是否含有BaSO4,需要进行后续实验,即向沉淀G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沉淀部分溶解,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13(18)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K Ag Mg2 Ba2阴离子NO CO SiO SO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 g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2)实验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NOCOSiOSOc/mol·L1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AgMg2Ba2(2)SiO2H===H2SiO3(3)如表阴离子NOCOSiOSOc/mol·L10.250.40(4)存在,最小浓度为0.8 mol·L1解析 由题知溶液为透明澄清溶液,因此溶液中的离子必能大量共存。由实验可知,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必有CO,其浓度为0.56 L÷22.4 L·mol1÷0.1 L0.25 mol·L1,则溶液中一定无AgMg2Ba2;且能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有SiO,发生的反应为SiO2H===H2SiO3,灼烧后得到固体SiO2,则SiO的浓度为2.4 g÷60 g·mol1÷0.1 L0.4 mol·L1;由实验可知溶液中不含SO;根据电荷守恒知2c(CO)2c(SiO)2×0.25 mol·L12×0.4 mol·L11.3 mol·L1>0.5 mol·L1,因此必有K,至少为0.8 mol·L1,不能确定有无NO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3a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3a Word版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检测(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检测(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检测(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检测(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