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尿毒症患者在透析,肾移植示意图,输尿管,泌尿系统的组成,观察肾脏,肾上腺,肾脏结构模式图,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肾脏的结构及与尿形成有关的结构特点。2.能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3.说出排尿的意义以及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卫生习惯。
1.描述肾脏的外部形态。2.观察肾门处连接的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开口。3.剖开肾脏,观察其内部结构:辨认皮质、髓质、肾盂。
1.位置和形态 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蚕豆形; 肾门处有肾静脉、肾动脉出入肾脏以及输尿管与肾脏连接的部位。2.肾脏的结构 皮质:外周,毛细血管丰富,颜色深 髓质:内侧,颜色浅 肾盂:肾脏中央的空腔,汇集尿液
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
3.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与肾小囊相连外有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围成囊腔包围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分支盘绕形成的毛细血管球,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
下表数据是某人尿样化验的结果,你认为该患者肾脏的哪一部分出现了病变?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其他成分与血浆相同。2.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原尿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余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流向肾盂。
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尿素和血细胞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少部分水、 无机盐、 尿素
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出
1.血液类型在哪里发生改变?2.某病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其肾脏中病变部位可能是哪里?
小知识 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通透性增大,会使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甚至血细胞进入肾小囊,导致血细胞和蛋白质从血液中流走,形成蛋白尿和血尿。血浆中蛋白质过少,出现全身浮肿。 肾小管的吸收作用是有限的,只能吸收血浆中0.1%的葡萄糖。健康人一次食用过多的糖,部分糖就不能被吸收,尿中会出现葡萄糖。糖尿病人是胰岛素分泌过少,使血糖浓度过高,出现糖尿。 人工肾脏是模拟肾脏的工作,过滤人的血液,进行血液透析。 肾脏移植后由于患者的身体对植入器官的排斥作用,使移入的器官不易成活。
父亲给儿子捐肾脏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泌尿系统的卫生:及时喝水、排尿、注意卫生
1.如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④中液体与③中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不含有( )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血细胞和葡萄糖C.尿酸和尿素D.血细胞和无机盐2.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3.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体 B.肾小囊C.肾小球 D.肾小管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原因是(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输尿管的输导作用 D.膀胱的暂时贮存作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精巧点拨,实验探究,课堂演练,输尿管,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肾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课文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输尿管,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观察肾脏,肾脏羊,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肾脏结构,肾髓质,肾皮质,分析与讨论,肾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