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示范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听小骨,讨论一,讨论二,听觉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能准确标出各个部位的名称吗?
安装:学生上台按顺序依次安装并展示观察:耳朵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思考: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有一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它的空间,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
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 振动的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 包括:耳廓 、外耳道
鼓膜 、 鼓室、 听小骨
1、了解鼓膜结构特点,知道鼓膜在声音形成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穿孔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情况易导致鼓膜破裂?2、当你遇到巨大声音时应该怎么办?#10. 幻灯片 103、小明得了急性咽喉炎后感到耳朵闷,听力下降,到医院检查诊断为中耳炎。 咽喉炎为什么 能引起中耳炎,得了中耳炎应该怎么办?#11. 幻灯片 11
(调节鼓膜两侧气压,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1、一儿童先天性耳聋,通过手术,装上人工耳蜗后,能听见声音了。耳蜗有什么作用?2、人的眼睛通常看不到自己的头部,即使闭上眼睛,我们也能感觉到自己头部的位置变动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有些人为什么易晕车晕船。3. 、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肿瘤压迫大脑,结果造成了这位妇女耳聋。经检查,医生判定耳的结构没有损伤,请你探究其发病部位可能是什么结构?
前庭与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坐车时,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耳蜗里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减少和消除噪声;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时堵耳;避免中耳炎;避免长时间戴耳机;#19. 幻灯片 19认真做耳朵保健操。
长时间听耳机,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这样就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刺激的冲动引起听神经的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影响,主要症状有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稍感疼痛等,。对于戴耳机骑车病例;一些学生还会出现头晕脑胀,注意力不易集中也曾有过爆聋的灵敏性以及记忆力减退,还会变得烦躁不安、缺乏耐心,思维和反应开车的朋友还会影响交通安全。 听力损害是无法恢复的,所以我们千万不可忽视。正确使用耳机要注意:音量掌握在以能听清楚为佳,时间每天最多不超过1小时,发现有耳鸣和听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C.听小骨 D.耳道2、用尖锐器具挖耳朵可能会损伤( )A.听觉中枢 B.听神经C.鼓膜 D.耳廓3、咽鼓管是咽部与( )相通的管道。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鼻
4、声波传送到听中枢的正确顺序是( )A.声波→外耳道→鼓膜→听觉感受器→ 听中枢B.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听觉 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 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D.声波→外耳道→听觉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
1. 揉耳廓:双手食指弯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耳廓,揉50次左右,直到耳朵发热为止。
2. 拔耳朵: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轻,深部不要太深,避免力量太大伤及鼓膜。食指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3次后,立即拔出,反复20次左右 。
3. 醒耳骨: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4. 震耳:将双手搓热,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后松开,如此10次左右,能有耳朵清静的感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精巧点拨,实验探究,课堂演练,外耳道,听小骨,咽鼓管,半规管,半规管和前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说课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耳与听觉,“跳读”课文,“续读”课文,“看视频理要点”,位听神经,听觉中枢,用耳卫生须知,自学指导4,当堂小结,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眼的结构,晶状体,视神经,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睫状体,光线较弱时,光线较强时,视觉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