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全卷四个大题,共28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C1-35.5K-39Fe-56Cu-64Zn-65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涂黑)
1.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2.美丽生活劳动创造,做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垃圾分类B.用水淘米
C.用清水擦洗家具D.用醋清洗水垢
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元素影响人体健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缺氟易产生龋齿 B.缺硒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D.长期缺铁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4.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6.我国的海洋资源丰富,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前景十分广阔。你认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 B.钠 C.钙 D.铁
7.同学们毕业郊游时,发现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都认为应该向稻田中施用的复合肥是
A.NH4NO3 B.KNO3 C.Ca3(PO4)2 D.KCl
8.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9.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10.《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的氮的化合价为
A.+5 B.-5 C.+6 D.-6
11.夏天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一种酸),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食醋 B.酱油 C.肥皂水 D.食盐水
12.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A.过氧化氢(H2O2) B.乙醇(C2H6O)
C.三氯甲烷(CHCl3) D.过氧乙酸(C2H4O3)
13.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4.如下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
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15.铽的贵重性和其具有的许多优异特性,使其在一些应用领域处于无可取代的地位。它在农业、工业、畜牧业、医药卫生、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Tb
C.核外电子数为65
D.中子数为158.93
16.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微观上看:硬脂酸钠含有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
B.从宏观上看: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C.从分类上看:硬脂酸钠属于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硬脂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17.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实验,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体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下面对于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8.20 ℃时KCl的溶解度是34 g。取65 g 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 ℃时KCl的溶解度为40 g
19.实验操作是学习化学必备的技能。下列除去杂质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20.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有
①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②将生锈的铁丝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可以正确的除锈
③用数轴可以表示下列化学知识: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人类重要金属材料的使用史:;
生铁与钢的区分:
④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分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
⑤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图线AB段为盐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现象为产生气泡;C点盐酸被完全反应,部分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
A.5B.4C.3D.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21.(7分)化学用语是表达化学思想的专门语言。根据所学知识,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硝酸根离子。
(2)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酸中的阳离子。
(4)五氧化二磷中的磷元素的化合价。
(5)SO42- 中的“2-”表示:。
(6)最新发现,“六神丸”(含麝香等六味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麝香中含有麝香酮、氯化钾、硫酸钠、碳酸铵等物质,写出碳酸铵的化学式。
(7)“嫦娥四号”探测到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硅酸镁,写出硅酸镁的化学式。
22.(8分)(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
①衣:讲某一物的材料点燃,发现有羽毛烧焦的气味,则该材料属于。
②食:云南特色美食——“过桥米线”中含有丰富的(填营养素名称)。
③住:装修房子时,常用刷墙,才会让墙更坚硬。
④行:汽车尾气排放出的(只需填一个化学式)被记入空气污染物。
(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②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 g水,同时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 g,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g。23.(6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我们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水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生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来水生产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B. 供水系统提供的水不含任何杂质
C. 液氯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D. 生活中可直接取用该自来水喂养金鱼
(2)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3)通常情况下,铜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Cu2(OH)2CO3],这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反应的产物。
(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5)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在微观模型A、B、C、D中,表示水分子的是(填字母代号)。
②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
24.(8分)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4)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m 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滤渣只含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三种
B. 若滤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则滤渣中的固体只有两种
C. 若最终得到的滤渣质量仍为m g,则滤液中溶质最多有两种
D.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
(5)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______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25.(4分)“垃圾是放错的资源”。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属,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
(1)步骤Ⅱ中产生的现象是。
(2)步骤Ⅲ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溶液C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的成分是。能够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6.(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1)工业上常采用的方法获取O2。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的事例有(写一点即可)。
(2)高锰酸钾制取O2时,常用a(填仪器名称)提供热源;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现制取3瓶氧气,集气瓶容积为250 mL,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至少为g(通常氧气的密度约为1.34 g/L,结果精确到0.1 g)。
(4)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4KO2+2CO2=== 2K2CO3+3O2。该方法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写一点即可)。
(5)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反应结束后,弃去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7.(6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2)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3)氢气与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收集证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并进行 了实验。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前装置C中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
(3)反应后E中红色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__正确。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图1装置进行了简化,只用图2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假设每步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干燥的凉烧杯内壁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应补充的最后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8.(6分)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后过滤,将滤渣洗净、烘干后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金属元素在产物中显+2价)。固体质量与各步实验的时间关系如图。
(1)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原粉状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g。
(3)求m的值。
A.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面粉加工厂
D.居民住宅区
物质
食醋
酱油
食盐水
牙膏
肥皂
pH
2~3
4~5
7
8~9
9~10
选项
A
B
C
D
实验
镁条燃烧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探究CO2的溶解性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操作
实验分析
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eq \f(1,5)
软塑料瓶变瘪,说明CO2气体能溶于水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解释或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A
铜粉(铁粉)
用磁铁吸
磁铁能吸引铁粉而不能吸引铜粉,剩余物质为铜粉
B
NaCl(Na2CO3)
配成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振荡,蒸干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C
CO(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CO+CuO eq \(=====,\s\up7(△)) Cu+CO2↑
D
Na2CO3(NaHCO3)
将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2NaHCO3 eq \(=====,\s\up7(△)) Na2CO3+H2O+CO2↑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纳米医学上可用四氯金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