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轴对称现象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轴对称现象 教案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轴对称现象 教案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轴对称现象 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 课名5.1   轴对称现象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数学(北师大版)章节第五章学时第一学时年级七年级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发展空间概念.2、理解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意义,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3、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已有基础:   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他们的认识仅处于感知的层面,对于具体的相关概念还缺乏了解.   经验基础: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许多事物都为学生的认知提供了经验基础.2、学生面临的问题:该年龄段的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认识仅处于感知的层面,对于具体的相关概念还缺乏了解.同时七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语言概括能力,因此学生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时会出现分析不清、理解不透的问题.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得出以后,我设计了剪纸,不仅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概念的引出提供了素材.然后我借助学生的作品,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等活动,最终引导学生顺利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难点: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视频、剪纸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充分思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真正把握住概念实质,加深对概念的了解.以此来突出重点,并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画图、拼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体会新知识的作用,在应用中加深理解,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以此来突破难点,使学生学会如何判定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欣赏视频,引入新课 0-3:40通过欣赏视频,体验、感受到对称美. 1、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片段说明轴对称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欣赏视频,感受对称美     2、明确学习目标动画擦除图片,插入视频,从生活中数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目标图片展示  探究对称3:41-9:541、通过观察丰富的生活实例,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活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出示生活中一些对称事物的片图片. 在欣赏前,提出问题: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2、在学生描述了自己所发现的特征后,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能将图中的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播放动画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接着,我会给出准确的定义,对定义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强调,1、学生欣赏平面图形,观察特点.2、展开交流、讨论并进行相应的归纳,充分体验图形中蕴涵的对称美.3、通过观察动画与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   自定义动画播放图片.         插入flash动画展示图片的折叠    蒙层、擦除功能展示轴对称图形概念 动手操作,巩固新知9:55-19:35   巩固所学知识,展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1、播放轴对称视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根据视频利用手中工具,设计并剪一个轴对称图形,为下一步引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奠定基础. 2、趣味分类:将图形按照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分类.利用游戏情景让学生区分轴对称图形.3、请您破案:小兵张嘎受游击队政委所派到县城取一封鸡毛信,研究攻打县城会议。到城门口被二鬼子搜身发现鸡毛信,二鬼子不明白,说:什么乱七八糟的,经嘎子苦求出了县城,完成了任务。政委打开鸡毛信,内容如下: 聪明的您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关注学生对概念的本质理解程度.1、学生动手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3、观察思考并解密,完成练习.插入视频《轴对称现象》 授课助手展示 课堂活动功能中趣味分类 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模式抽取学生  画笔功能放大镜功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合作交流,再探新知19:36-25:29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主动思考,认识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1、剪纸-心形喜字展示学生作品. 2、观察下图中的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探讨两个图形成轴对称.3、展示讨论结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1、一名学生演示双喜字的剪法,并说出为什么要对折?自由剪轴对称图形.2、观察动画演示,得出结论播放音乐,动画展示步骤.放大镜功能凸显关键展示学生作品 Flash动画对图形变换,凸显直观性 蒙层擦除功能学以致用,巩固提升25:30-37:10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总结的好习惯.1、试一试:下列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2、做一做:下列四组图片中有哪几组图形成轴对称?3、考考你:如图中阴影图形与图形_________ 成轴对称(填序号)4、画一画:下面的图形都是轴对称或成轴对称的图形,请分别画出他们的对称轴.5、添一添:6、设计师:请同学们利用一个圆、一条线段、一个正三角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给它取个萌萌的名字.(这两题稍难,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7、学科练习;您能根据下面一幅对联仿写一幅吗?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请同学们课后搜索关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回文诗.1、学生独立完成.      2、仔细观察,辨析完成任务.    3、学生观察思考,注意思维多元化.   4、学生画对称轴    5、学生画图,互相补充. 6、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适时进行帮助.     画笔功能   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模式抽取学生   蒙层擦除功能       画笔功能   克隆、拖拽、旋转、移动功能         嵌入视频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性总结升华,深化提高37:11-39:26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也是对本课内容的一个回顾与复习.    作业的设计充分体现层次性.体现分层次教学.1、回顾反思:对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吗?2、布置作业:(必做题1)你能由这些剪纸图形体会到我们今天学的哪些知识?(必做题2)根据图形填表:请您就正n边形的条数做一个猜想(选做题) 如图:ABC 中,C=90˚, A可以变化.  现将ABC沿一边翻转,  使翻转后的图形各边都相等,并且翻转次数最少,应该如何翻转.1、学生回答问题,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并感悟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2、必做题课后独立完成,选做题合作讨论完成.重点标注    显示、切换功能六、教学流程图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相关教案

    数学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准备,相关资,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式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动手操作 分享交流,观察探究 获取发现,巩固新知 区分概念,自我创作 发散思维,课堂小结,课堂拓展 放飞思维,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