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08-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试卷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863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作业08-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试卷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863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作业08-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试卷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863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作业08-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试卷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8636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作业08-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试卷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8636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作业08-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试卷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8636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作业08-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展开每日时评必背
用信念引领人生选择
(题目即论点,旗帜鲜明。)
①同一扇窗户看出去,眼睛向上是天空,眼睛向下是大地。世界呈现什么模样,往往取决于你的视角。(开篇由透过一扇窗户看到的风景不同而引出人生视角这个话题。)
②“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王泽山院士当年求学时选择了火炸药专业,身边人都说这个专业太冷僻,但他坚信专业无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芒四射”。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我国火炸药领域果然因他而“光芒四射”。果树栽培专家糜林一心富民,哪里穷就往哪里跑,农民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30多年来,他帮助大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自己却不幸倒下。选择无所不在,但一个人如何选择与担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世界看人生的角度。
③有人说,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这样的灿烂,源自生活的态度。“人民楷模”王继才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开山岛上升五星红旗,早晚例行巡岛。为了减少岸上补给,王继才夫妇还在岛上开辟出“格子田”。面对困境,正因将目光聚焦于“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王继才把“靠自己”“不抱怨”作为人生信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开山岛已成精神花园,年轻人接过了守岛接力棒,一批批党员干部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现实性分析。列举王泽山院士、果树栽培专家糜林和“人民楷模”王继才的事例论述一个人的选择与担当取决于看世界看人生的角度,指出一个人精神的灿烂源自生活的态度。)
④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人才是“用”出来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伴随着本领和才干的增长。今天,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90后”“95后”甚至“00后”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应当把目光投向年轻人,为他们创造广阔的发展舞台、良好的成长环境,用其所长、补其所短,多压担子。平台好,人才聚。少些学历、资历等“先验视角”,多看实绩、潜力,方能助力“后浪”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创造更多精彩。(现实性分析。应当为年轻人创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良好的成长环境,用其所长、补其所短,多压担子。)
⑤面对疾风骤雨,有人抱怨“老天爷”,苏轼却留下动人诗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赞誉,航天英雄景海鹏说:“每一次飞天有太多人在托举着我们,我们的背后是祖国”。凝视的目光,呼应内心坐标,照见格局胸怀。超越名利的羁绊,常思以身许国,就能用信念引领人生选择;就能无惧困境、愈战愈勇,不会怨天尤人、气馁懈怠;就能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现实性分析。青年人应超越名利羁绊,常思以身许国。)
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高远之处看世界看人生,深悟他者即自身,掌握“舍”与“得”的辩证法——一个有“眼量”而精神灿烂的人,必将拥抱更多美好。(总结全文,展望期待。)
【精读细思】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生活在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唯有奋斗,才能堪当重任、不辱使命;唯有奋斗,才能成就梦想、创造辉煌。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实现属于自己的“王者荣耀”。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是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去勇敢实践、去克服困难、去创新创造。无奋斗,不青春。怀揣一份执着,哪怕前方荆棘丛生、充满坎坷,你们也能奋勇向前、永不气馁,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站在高远之处看世界看人生,深悟他者即自身,掌握“舍”与“得”的辩证法——一个有“眼量”而精神灿烂的人,必将拥抱更多美好。超越名利的羁绊,常思以身许国,就能用信念引领人生选择;就能无惧困境、愈战愈勇
每日素养必练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①”,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乙] 平原君欲封鲁连③,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史记·鲁仲连列传》)
[注] ①鹓雏:传说与凤凰同类的鸟。②鸱:鹞鹰。③鲁连:鲁仲连。
[甲]文中的庄子和[乙]文中的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市笥[注]而藏之腐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注] 巾:用巾包裹或覆盖。笥:装入竹箱中。
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4.《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每日方法点睛
成语使用
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每日提升必练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
一只布袋
刘震云
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有个种地的叫老韩。老丁和老韩是好朋友。
做买卖的人,本该爱说话,但老丁一天说不了十句话。种地的整天和牲口、庄稼打交道,本该不爱说话,但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一个不爱说话,一个爱说话,本不该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爱上山打兔,爱唱上党梆子。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老丁平日不爱说话,但一到唱戏,像换了一个人,口舌翻飞,字正腔圆,精神焕发。两人本是朋友,但唱起戏来,或是夫妻,或是君臣,或是父子。有时唱一个折子,有时连走一本戏,全看二人的兴致。唱起戏来,往往忘了打兔。
两人是朋友,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老丁的小女儿胭脂和老韩的小女儿嫣红,常在一起割草。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背着草回家,看见前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两人都想捡这物件,嫣红比胭脂大一岁,跑得比胭脂快,早一步跑到物件前。捡到手里,原来是一只布袋。嫣红便将这只布袋搁到自己草筐里,背回了家。
老韩老婆打开布袋,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七块。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两口子夜里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漏出半点风声,我用绳子勒死你。”把嫣红吓哭了。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老丁笑了:“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了:“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①“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拾的。见了面,分一半。”
老韩:“你这不是耍浑吗?”
老丁:②“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老韩:“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老丁:“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就得经官。”
事情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老韩听出来老丁的意思,我好不了,也不让你得着便宜。两人一块打兔唱戏,好了二十来年,老韩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这么毒。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嘴比唱戏还利索呢?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就是再分钱给他,两人也算掰了。老韩也赌上了气:“这布袋是捡的,不是偷的,你想告就告吧。”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
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车黄豆,到霍州去粜。粜完黄豆,又结了霍州粮栈欠老温家小麦的钱,共六十七块大洋。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由着牲口往前走。路过牛家庄村头,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老曹惊出一身汗。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但路上哪里还有布袋的踪影?老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打问,问了百十个村落,口千舌燥,水米没打牙,没有问出布袋。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本来大家不知道,让老丁一闹,大家全知道了。老曹便寻到老韩家。老韩见瞒哄不住,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老曹一见布袋,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又说:“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又说:“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
又说:“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跟老婆就不好交代;我不上吊,老婆也得上吊。”
又端详老韩:“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老曹又说:“今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老韩又有些猝不及防。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快就连到了一起?
因为一只布袋,襄垣县温家庄的老曹,和沁源县牛家庄的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
(节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只布袋”是小说行文线索,从嫣红捡布袋、两家争布袋到老韩还布袋,小说的基本情节都是围绕这只布袋逐步展开的。
B.老韩失去的朋友老丁不是真朋方,得到的朋友老曹也未必是真朋友,得到朋友和失去朋友都是阴差阳错,充满了意外和偶然。
C.小说对老曹丢失和寻找布袋的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解答了前文嫣红为什么会捡到布袋的疑问,也交代了后文老曹与老韩成为朋友的缘由。
D.小说通过“一只布袋”引发的风波,刻画了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比如老丁平时做生意不爱说话,跟老韩争辩时却是口齿伶俐,义正辞严,句句在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老曹从老韩那找回布袋时,先是查验银元的数目对不对,这一举动将老曹自私多疑的性格特点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B.小说中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段来刻画老韩这一形象,人物非常有生活气息,既鲜活生动又真实接地气。
C.小说开头“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这类语句明显借鉴了民间文学的表述方式,叙事也采取了“凡事有原委”的传统模式。
D.小说的叙述语言平实、简洁、洗练,又娓娓道来,展示了浮生百姓的生活状态,具有现实意义。
3.言为心声,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达了老丁怎样的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
4.小说在老曹找到布袋后,在五个段落中连用五个“又”写老曹说话,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尽赦燕罪,使罢兵归藩。又为宣谕数千言授嵓,持至燕军中,密散诸将士。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日:“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方孝孺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B.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C.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D.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武,年号,用年号来纪年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用一个或多个年号。
B.世子,古代帝王和诸侯的儿子,明清两代指亲王诸子,可世袭亲王爵位。
C.少卿,北魏太和时所设的官名,北齐时为正卿的副职,隋唐至明清时亦沿置。
D.乙丑,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在古代干支依次相配也被用来纪年和纪月。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孝孺才能出众,深受众人赞誉。他师从宋濂,才能超过了宋濂门下众多知名人士,太祖认为他是正人君子,他还被姚广孝誉为“读书种子”
B.方孝孺善于裁断,参与国家政事。惠帝即位之后,常向他咨询政事;大臣在朝廷奏事,当面讨论可否时,皇帝有时就让他在殿上批示作答。
C.方孝孺有谋有略,忠心报效国家。燕兵攻打大名,他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并起草诏书;在惠帝逃往其他地方后,他坚守京师进行抵抗,愿以身殉国。
D.方孝孺忠于故主,拒绝配合成祖。他批驳成祖篡位的辩解,三次质问成祖,拒不同意起草登基诏书,激起成祖之怒,最终被处死于街市。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9.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方孝孺的文学才能?请任举三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为其下文描述抒情作了铺垫。
B.颔联巧用“杜陵秋”来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浸透着对关中失地和人民的怀念之情。
C.“身世安危入倚楼”中,从字面看作者是在感慨自己身世的安危,实则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D.“横槊赋诗非复昔”中,“横槊赋诗”这一典故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也有体现,如“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本诗中指作者当年的军中英姿。
11.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12.下面是一则校园新闻初稿的主要内容,在词语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有五处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雅言诵经典,传承中华魂”国学经典朗诵大赛于4月19日至20日在传媒学院开赛。经过苦心孤诣的准备,我校国学社吟诵的“蜀道难”大获好评,忝居首席,特向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表示祝贺!本节目获得省电视台编导垂爱,将在新年晚会上粉墨登场。
①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⑤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个好思想,一个好作品,在成形之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子来自人类生活的土地,如同柳絮一样在人类精神的天空飘荡。倘若它落到了你的心中,你的心又恰巧是一片沃土,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有希望发育成一棵好的植物。精神的创造当然离不开外部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满天柳絮,阳光明媚,水分充足,可是倘若你的心是一片瘠土,你的心中仍然不会绿柳成荫。一颗种子只有落在适宜的土壤上,才能真正作为一颗种子存在。
14.请根据下面图表,概括出三条我国棉花产销及占比的变化趋势或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每条不超过30字)。
注:国际棉花年度为当年8月1日至次年7月31日;2020/21年度数据为2021年3月最新预测值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医生救治患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哲人忠告人们: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面对疾病,面对人世的种种苦厄,这两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评卷人
得分
一、名著阅读
评卷人
得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评卷人
得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评卷人
得分
四、语言表达
评卷人
得分
五、材料作文
作业03-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这是一份作业03-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文件包含作业03-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作业03-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作业16-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这是一份作业16-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文件包含作业16-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作业16-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作业15-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 这是一份作业15-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文件包含作业15-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doc、作业15-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