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各科中小学教师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方案+成果及点评【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展开
小学综合实践-微能力2.0认证 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1.学习活动设计方案2.学生成果及点评 撰写:Z J 【获奖作品】 《综合实践活动——中国传统节日》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学校XX小学教师 Z J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 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让学生展开学习,而中国传统节日,则是中华民族悠 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时 主题说间、来历、习俗和相关故事,可以结合美术学科,通过画图、手抄报 等形式让学生梳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结合音乐学科,唱 明 一唱有关传统节日的歌曲,跳一跳有关节日的舞蹈,丰富本次实践活 动的内容。 1.知道中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 2.通过活动,更多地了解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饮食。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整合信息,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4.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比 如:画节日、朗诵、舞蹈、歌唱、手抄报……) 学习目5.通过汇报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 标力和组织交际能力。Z J 6.体验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和融合。 7.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 8.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和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年级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传统节日并不陌生,二年级时学习 学习对的识字单元《传统节日》,学生也对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了一定的了解。 象本次学习,主要让学生加深对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及相关故事的学 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流 程 图片资源: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图片。 学习资视频资源:有关传统节日的来历及相关故事、舞蹈、诗朗诵等。 源音乐资源:有关传统节日的歌曲。 文本资源:传统节日的习作范文。
技术工 智慧课堂设备具 1.利用智慧课堂设备的课堂互动的灵活性、方便性,将各类学 习资源按照知识顺序串起来,及时交流、及时展示。应用策2.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时间可以在预习时布置学习单,让学生掌略握。 3.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在小组汇报交流展示中,结合 手抄报、舞蹈、诗朗诵等形式呈现。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播放春节贴春联、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 月饼等画面。 谈话激趣:同学们,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 个节点,这些日子就叫作节日。那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过程,就是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 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比如:团圆与亲 情、追思与纪念、狂欢的喜悦、赏月诵古诗等等。中国人的各种情感 都融入到了这些传统节日里。那么,大家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 日都有哪些?谁能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呢?(自由交流) 导入课题:同学们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前一阶段,我们 各小组针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 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些传统 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 二、展示活动成果。Z J 预设一: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谈话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活动过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程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组的同学一起了解一下春节习俗! (1)展示故事:关于春节,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 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 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 逃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 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 守更待岁,祈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 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 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这里有几副春联,谁来为我们读一下?(春节组的同学现场表演 写春联。) (3)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 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把收集的几幅年画张贴在 墙上,学生欣赏,交流评议。) (4)古诗诵读:春节是古代传统的节日,有许多诗人都用他们 的笔来描绘春节的热闹景象。下面请欣赏我们带来《元日》——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音乐老师教唱《新年好》。 (6)学生表演舞蹈串烧。 2.小结。预设二:清明节小组的同学交流展示。(图片资料及简介) 1.图片一: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图片二:(这就是古时候清明节人们踢蹴鞠的照片)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图片三:(看,这就是人们踏青的图片)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图片四:(看,这就是小孩子放风筝时的图片)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5.背诵古诗《清明》。 6.跟着美术老师学习画“清明”。预设三:端午节组的同学交流展示。 1.赛龙舟视频:看!龙舟队员们争分夺秒、奋勇拼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与岸上欢乐的人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龙舟竞渡风俗画。再看!这一队,他们虽然落后了一些,可却并没有放弃,依然勇往直前。近了,更近了,后面这一队终于赶上前一队了。这些比赛的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展示龙舟队员们团结一致的精神,共同拼搏的乐趣以及他们划龙舟的高超技巧和对端午节的重视。 2.包粽子视频:看,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放进了一颗红红的枣。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鱼肉粽。粽子熟了,一掀锅盖,我们仿佛闻到一股清香。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传统节日中的习俗也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走进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欣赏了许多美丽的诗歌和图画,了解了许多动人的传说。老师很感动,感动于你们的积极探索的态度,也感动于你们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能说说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吗?四、作业 在平板中上传你眼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是画图、手抄报、录制音频、视频等传至畅言小学中老师布置的七彩任务小作业中。同学们可以在评论区开展交流活动。 学习评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探索氛围浓厚,注
价意力集中,能够很好地融入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前面的学习基础 上开展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够将跨学科知识适当的进行融合,能够将 跨学科知识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够清楚的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 化。Z J 涉及学美术、音乐学科。科 学生成果及点评
点评:本节课是基于智慧课堂下的一节课,学生在课上 了解了关于传统节日的文本知识内容后,教师在学生小组展 示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推送美术、音乐学科有关传统节日的学 习内容,如:画习俗、唱节日歌等。学生通过课堂上小组展 示的学习,学科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后提交属于自己对传统 节日认识作品。学生所上传的作品形式多样,表达出自己对 传统节日文化独特的情感体验。不拘泥于语言文字的教学, 容易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进行跨学科学习,拓 展学生思维,达成本课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