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1页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2页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 ,犹未为晚。(《战国策》)
    (2)所谓伊人, 。(《诗经》)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6)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 , 。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这一思想贯穿诸葛亮的一生,他的《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品格的句子是:“ , 。”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校园的草木依旧青葱,回忆的旋律如水流淌。是谁的笑容,勾勒出最美的画面?是谁的真情打湿了过往的雨季?当毕业的骊歌响起,却发现没有更好的礼物馈赠,那就把这些美好的瞬间存留在记念册里,让一声声珍重装满你我的行囊。或许时间会让照片tuì色,岁月会让书页泛黄,在某个冬日的黄昏,炉火旁打钝的你,会重新开启回忆,就让它带给你一缕温xīn,看过往的青春在时光中悄然绽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勾勒 馈 赠 tuì 色 温xīn
    (2)语段划线句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3.(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自南京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5.(2分)名著阅读。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安安分分地尽着自己的职责,一向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直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中,他终于爆发出了反抗精神,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
    B.一部成功的小说,必须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其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简•爱》用自传体的叙事语气,使小说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设计无疑是其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D.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采访,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以优美的文笔完成了一部向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及中国革命的历史巨著《西行漫记》(现译作《红星照耀中国》)。
    6.(4分)名著阅读。
    他(祥子)扯开大步,去找A_____.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只差着一对翅膀把他送到那里。只要见着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此刻的急切又超过了去见曹先生的时候,曹先生与他的关系是朋友,主仆,彼此以好换好。
    (1)该选段出自 (填作者)的小说《骆驼祥子》,在祥子心中可依靠的人,一个是A (填人名),另一个是把他当作朋友的曹先生。
    (2)后文中曹先生被学生阮明出卖,全家被迫离开北平,阮明出卖曹先生的主要原因是 。
    7.(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A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A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该选文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名称。
    8.(2分)综合性学习。
    盐海中学九(1)班举办“我的祖国我的家”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相关活动。
    【热点新闻共分享】
    取得5G技术的话语权,申请5G技术专利量全球前列等等,近几个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5G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最先进的5G技术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超高清视频等多个重要的场景应用,多维度多角度展现5G能力和5G新生态。
    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9.(2分)【美丽风光同欣赏】
    近年来,盐城着力推进黄渤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自然环境越来越美。请从下面图片中任选一景,运用一种修辞拟写一则广告语,发到你的朋友圈,助力申遗工作。
    10.(3分)【语文活动齐领略】
    请以“我的祖国我的家”主题,创作一份《手抄报》,请拟定三个恰当的栏目名称(每个不超过5个字)。
    二、阅读理解(55分)
    11.(5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12.(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⑥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寡人虽亡国之余⑪,不鼓不成列。”
    【注】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②既:尽,全部。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④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军的卫士。⑦重(chó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⑧禽:同“擒”⑨二毛:头发花白的人。⑩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⑪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肉食者鄙( )
    ②小信未孚( )
    ③门官歼焉( )
    ④公伤股( )
    (2)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3)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5)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②【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
    (6)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3.(1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④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⑤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⑥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⑦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⑧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人们习惯于摸自己的脸这种生活现象谈起,有何用意?
    (2)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⑦段加点字“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依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材料中的实验现象。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古安伍德教授让14名成年人参与到一个有关工作记忆的任务中。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在5分钟内记住若干个光点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会随机受到高频噪声的干扰。实验结果发现,当出现噪声时,参与者触摸面部的动作比不出现噪声时显著增多。
    14.(16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遇上好老师是人生的幸事
    麦家
    (1)我初中的时候,数理化成绩都很好,最差的是语文,语文中最差的又是作文。后来我的语文老师听说我在写小说,风趣地说:“麦家写小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篇小说。”可想,我的作文已经差到何等地步。
    (2)不过,我想我的化学老师肯定是不会这样看扁一个学生的,他是一个好得你无法想象的老师。我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是我人生的一大幸运和财富。
    (3)化学老师姓沈,叫国有,是个大胡子,年纪快50岁了,身体很壮实,说一口像新疆人的普通话,有时发脾气时甚至直接用新疆话训人。他在我们中学只待了很短时间,不到两学期就走了,留下的却是他之于我的“秘密的恩情”和“永远的教育”。
    (4)那是沈老师走前不久的事情。期末考试时,沈老师出的试题非常难,我考得最好,实际得分也只有43分。
    (5)我后来想,沈老师一定是故意这么做的,他想“教训教训”我们,让我们对学习增加一些畏惧心和上进心,所以把试题出得异常深奥。这就是他教学、育人的方式,什么都不点破,让你自己去想,去感受,去领悟,去成长。
    (6)他讲课也是这样,讲完了不做题,没作业,也不回答具体的问题,你问他某道题怎么做,他总是让你回忆一下他在某堂课的某一段的讲解。他经常说,学来的知识是草,思考出来的知识是树,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在头脑里种树,不要种草。
    (7)那次考试,树也都变成了草,因为太难了,所有的人考得都哭丧了脸。不过,我似乎有了“笑”的机会。作为课代表,我帮老师收完卷子后,他临时有事,把钥匙和试卷一同交给我,让我帮他拿回去。老师给了我“妙手回春”的机会,我也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试题有30分的选择题,改一下简直是易如反掌。
    (8)当天晚上,沈老师就找到我,以他的方式教训了我:责令我撕毁试卷,并让我独脚站在凳子上,直到摔下来为止。
    (9)我至今也猜不到他让我独脚站在高处的真正用意,是为了让我体验到临高失衡的危险感?还是为了让我纯粹接受战战兢兢的洗礼,以昭示求学的严谨和求真的艰难?还是暗喻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在凳子上多坚持站几分钟,用更多时间去体会其中的意义。
    (10)但当时我内心填满了羞愧,羞愧让我站了没有几分钟就摔下来了。期间,老师在旁边一句话没说,只坐在椅子上看书,静静地看书。
    (11)我从凳子上掉下来后,他问我有没有摔伤,发现没伤后他冷冷地说:你可以走了。我哭着不走,他推我走,他说他不需要我的眼泪,让我把眼泪留给我自己,流在心里。
    (12)我以为这事情才开始,因为按照正常流程,这肯定要报告给班主任,作行政处理。但直到后来老师说他要走了,学校也没处理我。甚至,似乎连沈老师自己也忘了,后来再没有对我提起过,连暗示也没有,好像这事不曾发生过。
    (13)只是他走后很多天,我突然收到一封信,最后落名是沈老师,上面这样写道:“你那次考试实际得分应该是43分,这本来已是全班最高分,但你的愚蠢让它变成了负分,我希望这是你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14)这封信,我一直珍藏着。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沈老师的努力,但始终无果,但老师却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结果”。
    (15)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当面告诉他:我深深地想着他,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深思越发变得强烈而真切!
    (有删改)
    (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我”的角度补全情节。
    考试结束后,“我”帮老师收卷子,并帮助他拿回去→ → →“我”突然收到沈老师的一封信。
    (2)沈老师“问我有没有摔伤,发现没伤后他冷冷地说“,这个细节表现了沈老师怎样的心理?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不过,我似乎有了“笑”的机会。
    (4)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6)段在内容上起到了哪些作用?
    (5)细读文章,说说你对“秘密的恩情”和“永远的教育”的理解,请分点作答。
    三、作文(60分)
    15.(60分)在生活中,眼前的,我们看得见,遥远的,我们看不见;表面的,我们看的见,内在的,我们看不见;现在的,我们看的见,未来的,我们看不见……有些看见的和看不见的差不多,有些却截然不同,甚至相反。
    请以“我已经看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战国策》)
    (2)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诗经》)
    (3)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6)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这一思想贯穿诸葛亮的一生,他的《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品格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亡羊补牢(重点字:亡)
    (2)在水一方
    (3)会挽雕弓如满月(重点字:雕)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小荷才露尖尖角
    (6)归雁洛阳边(重点字:雁)
    (7)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重点字:赢)
    (8)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重点字:侯)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校园的草木依旧青葱,回忆的旋律如水流淌。是谁的笑容,勾勒出最美的画面?是谁的真情打湿了过往的雨季?当毕业的骊歌响起,却发现没有更好的礼物馈赠,那就把这些美好的瞬间存留在记念册里,让一声声珍重装满你我的行囊。或许时间会让照片tuì色,岁月会让书页泛黄,在某个冬日的黄昏,炉火旁打钝的你,会重新开启回忆,就让它带给你一缕温xīn,看过往的青春在时光中悄然绽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勾勒 lè 馈 kuì 赠 tuì 褪 色 温xīn 馨
    (2)语段划线句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勒”读作“lè”;“馈”读作“kuì”;“tuì”写作“褪”;“xīn”写作“馨”。
    (2)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根据积累作答。“记念册”的“记”有误,应写作“纪”;“打钝”的“钝”有误,应写作“盹”。
    【解答】答案:
    (1)lè kuì 褪 馨
    (2)记 纪 钝 盹
    【点评】看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结合词义判断是哪个汉字。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书写时不写错字、别字、比喻凝聚,积累形似字;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要清晰,书写要规范、美观,不写繁体字。
    3.(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
    B.成分残缺,在“爱心送考”后加上“的活动”;
    C.正确;
    D.项属于句子杂糅,删去“由于”“的原因”;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自南京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使用有误,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用来形容真实的巨大的浪费给人的惊奇不恰当。
    BCD.使用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5.(2分)名著阅读。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安安分分地尽着自己的职责,一向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直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中,他终于爆发出了反抗精神,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
    B.一部成功的小说,必须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其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简•爱》用自传体的叙事语气,使小说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设计无疑是其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D.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采访,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以优美的文笔完成了一部向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及中国革命的历史巨著《西行漫记》(现译作《红星照耀中国》)。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根据积累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ACD.正确;
    B.有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是主人公,主人公是保尔,因其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平时多阅读,多积累。
    6.(4分)名著阅读。
    他(祥子)扯开大步,去找A_____.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只差着一对翅膀把他送到那里。只要见着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此刻的急切又超过了去见曹先生的时候,曹先生与他的关系是朋友,主仆,彼此以好换好。
    (1)该选段出自 老舍 (填作者)的小说《骆驼祥子》,在祥子心中可依靠的人,一个是A 小福子 (填人名),另一个是把他当作朋友的曹先生。
    (2)后文中曹先生被学生阮明出卖,全家被迫离开北平,阮明出卖曹先生的主要原因是 他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功课不及格,却要求曹先生让他及格,曹先生没有答应,他被退学就想把曹先生也拉下马,便到党部诬告曹先生是“乱党” 。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骆驼祥子》情节内容的掌握。《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善良,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平后,选择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有一次的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同时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变的自暴自弃、行尸走肉。
    【解答】答案:
    (1)老舍 小福子;
    (2)他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功课不及格,却要求曹先生让他及格,曹先生没有答应,他被退学就想把曹先生也拉下马,便到党部诬告曹先生是“乱党”。
    【点评】平时课外阅读要扎实,要善于做笔记,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等进行分类归纳,强加记忆。
    7.(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A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A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该选文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名称。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分析掌握程度。
    【解答】该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写的是智取生辰纲事发后,白胜被捉,供出了其他几个人,官衙要捉拿为首的晁盖,宋江私自放跑了晁盖。
    人物A是宋江,精明练达、喜好结交英雄豪杰、为人仗义、讲义气。
    答案:
    A是宋江,性格特点:精明练达、喜好结交英雄豪杰、为人仗义、讲义气。《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点评】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8.(2分)综合性学习。
    盐海中学九(1)班举办“我的祖国我的家”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相关活动。
    【热点新闻共分享】
    取得5G技术的话语权,申请5G技术专利量全球前列等等,近几个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5G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最先进的5G技术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超高清视频等多个重要的场景应用,多维度多角度展现5G能力和5G新生态。
    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由“取得5G技术的话语权,申请5G技术专利量全球前列等等,近几个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5G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可见,这则新闻主要写了中国在5G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可据此作答。
    【解答】答案:
    示例:中国在5G技术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9.(2分)【美丽风光同欣赏】
    近年来,盐城着力推进黄渤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自然环境越来越美。请从下面图片中任选一景,运用一种修辞拟写一则广告语,发到你的朋友圈,助力申遗工作。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广告语的能力。广告语具有独特性、形象性、创造性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片,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此题可以运用对偶的修辞,表现出这一风景区的特色和意境之美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一:选择A,广告词:鹿和谐,滩涂大美。
    示例二:选择B,广告词:湿地画廊,赏鹤天堂。
    示例三:选择C,广告词:水天一色九龙口,流光溢彩美水乡。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0.(3分)【语文活动齐领略】
    请以“我的祖国我的家”主题,创作一份《手抄报》,请拟定三个恰当的栏目名称(每个不超过5个字)。
    【分析】本题考查拟写栏目名称的能力。根据“我的祖国我的家”这一主题,可以设计栏目为“中国风光”“巨大成就”“爱国英雄”等。
    【解答】答案:
    示例:辉煌历史;今日中国;爱国故事。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理解(55分)
    11.(5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分析】《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作品。词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将主人公形象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的意思是: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莫遣”的意思是不要惊动,“闲看”的意思是静静地看,悠闲的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老者闲来无事静看孩们天真无邪偷果子的情景,也写出了是热卖恬淡、闲适的生活状态。
    答案:
    (1)“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
    译文: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点评】炼字题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2.(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⑥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寡人虽亡国之余⑪,不鼓不成列。”
    【注】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②既:尽,全部。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④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军的卫士。⑦重(chó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⑧禽:同“擒”⑨二毛:头发花白的人。⑩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⑪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肉食者鄙( 鄙陋,目光短浅 )
    ②小信未孚( 使信服 )
    ③门官歼焉( 被杀死 )
    ④公伤股( 大腿 )
    (2)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B
    (3)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5)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及其未既济也 ”。
    (6)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分析】译文参考:
    【甲】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乙】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他的护卫官都被杀死了。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即使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鄙:鄙陋,目光短浅。
    ②句意为: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信服。
    ③句意为:他的护卫官都被杀死了。歼:被杀死。
    ④句意为:宋襄公大腿受伤。股:大腿。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乃:于是,就/竟然;
    B.以:凭借/凭借;
    C.于:介词,在/对于,向;
    D.而:表示承接/表示转折。
    故选:B。
    (3)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故停顿应为: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鼓,词类活用,击鼓。再,第二次。竭,穷尽。句意: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
    ②重点词:众,多。寡,少。济,渡过。句意: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立足于对文意的理解,结合题干找到原文相关语句。
    ①鲁国将要和齐国打仗,曹刿想为鲁庄公献计献策。曹刿同乡的人说,有当权者出谋划策,你又去干什么呢?曹刿回答道,当权者目光短浅,未必能深谋远虑。故第一个空填“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说出了三个方面的依据,曹刿否定了前两个,肯定了第三个,即“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故第二个空填“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宋国和楚国在泓水开战。宋国的军队已经列好了队,而楚国的军队还没完全渡过河来。子鱼认为此时攻击时机最好,因为敌众我寡,等敌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攻击可以弥补我军的劣势。故第三个空填“及其未既济”。
    (6)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然后概括作答。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因此能够取得人民的信任。在战场上,能够听取曹刿的意见,抓住战机,等到“齐人三鼓”之时才出战,大败齐军。而泓水之战中宋公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没有抓住“楚人未既济”的良好战机,导致宋军大败。
    答案:
    (1)①鄙陋,目光短浅;②使信服;③被杀死;④大腿。
    (2)B
    (3)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4)①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
    ②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5)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及其未既济也
    (6)根本原因在于,最高决策者对正确的建议是否能够接受并付诸实际行动。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抓住有利战机作战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宋襄公没有听取司马子鱼的建议错失战机,导致泓水之战的失败。
    【点评】“以”的用法: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介词,把)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为)
    ③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来)
    ④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以致于)
    ⑤咨臣以当世之事(以:用)
    13.(1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④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⑤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⑥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⑦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⑧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人们习惯于摸自己的脸这种生活现象谈起,有何用意?
    (2)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⑦段加点字“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依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材料中的实验现象。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古安伍德教授让14名成年人参与到一个有关工作记忆的任务中。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在5分钟内记住若干个光点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会随机受到高频噪声的干扰。实验结果发现,当出现噪声时,参与者触摸面部的动作比不出现噪声时显著增多。
    【分析】本文第①段提出说明对象;第②﹣④段从语言学家的角度解释,指出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第⑥﹣⑧段从心理学家的角度解释,指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第⑨段结束全文。
    【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文开头段落的作用。开头段落的作用往往是引出说明内容,领起下文;如果开头还有有关的故事等,就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注意结合具体说明内容进行分析解答。从内容上分析,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是人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文章一开头列举“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这些具体的数字及现象,主要是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理;并且运用设问,设置悬念,启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分析,开头提出的问题与标题照应,为下文具体说明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作铺垫。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画线句根据“比如”可知,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本段中心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可知,作者通过列举用手触摸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具体意义,目的是说明“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从而也解释了本文要说明的事理。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本题首先表态:不能删去;其次解词:“部分”意思是整体中的局部,表示范围上的限制,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高级哺乳动物都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再次从反面解说:如果删去,则表示全部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最后从语言角度作结:用上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本题考查材料的分析。首先分析原文。原文针对“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这个问题,主要解说了两种原因。②﹣④段从语言学家的角度解释,指出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⑥﹣⑧段从心理学家的角度解释,指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其次运用于实践。材料写当出现噪声时,参与者触摸面部的动作比不出现噪声时显著增多。结合原文中心理学家的解说“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可知,未成年人在参与工作记忆的任务中受到噪音干扰后,参与者会运用触摸面部来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答案:
    (1)①开头列举人们总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习惯性摸脸的现象,引出说明对象: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②与标题照应;③为下文具体说明人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做铺垫;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用手掌触摸面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了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从而说明了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3)不能。“部分”是整体中的局部,表示范围,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高级哺乳动物都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而只是一部分。如果删去则表示全部,太过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文章中针对人类为什么习惯于摸自己的脸部,主要说明了两种原因。第一种是语言学家的解释: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第二种是心理学家的解释: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材料中的实验参与者在受到噪音干扰后,触摸自己面部的动作增多,说明了人会通过触摸面部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所以参与者在受到干扰时,为了调节情绪和减少心理压力会增加触摸面部的次数。
    【点评】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表示程度、范围、数量、估计、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修饰限制,解答能不能删去这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问题,步骤是:先表态,然后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进而比较删除后的不同,最后明确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16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遇上好老师是人生的幸事
    麦家
    (1)我初中的时候,数理化成绩都很好,最差的是语文,语文中最差的又是作文。后来我的语文老师听说我在写小说,风趣地说:“麦家写小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篇小说。”可想,我的作文已经差到何等地步。
    (2)不过,我想我的化学老师肯定是不会这样看扁一个学生的,他是一个好得你无法想象的老师。我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是我人生的一大幸运和财富。
    (3)化学老师姓沈,叫国有,是个大胡子,年纪快50岁了,身体很壮实,说一口像新疆人的普通话,有时发脾气时甚至直接用新疆话训人。他在我们中学只待了很短时间,不到两学期就走了,留下的却是他之于我的“秘密的恩情”和“永远的教育”。
    (4)那是沈老师走前不久的事情。期末考试时,沈老师出的试题非常难,我考得最好,实际得分也只有43分。
    (5)我后来想,沈老师一定是故意这么做的,他想“教训教训”我们,让我们对学习增加一些畏惧心和上进心,所以把试题出得异常深奥。这就是他教学、育人的方式,什么都不点破,让你自己去想,去感受,去领悟,去成长。
    (6)他讲课也是这样,讲完了不做题,没作业,也不回答具体的问题,你问他某道题怎么做,他总是让你回忆一下他在某堂课的某一段的讲解。他经常说,学来的知识是草,思考出来的知识是树,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在头脑里种树,不要种草。
    (7)那次考试,树也都变成了草,因为太难了,所有的人考得都哭丧了脸。不过,我似乎有了“笑”的机会。作为课代表,我帮老师收完卷子后,他临时有事,把钥匙和试卷一同交给我,让我帮他拿回去。老师给了我“妙手回春”的机会,我也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试题有30分的选择题,改一下简直是易如反掌。
    (8)当天晚上,沈老师就找到我,以他的方式教训了我:责令我撕毁试卷,并让我独脚站在凳子上,直到摔下来为止。
    (9)我至今也猜不到他让我独脚站在高处的真正用意,是为了让我体验到临高失衡的危险感?还是为了让我纯粹接受战战兢兢的洗礼,以昭示求学的严谨和求真的艰难?还是暗喻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在凳子上多坚持站几分钟,用更多时间去体会其中的意义。
    (10)但当时我内心填满了羞愧,羞愧让我站了没有几分钟就摔下来了。期间,老师在旁边一句话没说,只坐在椅子上看书,静静地看书。
    (11)我从凳子上掉下来后,他问我有没有摔伤,发现没伤后他冷冷地说:你可以走了。我哭着不走,他推我走,他说他不需要我的眼泪,让我把眼泪留给我自己,流在心里。
    (12)我以为这事情才开始,因为按照正常流程,这肯定要报告给班主任,作行政处理。但直到后来老师说他要走了,学校也没处理我。甚至,似乎连沈老师自己也忘了,后来再没有对我提起过,连暗示也没有,好像这事不曾发生过。
    (13)只是他走后很多天,我突然收到一封信,最后落名是沈老师,上面这样写道:“你那次考试实际得分应该是43分,这本来已是全班最高分,但你的愚蠢让它变成了负分,我希望这是你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14)这封信,我一直珍藏着。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沈老师的努力,但始终无果,但老师却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结果”。
    (15)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当面告诉他:我深深地想着他,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深思越发变得强烈而真切!
    (有删改)
    (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我”的角度补全情节。
    考试结束后,“我”帮老师收卷子,并帮助他拿回去→ “我”趁给老师送试卷的机会,改动试题的答案。 → 沈老师发现后,让“我”撕毁试卷,并罚“我”单脚站立。 →“我”突然收到沈老师的一封信。
    (2)沈老师“问我有没有摔伤,发现没伤后他冷冷地说“,这个细节表现了沈老师怎样的心理?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不过,我似乎有了“笑”的机会。
    (4)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6)段在内容上起到了哪些作用?
    (5)细读文章,说说你对“秘密的恩情”和“永远的教育”的理解,请分点作答。
    【分析】文章主要写一次化学考试,“我”趁给老师送试卷的机会改动答案,沈老师发现后让“我”撕毁试卷并罚“我”单脚站立。沈老师调走后还给“我”来信教育“我”。文章赞扬了沈老师独特的教书育人方式,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恩。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再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作为课代表,我帮老师收完卷子后,他临时有事,把钥匙和试卷一同交给我,让我帮他拿回去。老师给了我‘妙手回春’的机会,我也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试题有30分的选择题,改一下简直是易如反掌”,可概括为:“我”趁给老师送试卷的机会,改动试题的答案。“沈老师就找到我,以他的方式教训了我:责令我撕毁试卷,并让我独脚站在凳子上,直到摔下来为止”,可概括为:沈老师发现后,让“我”撕毁试卷,并罚“我”单脚站立。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描写的分析。联系(11)段开头写到“我从凳子上摔下来后”,沈老师问“我”有没有摔伤,是担心“我”,出于对“我”的关心。联系该段“他说他不需要我的眼泪,让我把眼泪留给我自己,流在心里”可知,沈老师发现“我”没摔伤转而态度冷淡,是因为沈老师对“我”不诚实的行为感到生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据第(7)段“试题有30分的选择题,改一下简直是易如反掌”可知,“笑”的机会指“我”可以利用帮沈老师送试卷的机会改试题的答案。联系下文可知,“我”为有机会改动试题的答案而内心得意。由下文“我”对自己的这一行为的懊悔来看,“笑”还有对自己当年自作聪明的嘲笑,也包含着愧疚、自责之意。
    (4)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解答此题,要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其作用。“学来的知识是草,思考出来的知识是树,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在头脑里种树,不要种草”是沈老师经常说的话。联系下文“那次考试,树也都变成了草,因为太难了”可知,“草”比喻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领悟不够深刻,“树”比喻对知识的深刻感悟,获得较宽的延伸。根据上文“这就是沈老师教学、育人的方式,什么都不点破,让你自己去想,去感受,去领悟,去成长”可知,沈老师让“我们”头脑里长树,是告诉“我们”对于知识要去思考,巩固和领悟。这一段表达了“我”对老师教书育人方式的赞赏。
    (5)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语的理解。“秘密的恩情”是指“我”因私自改卷,被沈老师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秘密教训,他对“我”改卷一事保密,没有把此事扩大。沈老师走后,通过书信还在秘密叮嘱“我”不要再犯如此愚蠢的错误。沈老师对“我”的批评教育是在秘密中进行的,不但教训了“我”,还没有伤害“我”的自尊心,沈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一直心存感恩。“永远的教育”是指沈老师的教育对“我”一生受用。他是一个懂教育的人,他心思细腻,能够看到“我”的特长,让“我”当课代表,委以重任。他信任“我”,把寝室钥匙和试卷交给“我”,并帮他拿回去。他真心关爱“我”,在“我”犯错误时以独特的方式无声地来惩罚,让“我”永远牢记。老师已离开学校还能记着此事,且叮嘱“我”不再犯这类愚蠢的错误。他对“我”的这些教育让“我”一生难忘,一生受用,他的教育方法是最独特的,他是一个伟大的教师。这两个词呼应标题,突出主旨“遇上好老师是人生的幸事”。
    答案:
    (1)“我”趁给老师送试卷的机会,改动试题的答案;沈老师发现后,让“我”撕毁试卷,并罚“我”单脚站立。
    (2)“我”从凳子上摔下来后,沈老师“问我有没有摔伤”,是对“我”的关心,老师想让“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但又害怕“我”受伤。“发现没伤后他冷冷地说”,是老师在确定“我”没有受伤后依然对“我”偷改试卷的行为表示生气,老师是想用这种冷冷的语气气让“我”明白自己的错误,表现出沈老师对“我”又爱又气的心理。
    (3)“笑”是指“我”帮老师收卷子回去,有机会偷改“我”的试卷,所以有“笑”的机会。表明“我”为自己有机会改卷子而高兴得意的心情,加上引号是对这种错误做法的讽刺与否定。
    (4)老师这是教育“我们”学习要善于思考、巩固、强化自己的知识。学来的知识是草没有深扎土壤,没有根基。经过思考得出来的知识是树,可以牢固深扎土壤。表达了“我”对老师教育方式的赞赏。
    (5)①“秘密的恩情”是指沈老师对“我”的教育是在秘密中进行,以特殊的方式秘密教训“我”,他走后还通过书信秘密叮嘱“我”不要再犯如此愚蠢的错误,“我”对沈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心存感恩;
    ②“永远的教育”是指沈老师对“我”的教育让“我”一生难忘,一生受用,他的教育方法是最独特的,是让“我”最难忘的,“我”将永远铭记老师的教诲。突出主旨“遇上好老师是人生的幸事”,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恩。
    【点评】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要在把握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引申。
    三、作文(60分)
    15.(60分)在生活中,眼前的,我们看得见,遥远的,我们看不见;表面的,我们看的见,内在的,我们看不见;现在的,我们看的见,未来的,我们看不见……有些看见的和看不见的差不多,有些却截然不同,甚至相反。
    请以“我已经看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我已经看见”为题,写一篇文章。“我”已经看见了什么,看见了“美好的事物”,看见了“身边的美”,看见了“成功”“善良”等等,看见了一切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人、事。以其本义为主题,可写景抒情;以其引申义为主题,可以选择身边的美好的人或事,通过叙事、抒情、说理的方式来行文。写景抒情可适当运用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叙事抒情要事例典型,具有真情实感。
    【解答】
    我已经看见
    这是一个温暖的季节,每到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属于春天的窗户时,我便会感受到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我的面庞,好像许多无形的小手在梳理我的头发,那是一种十分惬意的感觉。
    紧接着,下起了春雨。我从雨中闻到了泥土的味道,还有那各种花的芳香。春雨细细地、密密地,我伸出手接住它,我感觉冰冰地、凉凉的。雨悄无声息地下着,柳树慢慢倾吐出春天的枝桠。
    春雨过后,我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小路虽是泥泞的,坎坷不平的,但它的周围是另一番的景象。柳树抽出了新的枝芽,小草更加繁密、更加碧绿。有的植物探头探脑,充满着对新世界的好奇;有的植物哗啦啦地抖着叶子,表示着对春姑娘的欢迎与赞美,都恨不得把自己的绿意都奉献给美丽的春天。各种花朵竞相开放,一朵、两朵、三朵……都展开了那迷人的笑靥。蝴蝶在身旁翩翩起舞,燕子在枝头上时时呢喃,春天终于热闹起来。这样的环境,好像走入了诗词歌赋的深处,流连忘返……
    春总是一样的,年复一年,可每次与它相见,心中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我知道,春总是在重复着同样的生长中的故事,几乎有着固定的时间与固定的模式。可这一年又一年的故事中,总会充满一丝新意。
    今年的叶子和去年的叶子终归不同,今年的花瓣也和去年的花瓣做着不一样的梦。就好像人一般,今年与去年都有着同样的灵魂,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我想,如果喜欢春天仅仅是贪恋它的美,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之所以期待与春的相见,是因为在春天里我更想在那儿播种下一颗种子,一颗希望的种子,然后用心呵护,等待秋天的收获。没有播种的春天毫无意义。如果你喜欢春天就请在这个季节播下你梦想的种子吧!
    现在,我再一次地看到了春天!走在这桃红柳绿的世界中,我播下一粒粒种子,等待它们的生根、发芽。期待再见它们时,我看到的是一道风景,属于我的风景。当然,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越来越多与我一般播种的人。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中用优美的笔墨描写了春天再次来临时的优美的景色,春雨的细密、冰凉,雨中泥泞的小路,抽出新丫的柳树,繁密、碧绿的小草,各种各样的植物,竞相开放地花朵,蝴蝶、燕子,无不各具情态,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文末升华主题,与春天的再相逢不仅仅是为了贪恋它的美,更是为了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等待秋天的收获。A.乃入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既济而未成列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A.乃入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既济而未成列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相关试卷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翻译下列句子,对比探究,完成下面两个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实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实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名句默写,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