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内能复习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内能复习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拓展训练,当堂检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能专题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级 【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掌握比热容的概念,能利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难点:掌握比热容的概念,能利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学习方法】:自主复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质疑反思【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考点1分子动理论1.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_ __或_ __构成的.(2)人们常以10-10 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2.分子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_ __对方的现象叫扩散.(2)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 _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 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_ _和_ __.4.分子动理论①常见的物质都是有大量的__ __、__ __构成的;②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 __;③分子之间存在__ __和__ __.【提示】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2)一般的,扩散在气体间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3)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练习】1.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采蜜,它们能闻到阵阵的花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__ 扩散到空气之中.图12.如图2甲,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这是__ __现象,它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 __;如图2乙,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由于铅柱的分子之间有__ __.图2考点2内能1.内能及其改变(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 __与__ __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2)决定因素:温度、状态和质量.(3)改变方式:_ _ _和__ __. 热传递做功实质内能的①_ __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②__ __生活举例晒太阳、烧水做饭、哈气取暖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搓手取暖补充说明热传递条件:物体间存在③__ __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④__ __,温度⑤__ __;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⑥__ __,温度⑦_ __,直到两物体温度相等为止做功的两种情况:一是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⑧__ __,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⑨__ __;二是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⑩__ ,⑪__ 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不知道改变内能的具体过程,就无法判断物体内能改变的原因 【提示】 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内能.2.热量(1)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2)单位:焦耳(符号:_ __).(3)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①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②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离开热传递,通常用“吸收”“放出”等词描述,不能用“有”“含有”“物体的”等词描述.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③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练习】1.如图1,冬天摩擦双手是利用_ __改变内能.向手上哈气是利用__ __改变内能.图12.如图2,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_ __,内能__ __.图2考点3比热容1.比热容是描述物质__ __的物理量.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__ __,叫作该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3.公式及单位:_ __,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4.公式应用:Q=_ __.5.水的比热容(1)意义: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__ _.(2)应用:发动机冷却剂、“暖气”传热媒介、调节气候.【提示】 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的高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合作探究重难点 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1 (多选)(2020·石家庄42中二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对外做功,它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D.内能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传递【拓展训练】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物体温度越低,所含有的热量就越少( )(2)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3)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4)物体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得剧烈,内能变大( )(5)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6)物体温度降到0℃时内能变为0( )(7)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箭头方向表示某个量的变化是否会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一定”和“不一定”是指物理量变化的情况.2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情况【命题点】1.实验装置图2.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采用质量①__ __的不同种类物质,且加热源相同).(2)转换法的应用:判断吸热能力(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②__ __;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③__ __).3.分析数据(1)质量相同时,升高相同温度,④__ __越长(短)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弱).(2)质量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⑤__ __值越小(大)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弱).4.交流反思(1)实验中用相同规格加热器加热的目的(使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⑥__ _).(2)加热源的选择(选择电加热器加热优于酒精灯,电加热器发热更稳定,热量不易散失).(3)误差分析(存在热量损失).(4)热量的计算(Q=cmΔt).(5)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5.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如图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可判断密度较大的液体是_ __(填“a”或“b”);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 __ ;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出__ __(填“a”或“b”)吸热能力强.(1)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 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2)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除了转换法外还有_ __.实验中__ __(填“能”或“不能”)用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来做实验,原因是__ _.(3)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和其他物质相比,水的__ __较大;寒冷的冬天水箱要加防冻液,这是为了降低水的 _.中考链接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2017·河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C.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热量就越多D.人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体温,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身体造成危害11.(多选)(2015·河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当堂检测】命题点1 分子动理论 1.(2020·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2.(2019·河北)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3.(2018·河北)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4.(2017·河北)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1 L大豆与1 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 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命题点2 内能及其改变5.(2018·河北)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__ _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观察到硝化棉 __.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_ __(填“相同”或“不相同”).第5题图6.(2016·河北)如图所示,瓶子里装有少量的水,用力打气,瓶塞向上跳起,瓶内有白雾产生.白雾是__ 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瓶塞向上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__ __,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 _冲程相同. 第6题图命题点3 比热容的理解及应用7.(2020·河北)小明用除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的黑白两张纸分别将两个相同的瓶子包起来,再将质量、初温均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瓶中,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小明用温度计测量了两瓶中水的温度,发现包有黑纸的瓶中水的温度升高得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黑纸的吸热性能比白纸的要__ __(填“好”或“差”).(2)两瓶中的水是通过__ 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3)已知包有黑纸的瓶中装有0.5 kg水,0.5 kg的水温度升高20 ℃,需吸收_ __J的热量.[c水=4.2×103 J/(kg·℃)]8.(2014·河北)小明购买了一只容积为1.2 L的电热水壶.他往壶中装满温度为25 ℃的水,若使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_ _J的热量;小明将电热水壶接到家庭电路中,通电7 min烧开了这壶水,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效率是90%,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是_ __W.[标准大气压下,ρ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 ]9.(2012·河北)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 .(2)水和煤油比较,_ __的吸热能力强.(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 ℃,则水的温度升高了_ __℃.[c水=4.2×103 J/(kg·℃),c煤油=2.1×103 J/(kg·℃)]【课后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学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检测,归纳整理,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内能的利用复习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拓展训练2,当堂检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