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声音是什么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了( )A.水可以传播声音 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C.固体能够传声 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3.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A.鱼 B.小鸟 C.同时听到 D.无法确定4.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时( )A.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 B.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C.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5.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够用声音进行交流的原因是:( )A.月球上噪声很大 B.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C.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温度太低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7.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 传播需要介质C.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D.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8.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选B.2.答案:D解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按住鼓面,等于使其停止了振动因此声音消失了.3.答案:A解析:向水面扔石头,石头撞击水面,引起水振动产生声音;空中的小鸟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速度较慢;水中的鱼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水传播的,速度较快,所以最先听到声音的是水中的鱼.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声音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飞机的声音传播到耳中需要一定时间,当我们听到声音时,声音已经离开声源一段时间,所以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时,飞机已经经过头顶正上方一段时间。故选C。5.答案:C解析: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够用声音直接进行交流,需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A解析: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乒乓球受到了力的作用,乒乓球受到的作用力来自于和它接触的音叉,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在振动的,故应选A.7.答案:C解析: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了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所以A是正确的;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钟罩内有空气,当空气抽出一部分时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物质作为传声的介质,所以B是正确的;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C是错误的;D.贝多芬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琴声是通过棍子传播过来的,说明了固体能够传声,所以D是正确的.故选C.8.答案:B解析: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5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课时训练,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