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4章《光的折射 透镜》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含答案)123456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894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4章《光的折射 透镜》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含答案)123456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894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4章《光的折射 透镜》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含答案)123456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894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同步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
2.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3.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做的眼睛进行矫正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
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
4.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5.如图是利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文字的情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左图看到的像是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小
B.右图看到的像是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
C.若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同,则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近
D.若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同,则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
6.用素描炭笔在纸上连续画一笔,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现象是( )
A.浓淡、连续的笔迹B.均匀、缩小的笔迹
C.均匀、连续的笔迹D.浓淡、间断的笔迹
7.如图甲所示;欣缘同学在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观察到乙图所示,透过杯中水看到的箭头却是一个反向且变长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看的箭头是玻璃杯反射造成的
B.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是因为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C.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相当于凸透镜成虚像
D.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相当于凸透镜成实像
8.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
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新农村建设”中各乡村及城镇主要交通路口多数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中的镜头将场景成像在电子芯片上,电子芯片将信息转换成电信息传递到监控终端,还原成 .摄像头中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
10.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天体时,虽然所成的像与天体本身相比是缩小的,但由于像相对眼睛的 很大,所以感觉观察到的像比较大.
11.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是水滴的相当于一个 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12.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图中的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3.如图所示是一款来自汕头某企业制造的无人机(四轴飞行器),搭载了一台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在感光晶片上.感光晶片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它是由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拍摄景物时能在感光晶片上形成景物倒立、 的实像.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须 (选“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4.如图所示,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玻璃瓶相当于 镜,形成了文字正立、放大的 像.
15.请你猜谜语:“放大镜看报纸”﹣﹣谜底:“显而易见”.这个谜语命题的物理依据是:报纸上的字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选填“大于2倍焦距”、“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16.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 (填“较长”“较短”).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1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 人像的大小.(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手机摄像头成像,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如图2中大致成像光路,标出像A′B′(透镜内光路可以不画出).
(3)小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3cm,则手 机镜头焦距应为 (选填小于1.5cm、大于1.5cm 且小于3cm、大于3cm)
18.某记者使用的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如果他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人民大会堂精彩的画面,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 时,镜头焦距调得较大.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9.胶片投影仪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点亮光源后,在天花板上出现如图所示清晰的F的像,完成下题.
(1)在图中标出物距.
(2)画出图中所示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
(3)天花板上的F是 (选填“实像”、“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 ( 选填“正立”、“倒立”)
20.“虚拟试衣镜”亮相黑龙江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 的范围,若想看到整套西服的着装效果,顾客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虚拟试衣镜”.
21.小红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她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中甲和乙所示,小红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相同,那么拍摄 (选填“甲”或“乙”)相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远一些.树叶上有一颗露珠,露珠下面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叶脉通过露珠而形成的 (选填“倒立缩小实”、“倒立放大实”、“正立放大虚”或“正立等大虚”)像,人眼观察到叶脉的像的成像原理跟图中的 烛焰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22.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动.
23.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钢尺竖直插入水中,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如图(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
【分析】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而照相机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解答】解: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故选C.
【点评】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首先通过物镜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然后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2.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二者作用不同,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故B错误;
C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而不是虚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物镜和目镜成像特点.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3.(2016•玉林)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做的眼睛进行矫正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
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3)凸透镜成像时,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4)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实验的先驱者,改进了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解答】解: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该选项错误;
B、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故该选项错误;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故该选项错误;
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近视眼的矫正,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4.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分析】(1)“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2)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3)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
A、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
B、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
C、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故C正确;
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说明物距太近,应使物品不动,把手机向后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源、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规律及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5.如图是利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文字的情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左图看到的像是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小
B.右图看到的像是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
C.若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同,则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近
D.若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同,则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
【分析】根据图示的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来判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及像的虚实.
【解答】解:
A、观察左图是正立的放大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凸透镜成正立的像只有一种情况: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并且在此种情况下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像会变大,故A错误;
B、观察右图是倒立缩小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将透镜适当远离课本,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会变小,故B错误;
C、若两个透镜的焦距相同,则右图中透镜距离课本较远,故C错误.
D、如果两个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同,由像的性质可知,右图中透镜的焦距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的关系;④这种情况下成像的具体应用.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考查时,一般是告诉其中的一个,让确定另外的三个方面.此题就是告诉了成像性质,让判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6.用素描炭笔在纸上连续画一笔,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现象是( )
A.浓淡、连续的笔迹B.均匀、缩小的笔迹
C.均匀、连续的笔迹D.浓淡、间断的笔迹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作用和组成素描炭笔的成分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素描炭笔是固态的炭组成的,素描炭笔在纸上连续画一笔,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画的那一笔是由很多点组成.也就是看到很多的放大的密密麻麻的点,所以变淡了,所以也变得不连续了.也就是浓淡、间断的笔迹了.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7.如图甲所示;欣缘同学在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观察到乙图所示,透过杯中水看到的箭头却是一个反向且变长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看的箭头是玻璃杯反射造成的
B.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是因为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C.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相当于凸透镜成虚像
D.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过来相当于凸透镜成实像
【分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A、甲图中看到的箭头是箭头反射的光线透过玻璃折射造成的,故A错误;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而透过乙杯看到的箭头却是一个反向且变大的像,故B错误;
C、凸透镜成虚像时,像是正立的,而乙图中的像却是倒立的,故C错误;
D、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涉及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知识,属于一道光学综合题.
8.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
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
【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解答】解: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B错误;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C错误;
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实质和成像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2016•菏泽)“新农村建设”中各乡村及城镇主要交通路口多数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中的镜头将场景成像在电子芯片上,电子芯片将信息转换成电信息传递到监控终端,还原成 光信息或图象信息 .摄像头中的镜头相当于 凸 透镜.
【分析】根据实际看到的信息解答,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解答】解:摄像头中的镜头将场景成像在电子芯片上,电子芯片将信息转换成电信息传递到监控终端,还原成光信息或图象信息.
摄像头中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故答案为:光信息或图象信息;凸.
【点评】本题通过身边的摄像头考查了凸透镜的应用,体现了物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
10.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天体时,虽然所成的像与天体本身相比是缩小的,但由于像相对眼睛的 视角 很大,所以感觉观察到的像比较大.
【分析】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几乎成在焦点处,
然后在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但成的像比物体要小,但由于视角的原因,看到的感觉比物体大.
【解答】解: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再对这个像放大,则通过目镜看到的像比物体小;
但它比我们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要大,这是因为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使所成的像相对眼睛的视角很大,所以感觉观察到的像比较大.
故答案为:视角.
【点评】本题考查了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物镜和目镜成像的本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同时涉及到了视角的问题.
11.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是水滴的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显微镜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分析】(1)根据小水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和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解答】解:
(1)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
(2)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相对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对于显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故答案为:凸透;显微镜.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采用显微镜这个实例作为突破口,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较高的应用,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凸 透镜.图中的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增大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增大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解答】解: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故答案为:凸;增大;增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13.如图所示是一款来自汕头某企业制造的无人机(四轴飞行器),搭载了一台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在感光晶片上.感光晶片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它是由 半导体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拍摄景物时能在感光晶片上形成景物倒立、 缩小 的实像.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须 减小 (选“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分析】(1)利用半导体可以制成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
(2)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制成的,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3)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答】解:(1)感光晶片是有对光敏感的光敏电阻制成,光敏电阻是有半导体制成的;
(2)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这时需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故答案为:半导体;缩小;减小.
【点评】凸透镜的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光学器材都是利用凸透镜制成的:如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只不过是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像.
14.如图所示,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玻璃瓶相当于 凸透 镜,形成了文字正立、放大的 虚 像.
【分析】透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装水的水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的作用,实质是文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缘故.
【解答】解:透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文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透;虚.
【点评】本题通过“透过水平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内容新颖,体现了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请你猜谜语:“放大镜看报纸”﹣﹣谜底:“显而易见”.这个谜语命题的物理依据是:报纸上的字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小于一倍焦距 (选填“大于2倍焦距”、“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放大镜是凸透镜,报纸上的字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小于一倍焦距;虚像.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16.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凸 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 较短 (填“较长”“较短”).
【分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短,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其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较短.
【点评】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距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它们各相当于凸透镜的哪一种成像情况.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1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增大 物距, 减小 人像的大小.(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手机摄像头成像,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如图2中大致成像光路,标出像A′B′(透镜内光路可以不画出).
(3)小明用手机的“微距照相”功能,拍摄小蚂蚁,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此时手机离蚂蚁3cm,则手 机镜头焦距应为 大于3cm (选填小于1.5cm、大于1.5cm 且小于3cm、大于3cm)
【分析】(1)“手机自拍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2)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3)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物距为u,则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1)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手机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2)经过光心光线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光线折射经过右焦点.两条光线交点就是成像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3)小蚂蚁的照片比蚂蚁还大,说明小蚂蚁的物距满足条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又知手机离蚂蚁3cm,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3cm.
故答案为:(1)增大;减少;(2)如图所示;(3)大于3cm.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18.某记者使用的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 A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如果他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人民大会堂精彩的画面,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 乙 时,镜头焦距调得较大.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的时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且物距相同的时候,焦距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
【解答】解:①因为焦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过焦点,所以A是焦点.
②由题干中的照片可知:乙照片图象大,所以照乙照片的时候焦距大.因为物距相同的时候,焦距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
故答案为:A;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9.胶片投影仪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点亮光源后,在天花板上出现如图所示清晰的F的像,完成下题.
(1)在图中标出物距.
(2)画出图中所示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
(3)天花板上的F是 实像 (选填“实像”、“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 倒立 ( 选填“正立”、“倒立”)
【分析】(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
(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从焦点上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
(3)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
【解答】解:(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字母u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从焦点上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如下图所示;
(3)由于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故当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是倒立放大的.
答案为:(1)、(2)如图所示;(3)实像;倒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知道物体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0. “虚拟试衣镜”亮相黑龙江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 大于二倍焦距 的范围,若想看到整套西服的着装效果,顾客应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虚拟试衣镜”.
【分析】摄像头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成像规律可得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
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相同,都是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要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
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想看到整套西服的着装效果,顾客应靠近“虚拟试衣镜”.
故答案为:凸透;大于二倍焦距;靠近.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1.小红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她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中甲和乙所示,小红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相同,那么拍摄 乙 (选填“甲”或“乙”)相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远一些.树叶上有一颗露珠,露珠下面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叶脉通过露珠而形成的 正立放大虚 (选填“倒立缩小实”、“倒立放大实”、“正立放大虚”或“正立等大虚”)像,人眼观察到叶脉的像的成像原理跟图中的 C 烛焰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2)凸透镜成像时,u<f,在凸透镜同一侧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解:(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是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所以拍摄乙相片时树叶和相机距离大.
(2)树叶上的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在凸透镜同一侧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观察到叶脉的像的成像原理跟图中的C烛焰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乙;正立放大虚;C.
【点评】(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22.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凸透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物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厚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6~12mm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同一竖直直线上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上 (填“上”或“下”)移动.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解答】解:(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故答案是:(1)凸透;物;
(2)厚;6~12mm;
(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点评】该题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钢尺竖直插入水中,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如图(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
【分析】钢尺反射的光经玻璃杯与水射出后发生折射,玻璃杯相当与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钢尺放大的虚像.
【解答】答:圆柱形玻璃杯和杯中的水形成一个凸透镜,我们通过玻璃杯与水看水中的钢尺,看到的是钢尺被放大了的虚像,所以看起来水中的钢尺比水上部分宽.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应用,知道装有水的玻璃杯是一个凸透镜即可正确解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综合训练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测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