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册2 滑轮课后练习题
展开A. B. C. D.
2.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F=20NB.F=10NC.F=5ND.F=30N
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
A.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4.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B.F2<F1<2F2C.F1=2F2D.F1>2F2
5.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N的重物,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70NB.100NC.105ND.110N
6.关于简单机械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撬棒可以省力
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功
D.使用滑轮组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7.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牛顿,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1牛顿B.1.5牛顿C.2牛顿D.0.5牛顿
8.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C.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2m
D.质量为65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的砂石
9.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F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Fc=3:2:1B.FA:FB:Fc=1:2:3
C.FA:FB:Fc=6:3:2D.FA:FB:Fc=2:3:6
10.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
A.3NB.6NC.11ND.22N
11.在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动滑轮,C是定滑轮,D是轮轴,D的轮半径R=6厘米,轴半径r=2厘米,物重G=500牛顿,每个动滑轮重P=30牛顿。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各段绳的方向保持相平行。那么:为把重物提起,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至少要大于多少牛顿( )
A.45B.75C.90D.135
12.如图所示,甲、乙两组滑轮组中自由端的拉力F相同,且机械效率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那么关于货物重力G1和G2的大小,下列选项中可能的是( )
A.G1=30N; G2=30NB.G1=20N;G2=20N
C.G1=20N; G2=30ND.G1=30N;G2=20N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13.图中物块甲和乙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甲重12N,乙重8N,不计绳重及一切摩擦,则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 N。
14.如图所示,体重为500N的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使600N的物体匀速上升2m,绳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 m;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小强对地面的压力是 N。
15.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0N的物体,动滑轮重2N,物体被提升了0.5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绳端的拉力F是 N,其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
16.如图,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20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 N,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N。
17.小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段绳子拉甲树。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小谦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N.
18.如图,将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若在图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应为 。
19.如图,F=1N,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则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 N。
20.A、B两物体如图放置,A的重力是20N,B的重力是50N.物体B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4N,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是12N,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子重力、忽略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那么,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F2=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N。
21.2022年冬季残奥会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进行。在所有的比赛场馆都为残疾人(特别是乘坐轮椅的)建立了专用通道(如下图),为残疾人上下台阶提供方便。它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使用它的好处是 。
22.如图,小明利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
(1)若甲乙斜面光滑,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体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则拉力F甲 F乙
(2)将木块分别从两光滑斜面顶端自由释放,则木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甲 v乙.(选填“>”、“<”或“=”)
23.如图所示为居民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它是由 个定滑轮组成的;定滑轮在使用时可以改变 的方向;动滑轮在使用时 省功(选填“能”或“不能”)。
24.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20N,则拉力F的大小为 __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5.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和等因素不计,若用力F=30N,拉动机械,求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墙所受的拉力 。
2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A、B两物体悬挂,如果不计滑轮重力与摩擦,要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则GA= GB;若每个滑轮重5N,则GA与GB满足的关系式是 。
三.作图题(共4小题)
27.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请你用笔画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8.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9.如图所示,请画出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3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1.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他们按图23所示方式用三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滑、物体重G物和拉力F的大小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动滑轮G甲=5N 表二:动滑轮G乙=4N 表三:动滑轮G丙= N
(1)分析比较表一中F与G物的大小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 。
(2)完成表格中数据的填写:序号9中F= N,表三中G丙= N。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4)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 时,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力。
32.滑轮组不但可以省力,而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的大小究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
(2)按如图甲所示的方式匀速拉动绳子,记录此时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和弹簧测力计读数F1。
(3)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匀速拉动绳子,记录此时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内容是 。
(2)该小组同学探究的是拉力大小跟 因素是否有关。
(3)做甲实验前,某同学将滑轮组按照图丙所示放置绕绳,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
33.在研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图(a)中所受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计),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b)、(c)所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①甲小组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 。
②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若不计动滑轮自身的重力,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可以省一半力…由此,他们分析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求出滑轮的重力为 牛。
③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初步分析甲小组、乙小组、丙小组的实验数据都不相同的原因是: 。
④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五.计算题(共4小题)
34.如图所示装置中,A物重力100N,B物重力10N,在B物作用下A物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问:
(1)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2)如果在A物体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使B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拉力的大小和4s内A物体运动的距离。
35.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吊车提升大理石板的示意图。已知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块大理石板的规格为100cm×50cm×2cm,升降机吊框的重力是600N.AB:BC=1:8,B处为液压机,此时液压机支撑杆对B点的力正好竖直,不计滑轮和钢丝绳及AC杆的重力,不计摩擦,在提升3块大理石作业中:
(1)求每块大理石的重力。
(2)在某次提升作业中,吊车钢丝绳的拉动速度是0.1m/s,则在2min内吊车将大理石提升的高度是多少?
(3)B点液压机支撑杆上承受了多大的力?
3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A,若物体的质量为140kg,体积为60dm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取g=10N/kg,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求
(1)物体A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拉力F是多大?
(2)如果动滑轮挂钩用钢丝绳与物体A相连,而连接滑轮组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50N,当物体露出水的体积多大时绳子会断?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7.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物体A与滑轮相连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A所受摩擦力的4倍,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装置摩擦,则物体B与底面间的摩擦力为多大?
六.解答题(共3小题)
38.利用图中的滑轮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请画出滑轮组中绳的绕法。
3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轮轴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会用到轮轴,轮轴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子和轴构成。
(1)辘轳(如图1所示)就是轮轴的一种,它的侧面图如图2所示,辘轳也可以看成是杠杆的变形,辘轳绕着转动的轴心就是支点,辘轳的把手转动一圈就是如图虚线所示的轮,作用在把手上的力为动力F1,井绳对轴向下的拉力是阻力F2,请在辘轳的侧面图上画出辘轳的杠杆示意图。通过示意图可以发现辘轳是 杠杆。
(2)动手探究:
选用身边的器材探究轮轴的特点完成实验,如:圆珠笔芯(可以选用油性笔笔芯或普通圆珠笔笔芯,如图3所示),若手头没有圆珠笔芯也可以选用其它一头粗一头细的笔代替。该实验不考虑摩擦力不同对结果的影响。
①左手捏紧笔头,右手旋转笔管,则左手不能使笔头部分保持不被旋转。
②左手捏紧笔管,右手旋转笔头,则左手能使笔管部分保持不被旋转。
③当笔管转动一圈,笔头也转动一圈,由于笔头的直径小于笔管的直径,所以捏住笔管的手比捏住笔头的手费距离。
④根据以上实验圆珠笔芯也相当于轮轴,笔管相当于 (填“A轮”或“B轴”),笔头相当于 (填“A轮”或“B轴”),所以使用轮轴时,当轮带动轴,则 (填“A省”或“B费”)力,但 (填“A省”或“B费”)距离。
(3)应用:
①通过以上学习,判断图4中不是轮轴的实例 ;
②体重相同、力气一样的A和B两同学在玩游戏。A握住球棒的细端,B握住球棒的粗端,如图5所示,各自向相反方向拧,获胜者是 。
40.为了探究滑轮在不同工作情况时的使用特点,某小组同学利用不同的滑轮将重为1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滑轮的工作情况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和3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相同定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用力方向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和6中拉力大小与滑轮重力之间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拉力大小与拉力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依据第(3)小题的结论可推断实验序号8中拉力大小的范围为 牛。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用不同的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最费力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
A. B. C. D.
【分析】图中分别使用动滑轮、斜面、杠杆,分别求出四个力,再确定最大的动力。
【解答】解:
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A、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则F1=2G;
B、图中为斜面,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h为斜边s的一半,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总功与有用功相等,则F2s=Gh,所以F2=G=0.5G;
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轮上,则F3=G;
D、图中为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F4=G;
因此动力最大的是F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种简单机械省力情况,属于基础题目。
2.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F=20NB.F=10NC.F=5ND.F=30N
【分析】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GB,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出摩擦力的大小;
当拉动A向左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出拉力的大小。
【解答】解: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A=GB=×10N=5N;
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A的拉力平衡,所以f=FA=5N,方向水平向左;
若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则F′=FA+f=5N+5N=10N。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能够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
A.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分析】动滑轮是指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其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解答】解: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目。
4.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B.F2<F1<2F2C.F1=2F2D.F1>2F2
【分析】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动滑轮、物块B和木板A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自受哪些力,方向如何,确定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图知,
(1)动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1,墙壁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墙,木板A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木板,
由于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F1=F墙+F木板,
由于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所以F木板=F1,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动滑轮对木板A的拉力为F动=F木板=F1﹣﹣﹣﹣﹣﹣﹣﹣﹣﹣①;
(2)物块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绳子对它向左的拉力F2,木板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fA对B;由于物块B保持静止,所以F2=fA对B;
木板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动滑轮对木板向右的拉力F动,物体B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B对A,地面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
由于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F动=fB对A+f地面﹣﹣﹣﹣﹣﹣﹣﹣﹣﹣﹣②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对A=fA对B=F2﹣﹣﹣﹣﹣﹣﹣﹣﹣﹣③
由②③可得F动=F2+f地面,
即F1=F2+f地面,
也就是F1=2F2+2f地面,
所以F1>2F2。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及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应用,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体受力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N的重物,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70NB.100NC.105ND.110N
【分析】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F=(G+G动)求出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
【解答】解:
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G+G动)=(200N+10N)=105N,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计算,根据题图确定n的大小(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和物重的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6.关于简单机械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撬棒可以省力
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功
D.使用滑轮组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分析】(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2)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也不省距离;
(3)利用机械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但不能省功;
(4)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解答】解:
A、撬棒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故A正确;
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也不省距离,故B正确;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但不能省功,故C错;
D、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定滑轮、斜面、滑轮组的特点,要知道:使用机械时,可以省力、可以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7.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牛顿,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1牛顿B.1.5牛顿C.2牛顿D.0.5牛顿
【分析】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起物体时,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可以省一半力。
【解答】解:使用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有2股,已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所以提起物体的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G=×1N=0.5N。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计算过程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8.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C.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2m
D.质量为65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的砂石
【分析】(1)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2)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3)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
(4)工人提供的最大拉力等于自身重力;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的最大物重G最大=2F最大,利用G=mg求提升最大质量。
【解答】解:
A、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故A错误;
B、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故B正确;
C、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若绳子自由端下拉1m,则桶上升0.5m,故C错误;
D、工人向下拉绳子时,绳子会对人施加向上的拉力,为避免人被绳子拉上去,
所以人提供的最大拉力F最大=G人=m人g=65kg×10N/kg=650N;
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时,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的最大物重G最大=2F最大=2×650N=1300N,
则提升物体的最大质量:m最大===130kg,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特点,本题关键是知道:工人提供的最大拉力等于自身重力。
9.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F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Fc=3:2:1B.FA:FB:Fc=1:2:3
C.FA:FB:Fc=6:3:2D.FA:FB:Fc=2:3:6
【分析】根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判断力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每段绳子承担的力的情况,分析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Fc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设每段绳子承担F的力,FC承担3段绳子的拉力,FC=3F;FB承担2段绳子的拉力;FB=2F;FA承担一段绳子的拉力,FA=F。
故FA:FB:FC=F:2F:3F=1:2:3,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动滑轮的使用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10.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
A.3NB.6NC.11ND.22N
【分析】先确定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F=(G+G轮),因为拉力相同,据此列方程求动滑轮的重力。
【解答】解:
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分别为:n1=3,n2=2,
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设动滑轮的重力为G轮,
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则拉力分别为:F1=(G1+G轮),F2=(G2+G轮),
由题知F1=F2,
所以(G1+G轮)=(G2+G轮),
即:(60N+G轮)=(38N+G轮),
解答动滑轮的重力:G轮=6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利用好关系式: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F=(G+G轮)。
11.在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动滑轮,C是定滑轮,D是轮轴,D的轮半径R=6厘米,轴半径r=2厘米,物重G=500牛顿,每个动滑轮重P=30牛顿。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各段绳的方向保持相平行。那么:为把重物提起,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至少要大于多少牛顿( )
A.45B.75C.90D.135
【分析】在不计绳子和滑轮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省力公式是F=,轮轴的省力公式是F=。
【解答】解:如图所示,作用在滑轮组上绳子的拉力为F′,作用在轮轴轴上绳子的拉力也是F′,作用在轮上的拉力是F。
由图知,重物被两个动滑轮吊着,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4,
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可得,作用在滑轮组绳子上的拉力:
F′===140N;
根据轮轴的省力公式可得,作用在轮上绳子的拉力:
F==≈47N。
由上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不小于47N,而A小于47N,BCD都大于47N,B相对较小,所以拉力可能为75N。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和轮轴的应用。正确判断承担物重绳子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如图所示,甲、乙两组滑轮组中自由端的拉力F相同,且机械效率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那么关于货物重力G1和G2的大小,下列选项中可能的是( )
A.G1=30N; G2=30NB.G1=20N;G2=20N
C.G1=20N; G2=30ND.G1=30N;G2=20N
【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据此变形可得G=nηF,而甲、乙两组滑轮组中自由端的拉力F相同、机械效率,可得G1、G2的大小关系,进而选出可能的选项。
【解答】解:
由图知,甲滑轮组中n1=3,乙滑轮组中n2=2,
因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所以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
可得G1=3η1F1,G2=2η2F2,
因为甲、乙两组滑轮组中自由端的拉力F相同、机械效率也相同,即η1=η2,F1=F2,
所以G1:G2=3η1F1:2η2F2=3:2,所以只有D选项有可能。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功的公式、效率公式的应用,要利用好关系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13.图中物块甲和乙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甲重12N,乙重8N,不计绳重及一切摩擦,则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 4 N。
【分析】对甲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求出甲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
【解答】解:
物体甲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甲=12N、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G乙=8N、竖直向上的地面的支持力F支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G甲=F拉+F支,
则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支=G甲﹣F拉=12N﹣8N=4N。
故答案为:4。
【点评】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熟练应用平衡条件是解这道题的前提与关键。解力学题时,要养成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的良好习惯。
14.如图所示,体重为500N的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使600N的物体匀速上升2m,绳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 4 m;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小强对地面的压力是 200 N。
【分析】根据s=nh可求绳端向下移动的距离;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根据F=G来计算人拉绳的力大小;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力即可求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即压力。
【解答】解:
由图知,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则绳端向下移动的距离:
s=nh=2×2m=4m;
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绳子的拉力:
F=G=×600N=300N,
人拉绳的力和绳子拉人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
人受到绳子竖直向上的拉力、地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而静止,
所以F支+F=G人,
则F支=G人﹣F=500N﹣300N=200N,
因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所以,小强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200N。
故答案为:4;200。
【点评】本题考查对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和平衡力的应用,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F=G是关键。
15.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0N的物体,动滑轮重2N,物体被提升了0.5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1 m,绳端的拉力F是 6 N,其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改变力的方向 。
【分析】(1)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
(2)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重和摩擦不计,则拉力F=(G物+G动);
(3)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解答】解:
(1)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0.5m=1m;
(2)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因为绳重和摩擦不计,所以绳端的拉力:
F=(G物+G动)=×(10N+2N)=6N;
(3)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可知,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故答案为:1;6;改变力的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使用滑轮组时绳子拉力的计算以及定滑轮的作用,本题关键有二:一是n的确定(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二是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和物重的关系:F=(G动+G)。
16.如图,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20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 400 N,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10 N。
【分析】先分析甲乙图中滑轮的种类,确定使用滑轮组的特点。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
(1)图甲中使用的是两个定滑轮,车对绳子的拉力F=G;
(2)图乙中使用的是一动一定的滑轮组,n=2,人对绳子的拉力F乙=(G+G动)。
【解答】解:
图甲中使用的是两个定滑轮,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车对绳子的拉力F甲=G=400N;
图乙中使用的是一动一定的滑轮组,n=2,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人对绳子的拉力F乙=(G+G动)=(400N+20N)=210N。
故答案为:400;210。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的计算,分析题图,确定滑轮组的特点是关键。
17.小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2 段绳子拉甲树。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小谦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150 N.
【分析】从动滑轮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解:如图用绳子拉甲树时,甲相当于一个动滑轮,此时有两段绳子拉甲树;
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每段绳子承担的力是300N的,
所以人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F=F甲=×300N=150N。
故答案为:2;150。
【点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变通,如图装置能变通成动滑轮,解题就非常容易了。
18.如图,将n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不计一切摩擦和绳的重力,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若在图中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大小应为 F 。
【分析】根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F=(G+G动)逐级分析,找出规律。
【解答】解:每个动滑轮的质量与所悬挂的物体质量相等,可设它们的重力均为G,
第一个动滑轮,拉力F1=(G+G动)=(G+G)=G,
第二个动滑轮,拉力F2=(F1+G动)=(G+G)=G,
第三个动滑轮,拉力F3=(F2+G动)=(G+G)=G,
…
第n个动滑轮,拉力Fn=(Fn﹣1+G动)=(G++G)=G,
滑轮组平衡时拉力大小为F,则再增加一个同样质量的动滑轮时,滑轮组再次平衡时拉力仍为F。
故答案为:F。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利用公式F=(G+G动)找出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如图,F=1N,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则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 2 N。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有2段绳子在拉重物,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f,据此求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
【解答】解:
由图知n=2,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则拉力F=f,
所以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f=2F=2×1N=2N。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的计算,要知道水平使用滑轮组时,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f。
20.A、B两物体如图放置,A的重力是20N,B的重力是50N.物体B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4N,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是12N,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子重力、忽略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那么,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F2= 4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0 N。
【分析】物体B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向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受到B对A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F2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大小相等,据此求出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B对A的摩擦力和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B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施加的摩擦力,根据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求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解:物体B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向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因物体A受到B对A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F2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F2=fBA=4N,
因B对A的摩擦力和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AB=fBA=4N,
因同一根绳子的拉力不变,
所以,绳子对B物体的拉力也为4N,
对B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施加的摩擦力以及绳子对B的拉力,
此时B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则F1=F2+fAB+fB=4N+4N+12N=20N。
故答案为:4;20。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力的合成的综合应用,选好研究对象和弄清各力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21.2022年冬季残奥会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进行。在所有的比赛场馆都为残疾人(特别是乘坐轮椅的)建立了专用通道(如下左图),为残疾人上下台阶提供方便。它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使用它的好处是 可以省力 。
【分析】根据斜面的定义可判断在所有的比赛场馆为残疾人建立了专用通道,是我们所学过的简单机械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也就越费距离。
【解答】解:根据斜面的定义可知,如图所示为残疾人(特别是乘坐轮椅的)建立了专用通道实际上就是简单机械的一种﹣﹣斜面;
使用斜面时,若不计摩擦,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所用推力就是斜面长的几分之一,所以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故答案为:可以省力。
【点评】此题考查了斜面和杠杆等简单机械,此类题目往往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并用作学物理知识对此类现象作出解释,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拓展学生思维,符合新课程理念。
22.如图,小明利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
(1)若甲乙斜面光滑,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体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则拉力F甲 < F乙。
(2)将木块分别从两光滑斜面顶端自由释放,则木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甲 = v乙.(选填“>”、“<”或“=”)
【分析】①沿粗糙的斜面将物体由低端拉到顶端的过程中,克服物重的拉力与斜面的长度有关:斜面越长越省力;
②木块从两光滑斜面顶端自由释放,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大小关系根据质量大小关系判断。
【解答】解:
①已知同一木块在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上运动,所以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即Fs=Gh,由于甲斜面长度较大,所以拉力较小,即F甲<F乙;
②已知同一木块在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上滑下,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即木块到达底端的动能相同;又因为木块质量相同,所以速度相同,即v甲=v乙。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拉力与斜面长度的关系以及影响动能的因素,是力学重要的规律,有一定的难度,把握基本规律并且灵活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如图所示为居民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它是由 三 个定滑轮组成的;定滑轮在使用时可以改变 力 的方向;动滑轮在使用时 不能 省功(选填“能”或“不能”)。
【分析】使用过程中不随货物一起升降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可得出拉力与物重相等,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解答】解:图中在使用过程中不随货物一起升降的滑轮为定滑轮,图中有三个定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动滑轮在使用时不能省功。
故答案为:三;力;不能。
【点评】此题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功的原理,是一道基础题。
24.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20N,则拉力F的大小为 40 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N。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物体A匀速运动,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物体所受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拉力F是A所受摩擦力的2倍。
【解答】解: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B测出了动滑轮上的绳子上的拉力为20N;则物体A受到拉力为20N;又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与物体A受到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大小也是20N;
拉力F=2f=2×20N=40N。
故答案为:40;20。
【点评】本题通过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只要考查二力平衡的判断和应用,关键是判断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25.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和等因素不计,若用力F=30N,拉动机械,求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墙所受的拉力 10N、20N、30N 。
【分析】分析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段数,根据滑轮组的省力特点进行计算。
【解答】解:由图知,1、2、3由同一根绳子缠绕而来,可知F1=F2=F3=F=×30N=10N;
则测力计A的示数等于FA=10N;
测力计B由2根绳子拉动,则B的示数等于FB=10N×2=20N。
墙受到的拉力F′=FA+FB=10N+20N=30N。
故答案为:10N、20N、30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省力特点的应用,关键要判断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2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A、B两物体悬挂,如果不计滑轮重力与摩擦,要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则GA= 5 GB;若每个滑轮重5N,则GA与GB满足的关系式是 5GB+5N 。
【分析】(1)先分析B的受力,B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二者大小相等;再分析A的受力,A受到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动滑轮上两边绳子的拉力相等,拉力之和等于中间绳子的拉力,定滑轮上两端绳子拉力相等,所以右边绳子的拉力为GB,与AB相连的动滑轮上端绳子的拉力为2GB,所以与A相连的左边绳子的拉力为4GB。
(2)若每个滑轮重5N,计算拉力时考虑动滑轮重力,利用(1)的思路求解。
【解答】解:
(1)如图,B静止时,受到拉力F和重力GB,所以F=GB,
A受到重力GA和拉力F′以及拉力F的作用,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
不计滑轮重力与摩擦,
F″=2F,F″=F′
所以F′=4F=4GB,
所以GA=F′+F=4GB+GB=5GB。
(2)若不计摩擦,G轮=5N,
F″=2F+G轮=2F+5N,F″=(F′+G轮)=(F′+5N)
所以2F+5N=(F′+5N)
解得:F′=4F+5N=4GB+5N,
所以GA=F′+F=4GB+5N+GB=5GB+5N。
故答案为:5;5GB+5N。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物体静止时所受重力的计算,关键是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重点是知道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三.作图题(共4小题)
27.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请你用笔画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分析】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能分担物体的重力,所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股数越多越省力,但还要注意对拉力方向的要求。
【解答】解: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所以要从动滑轮绕起,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下面的动滑轮,如图所示:
【点评】对于滑轮组的组装与绕线方法,要看清题目的每一个要求,灵活运用看,不能死记硬背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28.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本题中,要求最省力,属于第二种。
【解答】解:图中只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画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
29.如图所示,请画出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分析】在滑轮组中,绕过动滑轮绳子的股数越多越省力,经分析可知,绕过动滑轮绳子股数最多为3股,所用力为f。
【解答】解:省力情况取决于动滑轮上绳子股数,图中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有效股数最多有三股,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的框架钩上。故绳子的绕法如图所示:
【点评】在滑轮组中,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越多会越省力。
3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分析】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也就是看有几段绳子连着动滑轮,段数越多越省力。
【解答】解: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最省力则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最多;
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然后将绳子依次绕过各滑轮,此时n=4,提示重物最省力。如图所示:
【点评】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其实就是寻找连接动滑轮最多的绳子的段数,明确了这一点,滑轮组的绕法就变得非常简单。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1.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他们按图23所示方式用三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滑、物体重G物和拉力F的大小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动滑轮G甲=5N 表二:动滑轮G乙=4N 表三:动滑轮G丙= 2 N
(1)分析比较表一中F与G物的大小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 滑轮重力相同,物体重力越大,拉力越大 。
(2)完成表格中数据的填写:序号9中F= 6.0 N,表三中G丙= 2 N。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7、13或2、8、14或3、9、15或4、10或6、12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4)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 1或6或7或11或12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 动滑轮重力大于等于物体重力 时,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力。
【分析】(1)表一动滑轮的重力相同,分析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及拉力的变化得出结论;
(2)根据F=(G物+G滑)和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序号9中F和G丙;
(3)根据题干中的结论: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从而找出实验序号;
(4)当G滑≥G物,根据F=(G物+G滑)≥G物,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力;
当G滑<G物,根据F=(G物+G滑)<G物,使用动滑轮能省力;由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1)分析表一中动滑轮的重力相同,被提升的物重G物越大,拉力F越大,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滑轮重力相同,物体重力越大,拉力越大。
(2)分析比较表中F与G滑、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F=(G物+G滑),
在序号9中,F=(G物+G乙)=×(8N+4N)=6.0N,
从表三中找一组实验数据,动滑轮G丙=2F﹣G物=2×1.5N﹣1N=2N。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7、13或2、8、14或3、9、15或4、10或6、12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4)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 1或6或7或11或12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当G物>G滑时,此时拉力F<G物,使用动滑轮能省力;
当G物≤G滑时,此时拉力F≥G物,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力;
所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动滑轮重力大于等于物体重力时,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力。
故答案为:(1)滑轮重力相同,物体重力越大,拉力越大;
(2)6.0; 2;
(3)1、7、13或2、8、14或3、9、15或4、10或6、12;
(4)1或6或7或11或12;滑轮重力大于等于物体重力。
【点评】本题是探究动滑轮省力特点的实验,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在分析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注意物理量的变化。
32.滑轮组不但可以省力,而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的大小究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
(2)按如图甲所示的方式匀速拉动绳子,记录此时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和弹簧测力计读数F1。
(3)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匀速拉动绳子,记录此时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内容是 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 。
(2)该小组同学探究的是拉力大小跟 承重绳子股数 因素是否有关。
(3)做甲实验前,某同学将滑轮组按照图丙所示放置绕绳,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这样会导致绳子之间会相互缠绕,增大摩擦力 。
【分析】(1)根据实验步骤的描述确定▲所代表的内容;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哪个因素不同,实验就是探究的哪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据此解答;
(3)在缠绕滑轮组时,几段绳子必须相互分开,否则会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
【解答】解:(1)根据实验步骤(1)的描述可知,▲所代表的内容是: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
(2)观察甲乙两图可知,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保持不变,只是承重绳子股数不同,因此该小组同学探究的是拉力大小跟承重绳子股数的关系;
(3)某同学将滑轮组按照图丙所示放置绕绳,不可行,因为:这样会导致绳子之间会相互缠绕,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1)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2)承重绳子股数;(3)不可以,这样会导致绳子之间会相互缠绕,增大摩擦力。
【点评】理解控制变量法,知道影响滑轮组省力的因素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33.在研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图(a)中所受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计),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b)、(c)所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①甲小组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 可以省力 。
②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若不计动滑轮自身的重力,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可以省一半力…由此,他们分析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求出滑轮的重力为 0.2 牛。
③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初步分析甲小组、乙小组、丙小组的实验数据都不相同的原因是: 拉力方向不同 。
④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拉力与竖直方向角度越大越费力 。
【分析】①结合图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对应的物体重力可得到初步结论;
②根据F=(G+G′)可求滑轮重G′。
③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原因;
④通过分析提升相同重力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
【解答】解:①比较了实验序号1、2、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对应的物体重力,可知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可以省力;
②由F=(G+G′)得,滑轮的重力G′=2F﹣G=2×0.6N﹣1N=0.2N;
③当提升重物相同时,所用拉力的方向不同,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由此可知拉力方向不同影响拉力的大小;
④观察图片分析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同一重物,测力计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同,拉力的大小不同,测力计与竖直方向夹角越大,拉力也越大。
故答案为:①可以省力;②0.2;③拉力方向不同;④拉力与竖直方向角度越大越费力。
【点评】通过实验验证,要掌握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省力,费距离,不改变力的方向。
五.计算题(共4小题)
34.如图所示装置中,A物重力100N,B物重力10N,在B物作用下A物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问:
(1)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2)如果在A物体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使B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拉力的大小和4s内A物体运动的距离。
【分析】(1)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和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求出摩擦力。
(2)拉动A向左运动,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挂钩的拉力三力平衡,可求出拉力;利用滑轮组距离关系,B移动的距离是A移动距离的2倍,求出A移动的距离。
【解答】解:(1)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F拉=2GB=2×10N=20N。
(2)拉动A向左运动时,A受力如图,
F=f+F拉=20N+20N=40N;
由题意可知:B运动的距离为:sB=vt=0.5m/s×4s=2m,则sA=sB=×2m=1m。
答:(1)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2)拉力的大小为40N;4s内A物体运动的距离为1m。
【点评】此题注意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确定所使用的公式,做好受力分析是解题关键。
35.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吊车提升大理石板的示意图。已知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块大理石板的规格为100cm×50cm×2cm,升降机吊框的重力是600N.AB:BC=1:8,B处为液压机,此时液压机支撑杆对B点的力正好竖直,不计滑轮和钢丝绳及AC杆的重力,不计摩擦,在提升3块大理石作业中:
(1)求每块大理石的重力。
(2)在某次提升作业中,吊车钢丝绳的拉动速度是0.1m/s,则在2min内吊车将大理石提升的高度是多少?
(3)B点液压机支撑杆上承受了多大的力?
【分析】(1)求出每块大理石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其质量,再利用G=ng求重力;
(2)由图知,n=3,吊车钢丝绳的拉动速度等于石块提升速度的3倍,可求大理石上升的速度,利用s=vt求在2min内吊车将大理石板提升的高度;
(3)液压机支撑杆对B点的力正好竖直,在支撑杆的支点为A,动力臂为AE,阻力臂为AD,根据三角形的相似关系可求力臂之比;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B点液压机支撑杆上承受的力。
【解答】解:
(1)每块大理石板的体积:
V=100cm×50cm×2cm=10000cm3=0.01m3,
由ρ=可得,每块大理石的质量:
m=ρV=2.8×103kg/m3×0.01m3=28kg,
每块大理石的重力:
G=mg=28kg×10N/kg=280N;
(2)由图知,n=3,吊车钢丝绳的拉动速度v绳=3v石,则大理石上升的速度:
v石=v绳=×0.1m/s=m/s,
由v=可得,在2min内吊车将大理石板提升的高度:
h=v石t=m/s×2×60s=4m;
(3)如图,液压机支撑杆对B点的力正好竖直,在支撑杆的支点为A,动力臂为AE,阻力臂为AD,
因为AB:BC=1:8,所以AB:AC=1:9,
因为Rt△ABE∽Rt△ACD,
所以AE:AD=AB:AC=1:9,
不计滑轮和钢丝绳及AC杆的重力,不计摩擦,AC杆受到阻力:
F阻=G总+G吊筐=3G+600N=3×280N+600N=1440N,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AE=F阻×AD,
则B点液压机支撑杆上承受的力:
F===12960N。
答:(1)每块大理石的重力为280N。
(2)在2min内吊车将大理石提升的高度是4m。
(3)B点液压机支撑杆上承受了12960N的力。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速度公式、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难点在第三问,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关系求出力臂之比是关键。
3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A,若物体的质量为140kg,体积为60dm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取g=10N/kg,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求
(1)物体A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拉力F是多大?
(2)如果动滑轮挂钩用钢丝绳与物体A相连,而连接滑轮组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50N,当物体露出水的体积多大时绳子会断?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分析】(1)首先我们先来判断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很明显绳子股数是4,接着我们要思考,这4段绳子承担的是物重吗?物体A浸没在水中,必然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所以这4段绳子承担的是重力(包括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和浮力的差值。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然后根据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由s=nh,推导得出得:F=,而F浮=ρ液V排g。
(2)“滑轮组绳索能承受到最大拉力为350N”也就告诉了我们绳子的拉力按350N进行计算。同样,根据上面的公式即可求出F浮,继而求出V排,再用V物减去V排即为露出水面的体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绳子股数是4,物体重力G物=mg=140kg×10N/kg=1400N,物体体积V物=60dm3=0.06m3
(1)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了水对他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
:F浮=ρ水V物g=1.0×103kg/m3×0.06m3×10N/kg=600N。
此时机械效率:
η==,
由此公式可得:
F===250N;
(2)由图可知,F=(G﹣F浮+G动),G动=nF﹣G+F浮=4×250N﹣1400N+600N=200N,
“滑轮组绳索能承受到最大拉力为350N”即此时拉力F′=350N
设物体露出水面部分体积为V露,则有:
F′=(G﹣ρ水g(V﹣V露)+G动),nF′+ρ水g(V﹣V露)=G+G动
代入数据,4×350N+1×103kg/m3×10N/kg(0.06m3﹣V露)=1400N+200N,
解得:
V露=4×10﹣2m3;
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V物﹣V露=0.06m3﹣0.04m3=0.02m3,
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02m3=200N。
答:(1)物体A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拉力F是250N;
(2)如果动滑轮挂钩用钢丝绳与物体相连,而滑轮组绳索能承受到最大拉力为350N,当物体露出水面体积为4×10﹣2m3时,绳子会断;此时A受到的浮力为200N。
【点评】这道题是浮力和机械效率综合在一起的计算题,是我们初中力学中比较难的题目。
37.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物体A与滑轮相连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A所受摩擦力的4倍,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装置摩擦,则物体B与底面间的摩擦力为多大?
【分析】因为用200N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设F为拉力,F1为绳子拉物体的力,可得F=f+F1,
由题意“A与滑轮相连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A所受摩擦力的4倍,”可求得f,然后可得F1,
因为是同一根绳,所以B受拉力等于B受摩擦力。
【解答】解:
由题意知,用200N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设F为拉力,F1为绳子拉物体的力,则F=f+F1,
由题意可知F1=4f,则F=f+F1=f+4f=5f=200N,
解得f=40N,则F1=4f=4×40N=160N,
因为是同一根绳,所以B受拉力==80N,
则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等于B受拉力为80N。
答:物体B与底面间的摩擦力为80N。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
六.解答题(共3小题)
38.利用图中的滑轮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请画出滑轮组中绳的绕法。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绳子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首先根据拉力和物重确定绳子的段数,后确定绳子的绕法。
【解答】解:此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为:
n===4
同时用力方向向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绕法,先确定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绕线。
3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轮轴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会用到轮轴,轮轴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子和轴构成。
(1)辘轳(如图1所示)就是轮轴的一种,它的侧面图如图2所示,辘轳也可以看成是杠杆的变形,辘轳绕着转动的轴心就是支点,辘轳的把手转动一圈就是如图虚线所示的轮,作用在把手上的力为动力F1,井绳对轴向下的拉力是阻力F2,请在辘轳的侧面图上画出辘轳的杠杆示意图。通过示意图可以发现辘轳是 省力 杠杆。
(2)动手探究:
选用身边的器材探究轮轴的特点完成实验,如:圆珠笔芯(可以选用油性笔笔芯或普通圆珠笔笔芯,如图3所示),若手头没有圆珠笔芯也可以选用其它一头粗一头细的笔代替。该实验不考虑摩擦力不同对结果的影响。
①左手捏紧笔头,右手旋转笔管,则左手不能使笔头部分保持不被旋转。
②左手捏紧笔管,右手旋转笔头,则左手能使笔管部分保持不被旋转。
③当笔管转动一圈,笔头也转动一圈,由于笔头的直径小于笔管的直径,所以捏住笔管的手比捏住笔头的手费距离。
④根据以上实验圆珠笔芯也相当于轮轴,笔管相当于 A (填“A轮”或“B轴”),笔头相当于 B (填“A轮”或“B轴”),所以使用轮轴时,当轮带动轴,则 A (填“A省”或“B费”)力,但 B (填“A省”或“B费”)距离。
(3)应用:
①通过以上学习,判断图4中不是轮轴的实例 D ;
②体重相同、力气一样的A和B两同学在玩游戏。A握住球棒的细端,B握住球棒的粗端,如图5所示,各自向相反方向拧,获胜者是 B 。
【分析】轮轴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轴上力的几分之一,属于省力杠杆。
【解答】解:(1)轮轴的实质相当于杠杆。其支点在轴心,阻力作用在轴上,动力作用在轮上,如下图:
由图知,动力臂远大于阻力臂,所以轮轴时一个省力杠杆。
(2)用铅笔探究轮轴的实验时,笔管相当于轮,而笔头相当于轴。因此使用轮轴时,当轮带动轴,轮半径远大于轴半径,省力但费距离。
(3)螺丝刀、方向盘和扳手在使用时都是轮轴,羊角锤在使用时属于杠杆;体重相同、力气一样的A和B两同学,A握住球棒的细端,B握住球棒的粗端,B端半径大省力,A端半径小费力,因此B同学获胜。
故答案为:(1)如上图;省力;(2)A;B;A;B;(3)①D;②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探究轮轴的省力特点及其实质的实验,并考查了杠杆示意图的画法,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学生更容易接受。
40.为了探究滑轮在不同工作情况时的使用特点,某小组同学利用不同的滑轮将重为1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滑轮的工作情况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和3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相同定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用力方向 不同,拉力大小不变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和6中拉力大小与滑轮重力之间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使用不同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用力方向不变,拉力大小随滑轮重力增大而增大 。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6、7和9 中拉力大小与拉力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使用同一动滑轮匀速提升不同重物时,拉力大小随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
(4)依据第(3)小题的结论可推断实验序号8中拉力大小的范围为 7.2~8.0 牛。
【分析】(1)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杠杆,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等于物重与动滑轮重力的一半;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7和9中动力臂的大小变化得出结论;
(4)实验序号8中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介于7和9之间。
【解答】解:
(1)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可知:使用定滑轮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杠杆,实验序号4、5和6中,忽略绳子及滑轮间的摩擦力,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等于物重与动滑轮重力的一半,因此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滑轮的重力越大,拉力越大;竖直向上的拉力等于滑轮与物体总重的一半;
(3)实验序号6、7和9中,拉力F的方向向右倾斜越来越大,动力臂越来越小,拉力将越来越大;
(4)验序号8中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介于7和9之间,实验序号8中拉力大小的范围为7.2N到8.0N之间。
故答案为:(1)不同,拉力大小不变;(2)使用不同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用力方向不变,拉力大小随滑轮重力增大而增大;(3)6、7和9;使用同一动滑轮匀速提升不同重物时,拉力大小随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增大;(4)7.2~8.0。
【点评】此题为探究性题目,探究了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只有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答此类问题。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1
4
4.5
6
2
3.0
11
1
1.5
2
6
5.5
7
4
4.0
12
2
2.0
3
8
6.5
8
6
5.0
13
4
3.0
4
10
7.5
9
8
14
6
4.0
5
12
8.5
10
10
7.0
15
8
5.0
实验
▲
承重绳子股数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牛)
甲
乙
表一(甲小组)
表二(乙小组)
表三(丙小组)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1
1.0
0.6
4
1.0
0.7
7
1.0
0.8
2
2.0
1.1
5
2.0
1.3
8
2.0
1.6
3
3.0
1.6
6
3.0
1.8
9
3.0
2.3
实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滑轮工作
情况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重力(牛)
1
1
1
1
2
3
3
3
3
拉力(牛)
10
10
10
5.5
6.0
6.5
7.2
8.0
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物(牛)
F
(牛)
1
4
4.5
6
2
3.0
11
1
1.5
2
6
5.5
7
4
4.0
12
2
2.0
3
8
6.5
8
6
5.0
13
4
3.0
4
10
7.5
9
8
14
6
4.0
5
12
8.5
10
10
7.0
15
8
5.0
实验
▲
承重绳子股数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牛)
甲
乙
表一(甲小组)
表二(乙小组)
表三(丙小组)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1
1.0
0.6
4
1.0
0.7
7
1.0
0.8
2
2.0
1.1
5
2.0
1.3
8
2.0
1.6
3
3.0
1.6
6
3.0
1.8
9
3.0
2.3
实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滑轮工作
情况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重力(牛)
1
1
1
1
2
3
3
3
3
拉力(牛)
10
10
10
5.5
6.0
6.5
7.2
8.0
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 滑轮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 滑轮同步训练题,共29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达标测试,共35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2 滑轮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