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综合训练题,共13页。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2.(2019•山西)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3.(2019•北京)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4.(2019•聊城)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5.(2019•江阴市模拟)剧场等场所的墙壁上都会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
A.减弱回声B.增强回声
C.为了美观D.防止墙体振动发出声音
6.(2019•张家港市一模)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受到的信号。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2s,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则该处海水深度为( )
A.150mB.450mC.600mD.900m
7.小明完成了以下四种探究声音的实验活动,其中属于“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实验活动是( )
A.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B.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受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
C.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抽去罩内一些空气后,铃声明显减弱
D.用同一个塑料片以相同的速度划过疏密不同的梳齿,听声音变化
8.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
D.声音在标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
11.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
B.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
C.声音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
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
1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是340m/s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C.利用回声测距原理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
13.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B.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钟声对睡觉的人来说是乐音
D.诗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14.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
A.空气、水、铁管B.水、空气、铁管
C.水、铁管、空气D.铁管、水、空气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5.(2019•株洲)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16.(2019•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17.(2019•安徽)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速度相比 (选填“风声最快”、“雨声最快”、“读书声最快”或“一样快)。
1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果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则泡沫塑料球能被弹起的有 (甲/乙/甲和乙)实验。
20.系好白毛巾、舞起红绸带、敲响红腰鼓……安塞腰鼓以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如图所示,鼓声是由于鼓面 产生,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19•南京)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分析】(1)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A、将发声的音叉接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A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2)掌握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2.(2019•山西)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3.(2019•北京)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解答。
4.(2019•聊城)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
A、将小“人”放在音乐盒(或音箱)上,会发现小“人”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改变图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振铃的声音越来越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即音叉的振幅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注意转换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是一道基础题。
5.(2019•江阴市模拟)剧场等场所的墙壁上都会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
A.减弱回声B.增强回声
C.为了美观D.防止墙体振动发出声音
【分析】电影院放映厅一般都很宽阔,如果分辨出回声,就要影响听声效果了。
【解答】解:松软多孔的物质容易吸收声音,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弱回声,不影响听原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松软多孔的物质容易吸声,如雪后特别安静、歌厅用绒布包装墙壁等。
6.(2019•张家港市一模)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受到的信号。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2s,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则该处海水深度为( )
A.150mB.450mC.600mD.900m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声信号从开始发射后到被船重新接收经过的时间,利用v=求声波传播的距离,除以2可得海底的深度。
【解答】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声信号从开始发射后经过了0.6s后被船重新接收,
由v=得声波传播的距离:
s=vt=1500m/s×0.6s=900m,
海底的深度:
h=s=×900m=450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图象的分析以及理解,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易解答。
7.小明完成了以下四种探究声音的实验活动,其中属于“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实验活动是( )
A.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B.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受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
C.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抽去罩内一些空气后,铃声明显减弱
D.用同一个塑料片以相同的速度划过疏密不同的梳齿,听声音变化
【分析】(1)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A、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不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A错误;
B、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受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说明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故B正确;
C、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抽去罩内一些空气后,铃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C错误;
D、薄塑料片先后经过疏密不同的梳子,速度相同,梳子齿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此实验研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研究的问题,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8.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
D.声音在标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气体中传播。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声音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30万千米/秒,故C错误;
D、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传播的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由题知音叉正在发声,乒乓球接触后会被弹开,说明了音叉是振动的,因此本实验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故选:B。
【点评】本题来源于课本的插图,要求同学们对课本上每一个插图都要了如指掌,知道它们蕴含的物理意义。
10.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
【分析】(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2)知道人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即利用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来比较即可。
【解答】解:
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声音会传播两次,即第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
由于铁管长20m,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是,据v=可知,t==≈0.00385s;
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是:t==≈0.0588s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差小于0.1s,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故选:A。
【点评】知道人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1.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
B.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
C.声音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
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
【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声音的传播速度增大时,传播相同的距离,声音传播时间变短。
【解答】解:
A、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声速增大),在传播相同的距离时,声音的传播时间变短,所以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变短了,故A正确;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大于500m/s,所以打雷时还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故B错误;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大于50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仍然比光速慢,故C错误;
D、由于太空中是真空,所以宇航员在太空要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与声音的传播快慢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速为背景,用变化后的声速与现实情况相对比,然后分析将会出现的情景,考查了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1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是340m/s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C.利用回声测距原理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
【分析】(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
【解答】解: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大,故A错误;
B、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故B错误;
C、月球和地球之间没有空气,因此不能用回声测距测距离,故C正确;
D、只有振动在20Hz~20000Hz之内的才能够听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以及人的听觉范围,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3.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B.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钟声对睡觉的人来说是乐音
D.诗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分类,凡是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噪声;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钟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钟声影响了人的正常休息,所以对睡觉的人来说属于噪音。故C错误;
D、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声音的三个特征,正确理解噪声的含义,可做出正确选择。
14.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
A.空气、水、铁管B.水、空气、铁管
C.水、铁管、空气D.铁管、水、空气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解答】解:一个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力敲击,声音会在铁管、水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所以另一个同学会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是通过水管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水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关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基础题,解答时把握好在声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5.(2019•株洲)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振动 (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解答】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源在振动,引起介质振动,从而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
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振动;会。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有关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6.(2019•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1)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
(2)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空气柱;(2)大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7.(2019•安徽)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1500 m/s。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km用的时间为t=10s,
声则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v===1500m/s。
故答案为:1500。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速度相比 一样快 (选填“风声最快”、“雨声最快”、“读书声最快”或“一样快)。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答】解: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风声、雨声、读书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三种声音传播时的速度是一样快。
故答案为:一样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是一道基础题。
1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如果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则泡沫塑料球能被弹起的有 甲 (甲/乙/甲和乙)实验。
【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答】解:(1)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4)如果将甲乙两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甲泡沫塑料球能被弹起,乙泡沫塑料球不能被弹起。
故答案为: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甲。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通过声音的传播条件来想象得出,如果在月球表面,将会发生的实验现象。
20.系好白毛巾、舞起红绸带、敲响红腰鼓……安塞腰鼓以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如图所示,鼓声是由于鼓面 振动 产生,然后通过 空气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几个方面去分析,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5 机械效率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同步测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