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洪湖水,浪打浪 ︳人音版 (五线谱)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28902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洪湖水,浪打浪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洪湖水,浪打浪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感受体验,拓展延伸,反馈运用,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3 课 《 水乡 》教 师 总课时 1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洪湖水,浪打浪》《水乡船歌》授课类型欣赏周次/时间 教材分析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为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是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歌词运用了通韵的押韵形式,分前八句和后六句两片。上片重写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以其美妙的拖腔使旋律更为动人。歌曲富于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征。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起源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欧洲传统歌剧分为: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法国音歌剧和法国大歌剧等几种体裁。 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歌曲就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洪湖水浪打浪》。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主要内容为1930年前后,湖北沔阳县委把赤卫队撤离后,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在国民党部队的支持下企图卷土重来,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击敌人。刘闯有勇无谋,枪打密探而暴露目标。韩英在掩护队伍撤退中,与分队长王金标一同被捕。后来王金标叛变,韩英宁死不屈。敌人把韩英的母亲找来劝降,韩英母女互相勉励,坚贞不屈。敌人把叛徒王金标放回,想诱骗赤卫队进入伏击圈。此时彭霸天的副官表露了地下党员的真实身份,以自己的生命掩护韩英逃脱。韩英回到赤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红军作战,消灭了彭霸天。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宽广舒展的节奏和婉转起伏、流畅动听的旋律,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2、了解拖腔,体验拖腔在歌曲各个乐段中的运用。 3、能准确区分歌曲三个乐段,尝试用柔和而连贯的声音歌唱,感受旋律的美,体验拖腔的韵味。教学重点体验旋律的跌宕起伏,了解歌曲表现的意境,体验并表现音乐的美教学难点体验拖腔的韵味并用自己的歌声表现教学准备Ppt、音频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出示一幅波光粼粼的图片,请学生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画面。 ②让学生用线条表现看到的画面。 ③用音符表现画面,展示旋律线条。 ④音配画,体验二者的相似点和高度融合感。 二、新课学习,感受体验①初听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思考两个问题: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你能划分一下歌曲的段落吗? ②师生讨论。 分段细听: 聆听第一乐段: ①先聆听范唱,再随琴唱词,体验舒展的节奏和婉转起伏的旋律所营造的舟行碧波的意境。 ②通过第4乐句的对比聆听,引导学生认识拖腔,感受拖腔独特的韵味和重要性。 聆听第二乐段: ① 聆听并思考两个问题: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拖腔有没有出现? ② 随琴唱一唱拖腔部分的歌词,体验一下拖腔的韵味。 聆听第三乐段: ①聆听并思考几个问题:这一乐段的旋律和前面哪一乐段相似?这一乐段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拖腔有没有出现? ②随琴完整歌唱,体验歌曲的韵味,表达自己的情感。③歌曲主题听辨: 分别欣赏由钢琴、古筝和小提琴演奏的旋律片段,辨别是歌曲中的哪一个乐段,检测学生对旋律的记忆能力。 三、拓展延伸,反馈运用由对比导入《沂蒙山小调》并欣赏。 导语:一首《洪湖水》传遍大江南北,唱出了洪湖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在咱们山东,也有一首经久不衰的赞美家乡的歌曲,那就是《沂蒙山小调》。 ①完整聆听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 ②随琴模唱旋律。 ③ 给旋律排列顺序,检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洪湖水浪打浪》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希望大家能更加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下册第3课 水乡洪湖水,浪打浪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前十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作品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